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裁後,漲薪30%-50%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戳上方關注,每天跟阿寶一起學習▲
作者/靜思
來源/獵聘(ID:liepinwang)

在就業市場遇冷、裁員頻繁發生的當下,能找到一份工作、並且還較上一份薪資大幅上調,這可能麼?

一般情況下,求職市中預設的跳槽漲幅是10-30%,我們找到幾位“猛人”,他們被裁員後在低迷的就業環境下,透過跳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並且漲薪幅度上調能達到30%甚至50%。這些人究竟做對了什麼?
@N轉行轉崗,漲薪30%
工作六年,前四年在一家小型網際網路公司做售後支援,因為大環境影響,我還是沒逃過公司第二批裁員。
休整了半年,期間瘋狂投簡歷、找獵頭,後來去了一家世界500強車企,做運營拓展,薪資+五險一金+福利獎金+補貼各種算下來,比上一份年薪上漲了30%,我挺滿意。
看上去我屬於轉行又轉崗,沒有相關行業和崗位的經驗與技術,為什麼還能漲薪30%?分析下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過去四年我確實在工作中累積了過硬的能力。“售後支援”和“運營拓展”這兩個崗位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其實當中的軟技能都是相通的。
這也是終面時部門領導和我說的,背景不對口,但他們確實是看中了我過去的工作能力,至於行業瞭解、崗位職能這些在入職後的培訓裡都會有,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想要跳槽去更好的平臺,關鍵還是要用工作能力和過去的工作成果說話。
另外,在面試中談薪資期待時也是要給自己留空間的。
一般 hr 會先問你的意向薪資,你面試前會做調研,這時可以開一個合理的區間價格,在區間的最低處可以設定成你的期待薪資。比如你說:我薪資要求是2w-2w5之間。
通常我們和 hr 談的時候會朝著中間值去談,而hr往往會往最低值去壓,所以設定的最低值最好是你的心裡預期,要是談到中間值,就相當於超預期了。因此,你給出來的預期薪資區間是第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開完價錢後通常hr都會壓價,會透過各種理由來讓你接受他們開出的薪資,這個時候不著急接受或者直接放棄,你可以:
1. 強調相對這個工資,你能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和價值,來說明你值這個價錢。
2. 多和hr反覆磨,最終適當推動雙方都做出一點讓步,你減一點、她加一點,握手成交。如果薪資不能達成共識,可以問問對方能幫你爭取到其他什麼福利作為補充。
總之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表現出對於這份崗位過於急需的急迫感,丟失了談判中的主動權。
最後,我覺得大家跳槽時不要侷限在同行或者同崗位內。
職場上有很多崗位對軟技能的要求其實是相通的,不要被這些崗位的名稱嚇住了,要多去了解和打聽崗位描述背後的具體工作,找到和自己上一份工作的共通點,把網撒得大一些。
@jiayu:漲薪30%,選對賽道+運氣是關鍵
我在醫療行業外企工作了八年,業務是射頻方面的。
醫療行業在這幾年算是“逆風而行”的行業,沒有遇到過太大的震盪,甚至普遍比較欣欣向榮。我被裁員完全是個意外,公司被大企業收購,我所在的專案組重組,裁掉了2/3的員工,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因為行業算繁榮,即使在比較低迷的就業市場裡,我也沒有太擔心找到工作的問題。我當時的就業預期是去大公司、薪資能有15-20%的漲幅就滿意。沒想到結果比我預期的還要理想。
有這樣的結果,我覺得除了選對賽道——醫療行業這個最重要的原因外,面試表現和懂得談耍點“小心機”這兩點也很重要。
第一,面試表現好。
所謂“表現好”,不是網上面試經驗寫的那些。
工作多年,基本的面試禮儀、注意事項、談話要領大家都懂。我這裡指的“表現好”是指你要把你過去工作中的優秀方面展現出來、要向對方證明你這得他們給你提高薪資。
