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30億被拒絕到加價100億敲定,谷歌為何非買下這家神秘以色列公司?

谷歌史上最大收購案

3月18日,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被確認將以320億美元全現金收購雲安全初創公司 Wiz。交易完成後,Wiz將併入谷歌雲業務。這也成為谷歌併購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
這是Alphabet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也是2024年網路安全領域最大的一筆交易。根據創投媒體TechCrunch報道,這筆收購價之外,還有另外的10億美元,作為Wiz的留任獎金,以確保收購後每個人都能繼續留任。這家公司如今有1700 名員工,平均每名員工的薪酬超過 588000 美元(實際數字可能會根據員工各自的薪水而上下浮動)。
去年7月,Wiz剛拒絕了谷歌的收購,矽兔君曾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這件事詳情可見拒絕谷歌230億美元收購,剛成立4年的Wiz憑什麼?彼時,Wiz的執行長表示他認為Wiz能夠獲得更大的價值,並且提出Wiz 下一個目標是實現10億美元ARR(年度經常性收入)並衝擊 IPO。

生成式AI下雲計算競爭加劇
在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與投資者的電話中其表示,人工智慧帶來新的風險,也帶來新的機會,且“他們正在尋找可以提高雲安全性並跨越多個雲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這種未雨綢繆不無道理,如果說在之前,企業上雲是一件可選項,那麼在生成式AI時代,隨著資料量的增多,上雲成為了企業的必選項,雲服務是大模型的重要基礎設施。根據此前Gartner統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8355億美元。
根據Gartner的研究指出,由於生成式人工AI引入了新的攻擊面,為提供相關防護,企業機構必須對應用和資料安全實踐以及使用者監控進行變革。到2025年,GenAI的採用將導致企業機構所需的網路安全資源激增,從而使應用和資料安全支出增加15%以上,進一步拉動了網路安全相關需求。根據第三方諮詢機構FreeBuf的統計,2022年,全球AI安全的融資額約為2000萬美元左右;2023年,AI安全融資迎來了爆發期,融資總額約為2億美元,截至2024年7月,全球AI安全共進行了102輪融資交易,投資總額為超過10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500%。

增強谷歌在雲計算上的實力
從谷歌的層面,其執意收購Wiz,甚至在收購被拒時,再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以增加100億美元的收購金額丟擲橄欖枝,其意圖和迫切很明顯,一是增加自己在雲方面的能力,二是增強自己在網路安全上的能力。谷歌隨後在宣告中表示,此次收購,代表了谷歌在加大AI時代兩大且不斷增長的趨勢而進行的投資:提高雲安全性和使用多雲(Multi Cloud)的能力。
在雲計算領域,谷歌雲一直遠遠落後於微軟和亞馬遜。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亞馬遜雲服務(AWS)在2024年三季度的市場份額為33%,位居第一,其次是微軟Azure,其市場份額為20%,而谷歌雲以10%位列第三。在“老大吃肉、老二喝湯”的科技行業,排名老三的谷歌雲在收入和毛利潤上遠不如前兩位。收購了Wiz,可能能夠使谷歌在競爭激烈的雲安全行業中獲得市場份額。

Wiz是誰?牛在哪裡?
網路安全公司這麼多(據統計全球有超過50家網路安全初創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谷歌為何執著於Wiz?
首先Wiz的團隊成員,其經歷和背景,在矽谷不可複製。四位創始人在精英軍事學院Talpiot相識,這個學院會對學員進行科學、數學和計算機方面的培訓,還會讓他們接觸不同的武裝部隊。
Talpiot之後,四人進入了“8200部隊”,被稱為“最令人畏懼的網路間諜部隊”,相當於美國國家安全域性,有極強的電子作戰和監控能力,此處集結了以色列乃至全球最聰明的網路情報大腦,許多退役成員創立了科技公司,這個部隊也被視為以色列科技創新的搖籃。Wiz的創始團隊曾共同創立了一家名為 Adallom 的雲網絡安全公司,微軟後來以3.2 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
Wiz作為網路安全公司,成立於2020年,創造了18個月達到1億美元ARR的最快紀錄。在2024年5月,Wiz宣佈其ARR達到3.5億美元左右,7月,Wiz的ARR達到5億美元,並計劃在2025年達到10億美元。根據資料分析機構Pitbook的統計, Wiz只用了2.9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估值100億美元的公司。
達到100億美元估值的科技公司
其次,相比於傳統的網路安全產品,Wiz的產品是一種化繁為簡的顛覆式創新,這也成為了這家網路安全公司得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並獲得眾多客戶的護城河——財富 100 強企業中有超過 45% 是Wiz的客戶。對客戶而言,其產品成本低並且更加便捷——他們提供一種一體化產品——可以在各平臺執行,並且可以識別和優先處理日益複雜的計算環境風險,同時,Wiz開發了一種快速掃描構成雲網絡的虛擬機器的方法,並拍攝每天每臺機器上發生的一切,這個過程會產生一個最緊迫的安全風險排名,並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工具。另一個創新是,Wiz的產品能夠讓企業監控其虛擬機器的安全威脅,無需安裝其它軟體,避免了之前雲安全服務的複雜流程。並且,Wiz的安全產品能夠保證客戶雲網絡中的每個虛擬機器都得到掃描和核算。Gartner的分析師Neil MacDonald表示,Wiz開創的是使用圖形分析來了解組織多雲環境中所有資產的關係。
與此同時,Wiz還透過收購完善其產品的功能,其在2024年專門籌集了10億美元用於併購。去年11月,Wiz被報道,對安全補救和風險管理專家Dazz進行收購。Dazz的產品主要針對網路安全市場中,補救和態勢管理兩個領域,而 Wiz 對此的覆蓋程度還不夠。補救措施是幫助和了解企業的安全漏洞並採取措施,安全態勢管理則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瞭解其網路的整體狀態、情況和功能,從而可以構建更好的安全服務。
去年《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谷歌與Wiz第一輪收購談判失敗的原因是兩家公司未能就Wiz是作為獨立部門還是整合到谷歌雲達成一致。但TechCrunch援引熟悉該交易的人士表示,另一個原因是拜登政府對大額交易的嚴格審查。
全球科技投資銀行業務主席Madhu Namburi就曾表示,科技領域的大額交易一直受到持續12至18個月或更長時間的監管審查的阻礙,而在特朗普政府的管理下,這種長期的監管嚴查情況將會改變。此次谷歌對Wiz的併購依然需要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可能會在明年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