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京東爭相入局,曾經血虧的前置倉為何翻紅?|反直覺Lab

前置倉是一種電商物流配送模式,它會將儲存生鮮及快消品的小型倉庫設定在人口密集的社群附近。使用者下單後,騎手可以從最近的倉庫取貨,迅速完成配送。
每日優鮮被認為是前置倉模式的「先驅」,他們 2015 年在北京望京建立第一個前置倉,服務周邊 3 公里的使用者,承諾「最快 30 分鐘送達」。但由於建立了大量前置倉,運營成本太大,再加上發放折扣吸引使用者導致獲客成本很高等原因,每日優鮮在 2018 年到 2021 年間累計虧損 108 億元,最終在 2022 年倒閉。盒馬的創始人侯毅在盒馬試水前置倉效果不佳並關停後曾表示,前置倉是個面向投資人的偽命題,不可能盈利。
不過,現在確實有不少巨頭正在重新佈局前置倉業務。山姆目前在國內已有約 500 個前置倉,美團旗下的小象超市到第二季度為止也開設了 680 多個前置倉。晚點在今年 8 月的報道顯示,盒馬正在上海重新試點他們在四年前放棄的前置倉模式。9 月,京東旗下的生鮮業務「七鮮」在北京開出第一個前置倉。10 月,名創優品也宣佈今年內將在美團上線超過 800 家前置倉模式的門店。
▲ 前置倉滿足消費者線上下單快速送達的即時需求。|圖源:美團官網,攝影師亦可
為什麼最近有很多家公司都在佈局前置倉模式?這個模式不是已經在每日優鮮倒閉後被認為前途渺茫了嗎?一度幾乎被判了「死刑」的前置倉,為什麼又成了各大巨頭的必爭之地?
根據 36 氪的報道,過去前置倉一度被稱為生鮮前置倉,生鮮類商品佔比超過一半。但生鮮類商品利潤微薄,毛利率僅有16%左右,而像關東煮等預製菜的毛利率卻能接近 40%。此外,生鮮品類多為農產品等非標品,品質容易參差不齊,保質期特別短,這給運輸 和儲藏帶來了難度。每日優鮮的生鮮損耗率曾高達 30%。單純依靠生鮮的前置倉模式,成本高昂,難以盈利。盒馬創始人侯毅曾表示,由於消費具有不確定性,為了維持低損耗會導致缺貨率升高。
澎湃新聞認為,雖然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沒有跑通,但疫情積累下來的送菜上門需求一直存在,甚至已從早期的應急需求轉變為習慣性消費。前置倉不再是生鮮商品的專屬,開始涵蓋更多日用雜貨。
於是,越來越多入局的企業開始最佳化商品結構,降低生鮮佔比。浙商證券的研報顯示,去年叮咚買菜的非生鮮類商品佔比超過 60%,再加上基於資料演算法的精準備貨,他們的滯銷損耗率已降低至 1%-2%。叮咚買菜在 11 月 6 日釋出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已連續 8 個季度實現盈利。
根據晚點的報道,由美團買菜升級而來的小象超市,去年生鮮佔比只有 30%,商品結構更接近傳統商超。這不僅提高了毛利率,更豐富的商品也讓消費者購買更多,進一步提升客單價。山姆相關人員也曾表示,山姆倉內主要是生活必需品,購買頻次較高,能大幅提升前置倉復購率。對他們而言,前置倉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會員粘性的手段。目前,山姆每個倉庫日均訂單量達 1000 單左右,客單價超過 200 元。
財富雜誌分析認為,各平臺紛紛推出自有產品,這也提升了前置倉模式跑通的機率。盒馬常透過自有創新產品進行營銷獲客;京東七鮮憑藉供應鏈優勢,推出了一系列具備價效比的酒水飲料、零食和日用品等自有品牌商品。作為上一輪前置倉模式的「倖存者」,叮咚買菜推出的自有品牌產品在去年年底的成交總額中佔據了 20%。
自有產品通常由平臺直接採購、設計或製造,省去中間商環節,且沒有品牌溢價,因此成本較低。同時,自有品牌由平臺自主定價,售價更靈活,可提高整體毛利率。有行業人士在接受 CBNData 採訪時表示,自有品牌是零售商的必經之路。一般便利店商品在較好情況下能有 32% 的毛利率,而自有品牌的毛利率普遍超過 50%。
介面新聞報道顯示,早在 2020 年叮咚買菜就開始嘗試打造自有品牌、研發預製菜。現在他們旗下擁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滿冠等幾十個自有品牌。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甚至表示,他們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家食品公司。隨著自有品牌貢獻度的提升,他們的毛利率也在不斷增加。
▲ 盒馬超市的自有品牌飲料。|圖源:盒馬官網
介面新聞分析認為,線上下單、線下實體店配送的「即時零售」模式早期主要集中在傳統線下門店,它們多在較好地段租有價格不菲的物業,線上「外賣訂單」只是生意的補充。但現在很多線下門店的訂單結構開始出現大的變化。根據商務部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去年中國即時零售的規模達到 6500 億元,同比增長近 30%。即時配送體系支撐了「萬物皆可外賣」的趨勢,使各種商品都能透過即時零售平臺快速送達消費者手中。當「外賣訂單」數量遠超門店線下訂單時,商家們開始思考一種區別於傳統門店、以服務線上使用者為主的「前置倉」門店模式。
以山姆為例,他們在國內有 50 多家門店,一個門店能對應 6 到 15 個前置倉。目前山姆約一半的銷售來自線上,其中 70% 都是依託前置倉模式的極速達訂單。
除了叮咚買菜、小象超市等原生前置倉平臺,山姆這樣的倉儲式會員店有自建前置倉和物流配送的資源與動力,傳統商超和便利店也在透過美團和京東的平臺來打造前置倉。36Kr 分析認為,相比風險較高且重運營的線下門店,前置倉不需要店長、營業員和大多數門店裝置,只要商品質量過關,商家將商品放進倉庫供騎手提貨即可,倉庫選址也較為靈活。有行業人士認為,即時零售倉不同於生鮮電商的自營前置倉,像美團這樣的平臺擁有數億高頻次消費的活躍使用者,能為前置倉商家提供低成本流量來源;另一方面,即時零售平臺還為前置倉商家提供配送騎手服務,配送成本極低。
正如業內人士所描述,不管是美團、京東、山姆還是盒馬,此時加碼前置倉,實際上都是在加速搶佔即時零售市場,這或許也預示著即時零售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聊到這裡,也想問問你:你知道自己在線上購買的哪些商品是從前置倉送來的嗎?你平時除了外賣和奶茶,還下單過哪些需要即時送達的商品?
以上對話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聲動早咖啡」
審校/Babs
編輯/Riley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