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刺激組合拳…

熟悉我們的讀者應該知道,過去幾個月我們一直都在討論一個事情,那就是《視窗期會在三四季度開啟
原因也很簡單,在美聯儲加息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國家為了保持利差也都在加息
這個階段想要寬鬆刺激經濟是很難的,只有到了老美加息週期結束的時候,相應的刺激空間才會開啟
在九月份美聯儲降息視窗期開啟以後,國慶前最後兩週,我們看到國內多個政策大禮包也在同步落地了
這就是為啥我們會說《超級利好來了
首先是降準+降息,還有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以及首套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
降準這塊下調了準備金0.5個百分點,等於說從數量上央行直接放水一萬億
7天逆回購的操作利率,也下調了0.2個百分點,這個操作利率下調以後未來LPR預計也會降低0.2%左右
除此之外,央行說要指導存量房貸利率同步下調到新發房貸粒裡附近,預計平均會降0.5%左右
這個降幅可以說很大了,對於前兩年頂著5%高房貸利率,同時高房價買房的人來說是個大好事

另外央行還調整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二者都同步調整到了最低15%,有些家庭想要換房改善的首付壓力也減輕了不少

這套組合拳的目的官方也坦誠的告訴大家了,降低存量房貸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多投資多消費
多出來的錢可以吃喝玩樂,也可以去投資買股票,就不要總是存錢提前還房貸了
另外週末晚上幾個一線城市,廣州基本放開了限購,上海和深圳有條件的放鬆了限購,這也算對房地產領域的寬鬆更進一步了
其次除了降息降準這種貨幣寬鬆,以及針對房子的一系列放鬆和減負,還針對國內資本市場進行了定向放水
在這次釋出會上的原話,是“創設兩個新的貨幣工具,支援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其實只要看看到底是啥工具,就知道為啥說是針對資本市場的定向放水了

第一個工具是:證券、基金和保險公司可以把手上的債券、股票ETF做抵押,跟央行換成國債和央行票據
然後拿著這些高流動性資產,到市場上換錢,之後就可以拿這些錢繼續加倉了

資金規模首期是5000億元,只要這個事情做得好,未來可以再來5000億元,或者第三個5000億元

這其實等於是盤活機構手上的資產,給它們提供增量資金,讓大家可以繼續加倉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比如一家機構手上有10個億資產,現在浮虧10%,這時候也沒啥新的增量資金進來

對於機構自己來說,其實是很尷尬的,因為這裡的選擇無非就是加倉、割肉和耗著
想要加倉拉低成本,需要有新的增量資金進來,但是增量資金進來基本是因為看到了盈利效應
在沒有增量資金推動盈利效應產生,就不會有新的增量資金進來,等於二者是個悖論

割肉的話在目前市場估值和位置都比較低的情況下又不捨得,那就只能是耗著了

現在央媽來送溫暖了,這些機構可以不割肉直接抵押給它,它給你國債然後你用國債換錢,這不是新的增量資金就來了

這個互換裡面,央媽唯一的要求就是–“透過互換獲得的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

這等於說機構拿手裡的籌碼質押給央行,央行透過互換給你提供增量資金加槓桿,你說是不是一劑猛藥
我自己的理解這是針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定向放水,有點類似日本央行下場買ETF的味道了
這個政策落地以後,我們看到市場的風險偏好明顯提升,上週股票ETF單週淨流入超560億
這是一個好兆頭,意味著除了國家隊之外的增量資金,也已經開始有入場的苗頭了
八月份的時候,其實市場的主要買家只有國家隊,主要是買類似滬深300華夏ETF(510330)這類大盤的滬深300指數基金
除此之外,中間有段時間也增持了中證1000ETF(159845)這類中小盤規模的公司
可以看出國家隊這裡已經意識到,除了買大盤護住指數之外,也在關注中小盤公司了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只是單純護住大盤指數的話,會加劇中小盤公司的拋售
因為大盤公司被增量資金支撐不跌,但是中小盤卻沒有增量資金進入在往下掉
自然大家就會選擇拋售中小盤公司,往那些大盤公司湧,所以初期國家隊選擇托住滬深300華夏ETF(510330)這類大盤指數是沒錯的
後面轉向增持中證1000ETF(159845)這類中小公司指數,也是當時更優的選擇
而且從估值的角度看,這類寬基指數目前都很低,滬深300接近歷史最低位

