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種護眼、防近視的廣告、神器滿天飛。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保護視力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那“三板斧”:
-
良好的用眼習慣,比如注意看書、看電視的距離; -
控制用眼時間; -
戶外活動。
今天,和大家聊聊戶外。
2023年國家疾控局釋出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公共衛生綜合干預技術指南》中,強調“保證每天2小時、每週14小時的日間戶外活動”,並將此作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核心措施之一。
但,事實好像並不是帶娃出門就有效,這麼簡單。
瀏覽網上家長們的分享帖,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提問:“明明天天都在戶外瘋玩,怎麼孩子視力還是下降了?”
▼大家的分享帖

因為,研究發現所說的戶外運動,其實都有“隱藏條件”(具體是什麼,我會在後面詳細介紹)。
如果咱們孩子所做的運動不符合這些條件,不僅會白費功夫,還可能讓孩子們的眼睛越練越累。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無效戶外” 的那些坑,進而整理一些真正護眼的戶外運動。
早在2002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的Mutti等研究人員,就透過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發現,較高的身體活動水平是保護兒童青少年視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之後,一項來自北愛爾蘭的橫斷面研究顯示,只有每天進行超過3小時的體育鍛煉,才能顯著降低近視的發病率。
我國學者許韶君也發現,每天至少參與1小時的身體活動,才足以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在陽光下暴露的時間越長,近視的發病率越低。
如新加坡的一項近視危險因素研究,在控制年齡、性別、種族、父母近視情況等混雜因素中發現:戶外活動時間越長的兒童,近視患病率越低。
對北京市城鄉學生視力研究也發現,近視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明顯低於非近視兒童。
這些跨越地域、樣本龐大的研究都在指向一個結論:足量的戶外運動,確實是預防近視的 “黃金法則”。
為什麼戶外運動能發揮這樣的功效?
在揭曉答案之前,咱們先得搞清楚孩子近視的根源。
很多家長分不清 “真性近視” 和 “假性近視”,事實上,這兩者雖然症狀相似,但成因完全不同。
簡單來說,真性近視是因為人的眼球結構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 眼軸變長。
正常情況下,兒童眼球會隨著身體發育逐漸增長,但是,如果眼軸增長過快,就會導致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最終形成近視。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眼軸長度應該在23-24毫米,眼軸每增長1毫米,近視度數就會增長250-300度

相比之下,假性近視更像是眼睛突然 “鬧脾氣”。
孩子如果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看書/使用電子產品),眼睛裡有塊叫做睫狀肌的肌肉會持續緊張,進入痙攣狀態。
當睫狀肌痙攣時,會過度牽拉晶狀體使其變厚,導致眼睛的"屈光力"過強,形成類似近視的狀態。
▼屈光力過強:光線焦點前移到視網膜前

假性近視一般會自行恢復,但是,如果孩子維持現狀不做改變,可逆的假性近視很可能會變成不可逆的真性近視。
戶外運動之所以能延緩近視,關鍵就在於它能 “剎車” 眼軸增長、調整屈光狀態。
穩固眼球結構:給眼軸“上保險”
當孩子在戶外,充分暴露在自然光下時,視網膜接收到充足的光線刺激,會釋放出一種類神經遞質多巴胺。
大量研究表明,多巴胺能有效抑制眼軸的異常增長,如此一來,孩子患近視的機率便會隨之減少。

此外,沐浴在陽光下,身體還可以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而充足的鈣能夠幫助保持眼球壁的彈性和張力。

相反,如果鈣攝入不足,眼球壁可能會變得脆弱,眼軸更容易伸長。
調整屈光狀態:為睫狀肌“解壓”
除了改變眼球結構,戶外運動還能從功能層面改善視力。
當孩子在戶外運動時,視線會不斷在遠處的樹木、天空和近處的花草間切換。
這種遠近交替的視物過程,就像給睫狀肌做 “健身操”。
睫狀肌能在頻繁的放鬆—收縮中恢復彈性,就能讓眼球的屈光系統始終保持最佳狀態,讓孩子遠離近視。

從戶外運動預防近視的原理來看,我們不難推出,醫生所說的“有效戶外”,其實有兩個“隱藏條件”:
一是光照充足;二是視野開闊,能讓眼睛自如地交替看向遠近。
這意味著,如果孩子參與的戶外運動不滿足這兩個條件,那很可能就是做了 “無用功”,無法達到預防近視的效果。
強光下運動
孩子究竟要在怎樣的光照強度下運動,才能真正達到預防近視的效果呢?
對於這一問題,不同的研究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國際上普遍認為,只有在10000lx光照強度的環境下待足夠時間,才能預防近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近視研究專家伊恩·摩根估計,兒童每天需要在至少 10000lx光照強度的環境下待上約3個小時,才能預防近視(來源:《Nature》)

不過,也有研究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
只要戶外時間足夠長,超過1000lx的自然光照強度就可以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進展速度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光照度不夠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透過延長光照時間,來達到與光照充足時相近的效果。
但現實是,孩子們每天要上課、寫作業、參加興趣班,能擠出兩三個小時已經十分困難,更別說將時長翻倍了。
所以,如果我們能白天(晴天)帶孩子出去,就一定不要選黑夜(陰天)。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是不是選擇光照最充足的時間帶孩子出去,效果就最好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是因為,光照越強,紫外線和藍光的 “攻擊指數” 就越強。
從醫學角度看,紫外線就像一把 “隱形手術刀”:它的短波長攜帶高能量,能直接穿透角膜表面的淚膜,損傷角膜上皮細胞。
被紫外線灼傷的角膜,會出現類似 “曬傷” 的症狀 —— 眼睛刺痛、紅腫、畏光流淚,嚴重時還可能引發角膜炎。

