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17時17分,搭載著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傑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遙二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今天,2025年4月24日,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天日。
55年前的今天,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正是從這片戈壁騰空而起,奏響了中華民族叩問蒼穹的序曲。
55年後,長征火箭的烈焰再度照亮同一片天空,見證著中國航天從“仰望星空”到“築夢天宮”的壯闊征程。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 央視新聞
火箭飛行約10分鐘後,船-箭分離,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隨後,神舟二十號飛船開始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程式,將在約6.5小時內進行數次變軌,預計於今晚23:57前後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徑向對介面完成對接。

神舟二十號飛船對接完成後的空間站構型 | CMS/@SegerYU
中國空間站將再次形成由三艙三船構成的最大組合體構型。
神舟二十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35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5次載人飛行任務。

神舟二十號任務標識 | CMS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傑作為中國空間站第9批訪客,將與已經駐留太空6個月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進行在軌乘組輪換和交接工作。
這是中國空間站第六次“太空會師”。
隨後,神舟十九號將在4月29日下午返回東風著陸場。
航天員乘組
神舟二十號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傑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陳冬是經驗豐富的航天員,陳中瑞和王傑則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神舟二十號乘組定妝照合影 | CMS
此次任務延續“一老帶二新”的乘組配置,“一老”指具有空間站飛行經驗的航天員,“二新”指首次執行任務的航天員。
01 陳冬
陳冬,男,漢族,籍貫河南鄭州,河南洛陽出生,碩士學位。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陸軍大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飛行大隊大隊長,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2010年5月入選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16年10月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2022年6月執行神舟十四號任務,獲“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及“三級航天功勳獎章”。
第三次出征太空的陳冬表示:“我們對圓滿完成任務充滿必勝信心。”

神舟二十號指令長陳冬 | CMS
02 陳中瑞
陳中瑞,男,漢族,籍貫河南滑縣,學士學位。1984年10月出生,2003年9月入伍,200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副大隊長、四級航天員,空軍上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大隊飛行員,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2020年9月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
陳中瑞表示:“將再次把航天人的榮耀‘寫滿’太空。”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中瑞 | CMS
03 王傑
王傑,男,漢族,籍貫內蒙古巴彥淖爾,博士學位。1989年9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0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陸軍上校軍銜。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
2020年9月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
王傑表示:“有夢可追、追則必成!”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王傑 | CMS
主要任務一覽
神舟二十號乘組的主要在軌任務包括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駐留空間站約6個月,保障系統執行並執行各項任務。
期間乘組將開展多項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將以斑馬魚、渦蟲和鏈黴菌作為研究物件,開展3項生命科學實驗。其中,渦蟲空間再生實驗是國內首次開展。
此外,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將實施多次出艙活動,安裝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執行艙外載荷及裝置的安裝與回收,完成物資進出艙運輸。
任務期間,航天員將再次啟用空間站的備用氣閘艙——核心艙的節點艙實施出艙,這是為了縮短航天員出艙後的轉移距離,同時再次檢驗備用氣閘艙的效能。

中國航天員艙外活動影像 | CMS
同時,航天員還將開展在軌科普教育、公益活動及搭載實驗,驗證新技術並推動航天知識普及。透過這些任務,神舟二十號將充分發揮空間站的綜合應用效益,為科學、技術及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在軌期間,乘組將迎接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和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來訪。神舟二十號預計於2025年10月下旬結束任務,返回東風著陸場。
載人登月新進展
與此同時,我國載人登月工程正邁出堅實步伐。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電氣系統綜合匹配試驗,夢舟載人飛船首次高空空投試驗,攬月月面著陸器整器熱試驗已經完成;發射場與測控系統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工程後續還計劃在酒泉、文昌兩大發射場密集開展夢舟飛船零高度逃逸、攬月著陸器綜合著陸起飛驗證、長征十號運載火箭繫留點火、長征十號運載火箭低空飛行及夢舟飛船最大動壓逃逸等試驗,全面突破載人登月核心技術。
按計劃,我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的歷史性跨越。

試驗中的中國載人登月月面著陸器攬月初樣產品 | CMS
今天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天日,神舟二十號任務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劃破長空,以跨越時空的致敬續寫航天傳奇。
55年前的同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從這裡啟程,奏響中國航天事業的序章;如今,中國空間站常態化執行與載人登月工程雙軌並進。

東方紅一號衛星實物(上)與地面雷達獲取的衛星近期在軌影像(下)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神舟二十號以航天日為起點,發揮空間站綜合效益,為科學進步、技術創新和民族復興注入磅礴動力,承載全體中國人對浩瀚宇宙的無限嚮往。

從中國空間站拍攝的地球影像 | CMS
宇宙浩瀚,探索不止。祝願神舟二十號乘組順利完成全部任務,平安凱旋!
作者:百舸爭流
編輯:Steed
封面圖來源:CMS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