剛剛,小扎任命清華校友為MetaAI首席科學家!GPT-4幕後功臣或取代65歲圖靈獎得主

就在剛剛,Meta 宣佈,清華校友趙晟佳(Shengjia Zhao)將正式擔任其超級智慧實驗室( MSL)首席科學家。
「我很高興地宣佈,趙晟佳將擔任 Meta 超級智慧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扎克伯格在內部信中寫道,「趙晟佳是新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從一開始就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現在我們的招聘進展順利,團隊逐漸成型,我們決定正式確立他的領導角色。」

扎克伯格還表示:
趙晟佳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突破,包括提出一種新的擴充套件正規化,並在該領域展現出了傑出的領導能力。我非常期待與他密切合作,共同推進他的科學願景。我們正在組建一支高密度頂尖人才團隊,並配備充足資源,專注長期發展,致力於推動超級智慧研究的前沿進展。接下來的幾年將會非常令人期待!
Meta 超級智慧實驗室負責人 Alexandr Wang、英偉達機器人部門主管兼傑出科學家 Jim Fan 也在社交平臺上紛紛發文祝賀。
對此,趙晟佳在社交平臺發文回應稱:
「我非常激動能夠擔任 Meta 超級智慧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期待與這裡的優秀團隊一起構建 ASI,並使其與人類需求保持一致,賦能每個人。讓我們一起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FAIR 團隊在 Meta 的整體戰略中逐漸邊緣化,65 歲的圖靈獎得主 Yann LeCun 的職位未發生變化。小扎特別強調,Yann LeCun 將繼續擔任 FAIR 的首席科學家。
不過,與 MSL 不同,FAIR 專注於長期 AI 研究——即可能在五到十年後使用的技術。對於小扎的任命宣佈,Yann Lecun 也體面回應:
我作為 FAIR 首席科學家的角色一直專注於長期的人工智慧研究和構建下一代人工智慧正規化。我期待與趙晟佳合作,加速將新研究成果整合到我們最先進的模型中。

那麼趙晟佳是誰?
趙晟佳在 2016 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曾在美國萊斯大學交換,後於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專注於大模型架構、多模態推理和對齊方向的研究。
學習與工作期間,他與多位頂尖學者合作密切,共同發表了多篇高引用論文,包括斯坦福計算機系副教授 Stefano Ermon、Luma AI 首席科學家 Jiaming Song、UCLA 助理教授 Aditya Grover 等學者和專家。

2022 年,他加入 OpenAI,擔任核心研發成員,深度參與 GPT-4 和 GPT-4o 的系統設計工作,曾主導 ChatGPT、GPT-4、所有 mini 模型、4.1 和 o3 的研發工作,還曾領導 OpenAI 合成數據團隊。
趙晟佳在大模型系統卡、安全機制、推理能力最佳化等關鍵技術路徑中均有深度參與。
具體而言,趙晟佳曾作為主要作者之一參與撰寫《GPT-4 技術報告》(2023),該論文截至目前已獲得超過 1.7 萬次引用,是當代 AI 領域被引用最多的技術文獻之一。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內容
他還深度參與 GPT-4o 系統卡(2024)、OpenAI o1 系統卡等研究專案,涵蓋模型推理、工具呼叫、系統對齊等關鍵模組設計。可以說,他是推動 OpenAI 基礎模型標準化與公開化的重要貢獻者之一。
早年間,他在變分自編碼器方向也有突出貢獻,其代表作《InfoVAE: Balancing Learning and Inference in Variational Autoencoders》發表於 AAAI 2019,成為神經網路生成模型研究的重要基石之一。
根據 Google Scholar 資料,截至發稿前,趙晟佳的論文總引用次數已超過 23000 次,h-index 達 26。
此外,LinkedIn 資料顯示,他曾獲得過 ICLR 2022 Outstanding Paper Award、JP Morgan PhD Fellow、Qualcomm 創新獎學金(QinF)與 Google Excellence Scholarship 等多項獎項。
趙晟佳的經歷並非個案。
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上個月報道, 當時與趙晟佳一同加入 Meta 超級智慧實驗室,還有來自三位 OpenAI 研究人員——Jiahui Yu,Shuchao Bi,以及 Hongyu Ren。
根據我們之前的報道,Meta 超級智慧團隊中,目前已知的就有多位華人面孔,其中大多本科畢業於清華、北大、上交或中科大,清一色中國頂尖高校出身。
上週,風投公司 Menlo Ventures 的投資人 @deedydas 也曝光了 Meta 超級智慧團隊 44 名成員的詳細資料,其中 50% 團隊成員為華人背景,且每位成員的年薪可能在 1000 萬至 1 億美元之間。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內容
也難怪會有不少調侃,照如此之高的華人比例配置,Meta 超級智慧團隊開會直接講中文可能效率會更高。
毫不誇張地說,在 OpenAI、DeepMind、Anthropic、Meta 等一線 AI 實驗室中,越來越多華人面孔正站在最前沿,參與定義新一代通用人工智慧的底層正規化與安全架構。
而趙晟佳的任命,像是一顆釘子,釘在了這一程序的時間線之上。
WAIC 2025 APPSO 在現場,歡迎加入社群一起暢聊 AI 產品,獲取#AI有用功,解鎖更多 AI 新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