同時,晶狀體對紫外線也十分敏感,長期暴露會加速晶狀體蛋白變性,導致其變混濁。
而藍光的危害更具 “隱蔽性”:它能直接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
視網膜上的光感受器細胞長期受藍光刺激,會發生氧化應激反應,產生大量自由基。
這些自由基會破壞細胞的DNA、蛋白質和細胞膜,導致細胞凋亡,進而影響視力。

如果孩子在強光時段外出,既不戴太陽鏡、遮陽帽等防護裝備,還在陽光下專注看書、畫畫,甚至捧著手機玩遊戲,眼睛就如同直接暴露在 “光汙染” 的 “槍林彈雨” 中,承受著遠超想象的傷害。
近距離用眼
依據我國眼科學教材標準,33cm是標準閱讀距離。
當孩子進行看書、彈琴、畫畫、下棋等活動時,一旦視物距離小於33釐米,便屬於近距離用眼。
在戶外活動場景中,許多看似 “親近自然” 的行為,實則也屬於近距離用眼。
比如孩子在戶外看書,專注挖沙堆、砌城堡,俯身撿拾落葉觀察紋理,蹲在地上長時間觀察螞蟻搬家,這些行為的視物距離通常都在33釐米以內,本質上與室內伏案學習並無區別。

前面我們提到,眼睛的睫狀肌在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時,會持續處於收縮痙攣狀態。
這種狀態若持續累積,不僅無法實現戶外運動放鬆眼肌、防控近視的效果,反而會加重眼睛疲勞。
久而久之,還可能促使眼球結構發生改變,加速眼軸增長,使原本可逆的假性近視發展為不可逆的真性近視。

因此,這些缺乏遠近視物調節的 “近距離戶外” 活動,實際上都屬於無法達到護眼效果的無效戶外。
在翻閱了大量文獻之後,我發現以下幾種戶外運動對保護視力尤為有效:
球類運動

進行球類運動的時候,眼睛得緊跟著球,上下左右地調節,一會兒看看遠處,一會兒看看近處,這樣的轉動促進了眼部的血液流動。
睫狀肌也會不停地放鬆和收縮,眼外肌跟著活動,打破了眼部肌肉長時間的僵硬狀態,疲勞感也能一掃而空,對預防和緩解近視都有不小的幫助。

徒步、騎行、登山

參加徒步、登山和騎行等戶外活動時,開闊的視野可以讓孩子們的眼睛充分放鬆,減少長時間聚焦導致的肌肉緊張。

而且伴隨著身體的移動,眼睛需要不斷調整焦距,從看近到看遠,這樣的眼部運動有助於鍛鍊眼肌,提高眼睛的調節能力。
此外,戶外活動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包括眼周的血液迴圈,為眼睛提供更多的營養和氧氣。

同時,還能減輕壓力、放鬆心情,間接緩解因緊張或焦慮引起的眼部不適。
戶外環境的多樣性和不斷變化的景觀,也有助於鍛鍊孩子的視覺感知和空間感知能力。
處於自然環境之中,還可以引導孩子觀鳥或觀察植物,讓孩子的眼睛自然地聚焦在遠處。

簡單來說,像徒步、登山和騎行這類戶外活動,不僅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也因為需要遠眺,給了孩子一個放鬆和恢復視力的好機會。
跳躍運動

跳躍活動,比如跳繩、蹦床等,可以為眼睛提供獨特的鍛鍊方式。
在這些活動中,眼睛必須快速地在不同距離上調整焦距,這樣的動態調節不僅鍛鍊了控制眼球的肌肉,還增強了眼睛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在戶外進行的跳躍活動,能讓眼睛接觸到更多的自然光和遠距離視物的機會,這對於預防近視和提高動態視力尤其有益。
不僅如此,如果在跳躍活動中增加一些視覺刺激,比如在玩蹦床的時候同時進行拋接球,不僅更能享受跳躍的樂趣,還能讓視覺系統的適應性和反應速度變得更強。

參考資料:
1 周攀峰,陶芳標,伍曉豔.光暴露與兒童青少年近視,中國學校衛生.2002:3.
2 醫學新知:藍光傷眼及其防護的研究進展,護眼科技專欄.
3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in the Kore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4 DOLGIN E. The myopia boom[J]. Nature,2015,519( 7543) : 276-278.
5 浮光增,張瑛秋. 不同型別體育鍛煉對中小學生動態與靜態視敏度的影響綜述.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2023:3.
6 郝宗繼,吳丹平,廖帥雄,等. 體育鍛煉與戶外光照對小學生視力影響的實證研究.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2023:2.
7 陳露蘭. 小學生近視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戶外運動的干預效果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2.
8 翟露露, 伍曉豔, 許韶君, 陶芳標 . 接觸陽光與兒童近視關聯的研究進展.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16, 37(11): 1555-1560.
也許你還想看看
【孩子需要PDF時間】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川媽說說
板牙10週年慶正式開啟,這個5月歡迎來薅板牙的羊毛。
這個月,我們把倆娃正在上的課程找來了,還薅來了特別福利(木蘭會的特別福利別忘記了)。估計也不用我再多介紹了,都是推薦N次、被越來越多雲同學肯定和認可的課程。英語、科學、數學、桌遊&玩教具等等都有,感興趣的同學記得預約直播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