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帶娃去眼科查近視,卻驗出這個問題….

老朋友們都知道,牛牛的遠視儲備在三四年前就沒了,幸虧還沒發展成近視。但身邊有視力問題的孩子很多,公司主編家的小娃就檢查出散光,而且中度,需要小心護理。今天她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孩子視力的經驗和乾貨,相信對大家有幫助。以下這篇是她寫的
以下文章來源於我司主編
作者:何小希
我家小娃9月要上幼兒園了,上個月底帶他做入園檢查,在視力篩查時,醫生說孩子散光啊。
我沒有意外,因為早在他1歲2個月時,就發現視力問題,去眼科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確診散光,左右眼都是散光150-250度。醫生的建議是先觀察,日常注意用眼,每6個月複診一次
關乎孩子視力問題,這兩年全家都不敢掉以輕心,一直遵循醫囑定期檢查,家裡的檢查單都攢成厚厚的一沓小冊子了。
好多姐妹應該很關心,娃不會表達,我們是怎麼發現孩子視力有問題?視力檢查要做哪些專案?散光/近視是這麼回事,對孩子視力有什麼影響?要怎麼幹預?佩戴眼鏡有沒有用?結合我們家娃兩年的就醫經驗和醫生的建議,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讀者~
散光和近視的區別
近視、遠視、散光都屬於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指的是進入眼睛的光線不能準確聚焦,無法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正常眼睛和散光眼睛看東西的區別:
△圖源網路
散光眼睛和近視眼睛的區別:
△圖源網路
近視是看遠處的物體模糊不清;散光是不管看遠處近處,看到的東西都有重影。
怎樣發現孩子視力有問題?
兩年前,我們發現孩子看東西有時候會歪著頭,時不時揉眼睛,感覺不對勁,就帶他去看了眼科。醫生聽到我的疑慮,肯定了我的細心觀察,說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對孩子有幫助。
他看過很多家長得知孩子視力出問題後,往往很驚訝:“怎麼突然就近視/散光了?”這並不突然,視力問題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孩子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比如眯著眼看東西、看書看電視距離越來越近、喜歡眨眼、揉眼睛,其實就是在提醒家長了。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和干預,這些不正確的用眼習慣也會進一步導致孩子視力減退
第一次眼科檢查做哪些專案?
我家孩子第一次做視力檢查,是1歲2個月。正常流程是先看視力表,但那會他太小,沒辦法看視力表,就直接散瞳,驗光、做眼底檢查。醫生還給他做了單眼遮蓋實驗,就是遮住一隻眼睛,讓他用另一隻眼睛找地上的小顆粒珠子,把它捏起來。
前面說了,散光看到的東西都會有重影,這個實驗是為了觀察他在這過程兩隻眼睛的不同表現,是否能迅速、準確抓取物品。醫生也叮囑我們,日常生活要仔細觀察孩子走路有沒有出現不平衡、能不能準確拿取東西
隨著孩子長大,我們適合做的專案也比較多了,3歲的時候,已經能看低齡的兒童專用的視力表,還做了角膜曲率、眼軸測量、眼底檢查、角膜厚度檢查、眼部A超等。
△圖源網路△
如果孩子配合度好,檢查起來很快,半小時搞定。3歲左右或以下的孩子,配合度還是不太好的,爸爸媽媽要有心理準備~
散瞳和眼底檢查是什麼?
驗光或者做眼底等檢查前,都要先進行散瞳,我們滴的是“複方託呲卡胺滴眼液”,在護士的指導下,每隔10分滴一次,連續滴3-4次。散瞳後瞳孔會被放大,這時候驗光,才能得到最真實的視力資料,比如孩子的遠視儲備情況。散瞳對眼睛沒有傷害,家長可以放心。
假性近視也可以透過散瞳驗光來排除。(假性近視指的是近處看久了導致眼鏡疲勞痙攣,發生了像近視一樣看不清的症狀,可透過休息、減少近距離用眼、滴眼藥水等改善緩解。)
另外,還有姐妹們可能比較好奇眼底檢查,我們每半年的複查,都會有眼底檢查專案。眼底檢查很簡單,就是醫生用儀器給孩子的眼底拍一張照片,看看孩子眼球結構有沒有問題。正常情況下,幾秒就能搞定。這類檢查沒有創傷,很安全可以放心。
散光的發生、治療問題
大部分孩子天生就是散光眼,和使用電子產品、用眼習慣沒有太大關係,沒法預防。正常情況下,孩子在3歲左右,散光度數會慢慢降低甚至消失。在此期間,有些孩子沒有異常表現,一般75度以下的散光影響也不大。
有些孩子看東西有異常表現,散光度數可能比較高了。當娃的散光度數 ≥200 度,或者一隻眼的散光度數,高於另一眼 100 度及以上時,散光性弱視的風險也會增加。
我家小娃最近一次複查的情況是,左右眼散光175-200度之間,這個度數屬於中等。我自己也查詢了一些資料,這個年紀的娃治療散光的唯一方法是戴眼鏡,成年後可以做角膜雷射手術,摘掉眼鏡。
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戴眼鏡進行矯正治療:
1 歲內 ≥ 300 度散光
1~2 歲 ≥ 250 度的散光
3 歲以上 >150 度的散光
散光度數是不會自動減少的,戴眼鏡的作用是為了讓孩子看得清楚,不會因為錯誤的用眼姿勢,發生近視,導致散光度數繼續增加。劃重點!!!孩子散光,一定要重視預防近視。
另外,如果孩子散光度數比較高,比如超過了250度,可能造成大腦視力的不正常發育,從而引發弱視。大腦視力發育在8週歲以後基本上就停止了,所以矯正散光帶來的弱視,最好在8歲以前
怎麼預防近視?
預防近視前,先了解遠視儲備。
剛出生的孩子,大概有250-300度的遠視,從0歲到8歲,孩子的眼睛慢慢發育,遠視度數慢慢減少,直至減少到0。遠視儲備就像一筆存在銀行的錢,是個好事,證明孩子離近視還有空間,但這筆錢如果取完,並且還繼續消耗,就會變成負值,也就是近視。
