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擲1億美元挖角人才?這看似瘋狂,卻正是矽谷AI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的真實寫照。
自AI成為風口以來,科技巨頭在招賢納士上從不吝嗇。據報道,OpenAI為AI軟體工程師開出的年薪可達54萬至91萬美元;谷歌頂級AI研究員的年薪更是高達259.5萬美元。
而最近,Meta(臉書母公司)的舉動更是令人咋舌。
Meta內部信官宣組建“超級智慧實驗室”,扎克伯格親自下場挖人,祭出“金錢超能力”,不惜給出了首年總薪酬1億美元承諾。
其挖角力度之大,甚至讓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在播客中公開“吐槽”——Meta試圖用高達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吸引其員工。

黃金賽道的華人軍團:
AI浪潮中的東方力量
2024年初,當OpenAI公佈核心科學家薪酬結構時,一個名字引發全球譁然:華人首席研究員年薪包突破1.2億美金,成為AI領域首個“億級俱樂部”成員。
這並非孤例——在ChatGPT研發團隊中,華人佔比高達34%;而在DeepMind的AlphaFold專案組,每三個頂級研究員中就有一張東方面孔。
華人正在重構全球AI權力版圖:
◼ 英偉達CEO黃仁勳:GPU教父,市值3萬億美元締造者◼ 斯坦福教授李飛飛:ImageNet之母,AI視覺革命奠基人◼ 阿里巴巴王堅:中國雲計算之父,工程院院士◼ 商湯科技徐立:全球最大AI獨角獸掌舵人
而文章開頭提到的Meta挖人的風波,據悉,Meta已向OpenAI員工發出至少十份令人咋舌的天價邀約。
Meta“超級智慧團隊”核心成員學歷與職責一覽(截至目前公開資訊):
Alexandr Wang Scale AI 創始人,加入 Meta 後出任“超級智慧團隊”領導者,負責整體團隊搭建與戰略規劃。擁有強大的技術與商業整合能力,是矽谷少見的 AI 企業級實幹派代表人物。
趙晟佳(Shengjia Zhao)本科清華大學,博士斯坦福大學。曾在 OpenAI 參與 GPT-4 與 GPT-4o 的訓練架構開發,主導 o1 與 o3 mini 的模型最佳化,是大模型訓練底層工程的重要參與者。
餘家輝(Jiahui Yu)本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博士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前 Google Brain / DeepMind 高階研究員,OpenAI 感知團隊負責人,主導 GPT-4.1、GPT-4o 等模型多模態感知模組設計。
畢樹超(Shuchao Bi)本科浙江大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OpenAI 多模態訓練負責人,專注 RLHF(人類反饋強化學習)、獎勵模型、多模態智慧體系統的研究與工程實現。
任泓宇(Hongyu Ren)本科北京大學,博士斯坦福大學。OpenAI o3/o4 mini 及開源大模型的後訓練負責人,聚焦模型泛化能力與複雜任務下的推理表現最佳化。
翟曉華(Xiaohua Zhai)本科南京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原谷歌蘇黎世研究員,擅長視覺 Transformer、影像預訓練與跨模態建模,後加入 OpenAI 蘇黎世辦公室,是視覺-語言建模的重要研究人員。
林季(Ji Lin)本科清華大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MIT)。在計算機視覺壓縮建模、稀疏神經網路結構方面有廣泛研究,具備強大模型結構設計能力,是硬體友好型 AI 模型研究先鋒。
孫沛(Pei Sun)本科清華大學,碩士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專注自動駕駛感知系統,曾任 Waymo 高階工程師,後加入 OpenAI 推動視覺系統工程化落地。
常慧雯(Huiwen Chang)本科清華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視覺與影像合成研究專家,曾在 Adobe 與谷歌擔任研究員,加入 OpenAI 後參與影像生成與風格遷移模型研究。
其中趙晟佳、餘家輝、畢樹超、任泓宇是OpenAI眾多模型中的關鍵人物,也是扎克伯格首次公開從OpenAI招募來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四人工作經歷相近,求學過程更是如出一轍,先在國內接受本科教育,之後前往美國繼續深造。
國外網友們總結的“英雄榜”▼

在這場AI人才大戰中,中國留學生的崛起引人注目。他們在世界頂尖科技舞臺上,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卓越的研究能力,為全球AI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對 AI 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續上升。據麥肯錫最新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對AI專業人才的需求預計將達到600萬,而人才缺口可能高達400萬。
比如,字節跳動從去年開啟 Top Seed 人才計劃,官方稱,是“期望找大模型領域前 5% 的人,做 95% 的人做不到的事”。其中,頗受關注的一個舉動就是“曾8位數年薪,挖走阿里大模型人才”。
隨著AI技術正重塑醫療、金融、製造等領域的未來圖景,當前全球AI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美國也在透過一系列政策持續加碼建設和培養高質量AI人才,這為國際生們創造了獨特的機遇。
-
耶魯大學未來5年內投資超過1.5億美元,全面支援教職員工及學生在AI領域的探索與發展,旨在將耶魯打造成全球人工智慧教育與研究的領軍者。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開設計算、資訊和資料科學學院,該學院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新一代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
-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新增 Siebel 計算與資料科學學院,預計在計算與資料科學的交叉領域紮根,推動領域的創新發展。
-
南加州大學新成立高等計算科學學院,並新建了一個佔地116,000平方英尺的Ginsburg計算大樓,致力於將計算技術融入整個USC的各個學科。
-
……
AI時代如何選擇專業?
AI時代不知道如何選擇專業? 別擔心!我們整理了《2025麥肯錫前沿留學領域彙總》和《AI趨勢報告2025》熱門專業介紹和院校推薦,涵蓋多個領域▽
✦ 《2025麥肯錫前沿留學領域彙總》
→ 涵蓋18個熱門領域本/碩/跨學科專業方向
→ 精準匹配全球優勢院校(適用申請本科/碩士)