中證1000的估值,也差不多在2018年的歷史低位。所以這個位置增持和配置,價效比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第二個工具是:國家會給一個利率很低的專項貸款,提供給上市公司回購買股票

央行創設這個工具以後,銀行就可以給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直接提供貸款,用於回購和增持股票

現在不是因為房地產需求下滑,帶來的貸款需求下滑之後,銀行手裡都有一大筆錢貸不出去,但是存款卻一直往進存麼
有了這個工具,等於說銀行可以透過回購貸款的方式,給這些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提供增量資金了
這筆錢能給多少呢?其實會上也說了個大概的數字
“首期額度會是3000億元,但如果這個工具用的好,還可以再來3000億元,甚至可以搞第三個3000億元,都是可以的”
反正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我們都會發現互換和回購工具,都是短期後續增量資金的來源
等於是央媽和銀行出錢,推動增量資金入市,把額度用滿的話,起碼有2.4萬億的增量資金在這邊
這2.4萬億的強心針打下去,疊加這兩天情緒的發酵,我們看到這段時間指數漲得又快又猛,也就不奇怪了

在看到盈利效應以後,投資者入市的熱情也是火上澆油,成交短時間立馬就上萬億了

大量的投資者也開始跑到券商開戶了,很多券商甚至已經通知,國慶不休息加班開戶

不得不說中國人賺錢的熱情還是高,哪裡有機會出現,馬上大家就一擁而上
看政策組合拳的話,現在貨幣政策已經落地了,就等後面配套的財政政策了
財政政策刺激需求如果能及時落地跟上的話,那麼這套扭轉預期的組合拳就完美了
如果沒意外的話,財政政策落地也不會太晚,應該在國慶節前後幾天就會公佈

有這樣的判斷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時間確實比較緊迫了,國家這次也確實準備花大力氣扭轉預期和刺激需求了

比如在這次九月高層的會議上,比較罕見的分析和研判了經濟形勢,以往都是4月、7月和11或者12月,可見還是比較緊迫的
會後的通稿也強調了,全面客觀冷靜的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增強緊迫感

所以我們看到國慶前就送來了大禮包,這個顯然不可能是年中就有準備的,而是國家依據當前經濟形勢做出的調整

而再此之前唯一能看到的訊號,就是9月6日前央行行長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說,當下應該把關注重點放在抵禦通縮上

所以在後面一行兩會上週三,剛剛公佈一系列金融政策時候,其實市場的分歧還是比較大的

畢竟這塊只是貨幣政策的支援,貨幣政策想要轉化成有效需求,還需要財政政策發力
但是後面的高層會議上,專門講了經濟方面的議題,通稿出來以後給全社會發出了積極的訊號
因為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大財政和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力度,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
這意味著除了貨幣政策落地之外,很快就有配套財政刺激需求的政策要推出了
也就是說,這是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組合拳,是一個全盤行動,政策的寬鬆轉向是來真的
另外通稿裡還提到一條,說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這也給了市場非常大的信心
資本市場的改善是好事,畢竟這東西可以改善大家的財產性收入,穩住消費信心
這些訊息出來以後,我們看到人民幣匯率三天就破了7,資本市場也在短期大幅回升
速度快到三天時間,就打破了三個月以來的下跌趨勢。不光重返3000點,而且年線也收紅了

好訊息是這裡大機率是一個新週期的開始,也是市場轉折點的開始,壞訊息是短期上漲速度這麼快,後面可能也會快速回調

因為從歷史經驗看,每次轉折點過後最瘋狂的逼空過去之後,指數會在快速回調之後企穩,進入到震盪上行階段
這時候市場裡面的各個板塊也會開始輪動,這時候才是市場開始分化,大家差距拉開的時候
所以現在這段真不用太著急,可以認真找找可能的主線,實在找不出來的話,就看看國家隊這類超級買家在幹嘛
點選關注下方賬號,獲取最有用財經資訊和投資趣聞,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驚喜!!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