根據2020年國家衛健委釋出的《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系列手冊》,每個年齡段孩子的遠視度數可參考下表:
想知道娃的遠視儲備還剩多少?帶娃去正規三甲醫院,掛眼科做專門的視力篩查就可以了。國家衛健委也建議:3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應該及時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及時瞭解遠視儲備情況,每6~12個月檢查一次
孩子的遠視儲備沒有了,一定會近視嗎?醫生的意見是不一定,孩子近視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遠視儲備量;還有父母遺傳、平時是否有不良用眼習慣等等。
好多家長都以為孩子近視是因為玩太多手機和看電視,其實電子產品並不是導致孩子近視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注意用眼習慣,就算完全不看電子產品,平時看書、寫作業、彈琴、拼圖玩積木也會導致近視。怎麼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
01
“20-20-20規則”
 美國眼科協會(AAO)建議“20-20-20規則”,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6米)以外的距離看20秒以上。這個用眼規則不管是看電視手機、看書寫作業都適用,可以很好緩解眼疲勞。
02
正確讀寫姿勢
孩子閱讀、寫作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和距離,讀寫姿勢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03
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
 每天保持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真正起作用的是戶外的自然光線,可以促進眼睛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阻斷眼軸的增長,減少眼軸發育過快的風險。
04
明亮光線下讀寫
不要在昏暗、黑暗的環境下讀寫和看電子螢幕,光線不足時開房間頂燈,夜晚要打開臺燈輔助。國家衛健委給出建議:晚上看書寫字使用檯燈和頂燈,家庭照明光源應採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裝置,檯燈色溫不宜超過4000K。
姐妹們不會挑的話,可以看看牛牛用的孩視寶品牌,我們公司的媽媽們都參與做了檯燈測評,這款護眼和功能都嘎嘎線上。
05
保證營養均衡
維生素A與葉黃素是形成視力的必要色素,對維持視力、眼表健康有著重要作用。南瓜、紅薯、西蘭花、菠菜、羽衣甘藍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以及適當補充omega 3,如三文魚、鱈魚等。
挑食偏食的娃,可以適當吃點葉黃素補充劑,我家娃和茵茵家的牛牛都在吃的這款,軟糖味道娃愛吃,姐妹們可以看看~
孩子近視怎麼辦?
孩子發生近視,往往是從正視眼到假性近視,再發展成真性近視的過程
“假性近視”的處理方法是增加白天戶外活動的時間(每天2小時),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必要時可以使用散瞳類眼藥水使眼睛放鬆下來。如果孩子發展到“真性近視”,有三種常見的近視矯正及防控手段
01
佩戴眼鏡
及時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可以幫助孩子清晰地看東西,緩解眼睛疲勞!如果一隻眼睛近視度數較深,另外一隻眼睛近視度數較淺,但雙眼一起可以看清,這種情況醫生也是建議佩戴眼鏡的,防止造成其它眼睛問題,如斜視、弱視等。
透過規範的醫學驗光配鏡,度數合適和質量合適的眼鏡,是不會讓眼睛度數加深,反而可以幫助孩子避免錯誤用眼(眯眼、歪頭等)造成近視度數增長。
02
藥物延緩
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能有效延緩近視進展,但並不能“逆轉近視”,適合4歲以上的孩子,還要遵醫囑定期隨訪。
03
角膜塑形鏡(OK鏡)
OK鏡(角膜塑形鏡)是一種硬質隱形眼鏡,屬於可逆性非手術的物理矯形方法,夜晚配戴,白天就可以獲得清晰視力,但需要堅持佩戴才能控制甚至減緩近視的進展。
適用於八歲以上輕至中度近視(不超過600度)、無眼部疾病的孩子,日常對鏡片護理的要求也很嚴格。有需要的建議去專業眼科,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以上就是我們這兩年在處理孩子眼睛散光的總結心得,說實話,眼睛有多重要,不用多講,所以發現孩子有視力問題時,父母緊張焦慮是必然的。但問題已經發生了,能做的就是科學麵對、遵從醫囑、定期複查,一定要注意正確用眼、多去戶外活動,讓眼睛放鬆,穩住現狀就是勝利的第一步

也希望這篇經驗分享,能幫助有同樣煩惱的家長,及時對孩子進行初步判斷或基礎護理。但要注意,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孩子有問題時,還是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哦!

如果大家孩子對孩子視力問題有想交流的,可以加茵茵的微訊號,拉你進我們的媽媽群,大家一起交流溝通,筆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