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樣品有新發現;世界唯一的400餘歲古旱蓮綻放丨科技早新聞

關注兩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實現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對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堅定信心、直面挑戰,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如期完成既定目標任務。>>更多詳情(來源:新華社)
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更多詳情(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7日,《科學》雜誌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我國科研團隊揭示了新型光伏不穩定性的關鍵機制——光機械誘導分解效應,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機械增強鈣鈦礦材料的新方法,製備出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該器件在模擬日常使用的強光高溫環境下,持續工作3670小時後,仍能保持97%的發電效率。>>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月球樣品研究團隊從嫦娥六號任務返回的首個月球背面樣品中發現了月球正背面的太空風化差異,為月球空間環境的二分性提供了基於樣品的證據。相關成果5日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來源:中國科學報)
據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7日訊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透過對多個航次獲取的南極樣品進行深度測序和大資料分析,獲得並鑑定發表南極細菌新屬6個、南極細菌新種7個。(來源:新華社)
近日,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武侯祠景區內,世界唯一的400餘歲古旱蓮綻放。古旱蓮開花時只有花而無葉,初開時呈玫瑰紅色,盛開時紅白相間。(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7日,世界唯一的400餘歲古旱蓮綻放。圖片來源:勉縣融媒體中心
近日,研究人員首次利用光創造出可以像液體一樣流動的奇特固體,即超固體。這些奇特的物質是僅存在於量子世界中的實體。新研究有助於物理學家們更全面地理解量子物質如何透過相變來改變其狀態。(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6日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實施第八次試飛。升空後不久,該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實現發射塔“筷子夾火箭”回收,但火箭第二級飛船“快速意外解體”。(來源:新華社)
我國科研團隊透過在馬裡亞納海溝取樣,發現深淵微生物在最深海域超高靜水壓下異常繁盛,揭示了深淵存在跨越物種邊界的“共適應”策略,從而串聯起了獨特的深淵生態系統,描繪了首個海洋最深生態系統的圖景。相關研究7日發表於《細胞》。(來源:科技日報)
研究人員在深海底部取樣期間拍攝到的深淵水母。圖片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雲南省保山市和德宏州境內發現了4種未曾被記錄的淡水魚類,分別是怒江高原鰍、多鱗荷馬條鰍、奧氏裸吻魚和長鬚紋胸鮡。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動物學雜誌》。(來源:科技日報)
7日,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丁市鎮巖門底雲端公路在晨光中蜿蜒,朝霞映照,公路與山谷雲霧交織。(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Hot News
熱點推薦
近日,某國產人形機器人全球首度完成“前空翻”動作引發熱議。相較於早已實現了的“後空翻”,人形機器人完成“前空翻”難在哪?還有哪些“類人”動作待解鎖?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王程玥


稽核:張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