✦ 《AI趨勢報告2025》
→ 對OpenAI、DeepSeek、Anthropic等大廠的深度對比
→ 對中美AI產業實力的最新評估
→ 對下一個十億AI使用者的超前預言
→ 對AI成本、推理能力、模型未來形態的精準預測

掃碼獲得領取方式
如已新增可直接私聊領取,不用重複新增
僅面向國際高中生

*同行老師繞行
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
不要懷疑!CS絕對不是你以為的沒落的專業。
計算機科學是AI技術的底層支撐,AI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專業分支,涵蓋機器人、語言識別、影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核心領域。
尤其當下的環境,對複合型人才和交叉學科的需求加大,比如CS+金融,CS+藝術,CS+大健康等等。
退一萬步講,如果要進修AI方向的研究生,還是需要計算機科學、計算機或軟體工程背景(包括資料系統、人工智慧和數學方面的良好背景)。
所以,計算機科學讓你擁有紮實的程式設計能力和數學基礎,是進入AI行業的通行證。

推薦院校:
CSRankings釋出的全球計算機專業TOP20院校排名,供大家參考:

最後,從CSrankings釋出的排名中可以看到,計算機專業擇校可以分為幾大類:
第一類是學校綜排好,且專業也非常強的;
第二類學校是“非常偏科”的學校,類似於理工科學生的殿堂。
小編提醒
申請這類學校,要格外注意理科成績,尤其是數學、高數和物理。
另外,有創業或科研經歷(頂會論文、競賽獎項等)也會非常加分。

還有一種學校是綜排雖然不高,但專業特別突出,作為王牌專業,那麼錄取難度可見之大。
所以,同學們在選校的時候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學校型別偏好、地理位置、學校資源等因素,選出最適合你的那一所。
當然,作為大熱的計算機科學專業,想要進入既有流量又有實力的學校,追隨者無數,只有足夠的優秀者才能匹配得上!

給CS專業申請人的建議:
🌟 謹慎選校
計算機專業的申請熱度和難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漲,如果明確本科選擇計算機專業,建議這類同學以“直申”為主,許多學校在錄取時會傾向於直接申請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
如果說有想“曲線救國”的想法,不確定自己能直申成功,那選校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學校的轉專業政策。不要僅僅因為學校的綜排或某專業的熱門程度就盲目選擇,而忽略了轉專業的可能性。
🌟 早做規劃
既然認識到計算機專業申請難度,也督促同學們最好在高中階段就開始規劃,提前摸清楚自己對CS哪個領域感興趣,是人工智慧、網路安全,還是軟體工程、計算機系統等。
計算機專業需要強大數理計算能力,像一些高難度的數學課程必須有,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多參加一些程式設計比賽、開源專案。
🌟 注意選課
雖然我們說計算機專業對數理能力要求高,但並不意味著文科課程不用選。美國大學非常看重申請人是否具備“通才”特質。
比如,普林斯頓推薦申請人高中課程至少包含四年英語(含持續的寫作訓練)、四年數學(理工科方向建議修讀微積分)、四年外語(任何一門外語均可)、至少兩年實驗室科學(理工科方向建議修讀物理和化學)、至少兩年曆史;斯坦福建議學生每學期修讀約五門學術課程(含高三),並在英語、數學、社會研究、科學和外語五個核心領域取得優異成績。
除了普通學術課程,具有挑戰性的課程也建議同學們選擇,像AP美國曆史、AP英語文學與寫作等高難度課程,以增加競爭力。
🌟 有第二專業備選
CS專業競爭激烈有目共睹,但我們在申請時最好有個備選專業,為自己的升學多一層保障。或者選擇一些交叉學科,像UIUC的“CS+X”專案就非常受歡迎。從今年美本TOP20錄取的中國學生專業也看出大家專業很多元。
在申請跨學科專案時,GPA、標化成績仍然是基礎,軟背景方面需要我們展現出在交叉學科中各領域的實力,文書材料中也要體現出對跨領域學習的熱情。
最近幾年的美本申請難度越來越大,作為國內領先的留學服務機構,我們提供專業的海外升學規劃服務,為你量身定製留學方案,從選校到申請全程指導,幫助你順利進入心儀的高校。

📖美本申請資料包


資料一覽


內含
美本申請資料
-
美本工商文科專業維度申請策略分析+TOP 50院校綜合介紹+TOP100院校地標圖+美本申請時間線+藤校推薦的100本書單及16本原文電子書,為大家指點迷津,更好進行申請規劃!!

(*僅展示部分)
內含
SAT推薦閱讀書目名單
25本閱讀材料名單,從基礎到進階,全面滿足SAT閱讀所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