個人認為我在面試中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透過上一份的工作時長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穩定性。
我在上一家公司做了5年,這在我們行業、這個崗位算是做得比較久的。
這意味著的我在這個崗位磨練得足夠多、技術業務熟練、並且做出比較多的成績、以及足夠的穩定和忠誠,這些都是我跳槽加薪多的“硬核”。
而我之所以被裁,也不是因為我個人工作出錯的問題,不會給我的履歷抹黑。
第二,耍“小心機”。
耍“小心機”不是騙人,而是懂得用好手中的籌碼。
我們找工作的時候應該不止面試了一家公司,有可能有多家公司同時推進,並且有時也會有其他公司的offer拿到。
這時候就可以拿counter offer來和HR討論是不是有進一步討論薪資的機會。
當時我拿到的另一個offer薪資漲幅只有20%左右,合理但是考慮到我們行業目前“正當紅”,我對這個漲幅不滿意,這家不是我的第一優先順序。
我就用這個offer去和HR談了,算是展示了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告訴了對方自己理想的報價。
最後,雙方達成薪資漲幅30%的共識。
之前我有一位朋友,跳槽的時候入職了新公司,然後入職的時候發現他們公司的職級定義發生調整,他雖然名義上是升職跳槽,但是實質上是平跳,並且HR和老闆還忽悠他,一氣之下,他第二天就跑路,去了手上另一家offer的公司,因此大家不要太早的拒絕掉你的counter offer,它可能是我們談判的武器、也是保險。
@之秋:漲薪50%,換城市是最快的辦法
工作6年,財務口,前後在3家企業工作過。
第一次跳槽工資基數比較低,所以double了;第二次跳槽薪資漲幅30%,在二線城市汽車行業做財務,但做兩年因為周所周知的原因“畢業”了;後來從二線城市換到超一線,找到目前做的這份工作,是在500強外企財務。
總體來說,我認為工資漲幅和經驗、能力直接掛鉤,但最快捷的方法是換城市。
先說換城市。我們這個崗位,同樣的背景、工作年限,在同類公司做同樣的工作內容,工資能差了一倍,當初我也是因為想快速提升自己的工資、希望能有更多機會,所以從二線去了超一線城市。對標的薪資範圍不應該是目前薪資而是該行業和崗位在跳槽城市的平均水平。
所以,我的薪資能翻倍也不是太意料之外的事情。
在與HR溝通時,我會坦誠溝通:自己跨城換工作過來,考慮當地的消費以及當地工資的平均水平,提出一個自己認為合理的漲幅度,且也在你們的崗位預算範圍內。HR就能清楚我大概的要價。
另外,就是要用更open的眼光去看待薪資。
你說我的月薪10k,希望這次想要17k。人家一聽一下子漲70%。不行,批不了。但是,要是你把這份工作的優勢部分,例如高年終獎、不加班、包吃住、高補貼、有專案獎等等都計算上;同時,再挑出對方在這方面的差距,這70%也就顯得相對合理了。
漲薪幅度可以是拿到手的錢、也可以是增加薪酬福利、還可以是實際工作情況的最佳化,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
最後,就是會利用資訊差去包裝自己過去的薪資。
比如計算目前年薪時把你的出差補貼、節日補貼、住房補貼、浮動獎金全部累積起來一起算進去。年包上去了,均到月薪上一般都能多個1-2K。
這些有著資訊差異的部分,可以稍微往自己有利的方向說,巧妙利用資訊差異。
不要想著這樣可能不厚道,HR在介紹他們的薪資的時候,真正能拿到的必定不是100%和你說的,必定有水分在。
透過這幾位“猛人”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出,想要大幅度漲薪離不開這幾個要素:
首要條件是選對賽道——行業要處在“風口”上才有可能提供大幅漲薪,這是“基本盤”;
其次要選對工作的城市和企業——一定要找生意業務在上升階段的公司,它能給得起你要的價位;
最後才是面試和談判技巧——如何展現個人優秀的能力、以及會“包裝”過去的薪資。
在當前的環境下,不少人還是趨於保守,認為裁員頻發的今天能有一份工作做著、或者換工作能有地方“接盤”就不錯了,在薪資待遇方面不敢為自己爭取。
其實被裁員不是我們的錯,所以在找工作的薪資談判上,我們的態度要禮貌但不必卑微,可以硬氣一點。
因為當面試到最後一輪,確定給你發offer的時候大部分情況說明老闆已經是要你的了,HR來和你聊底薪是策略性的談判,不會因為薪資的問題給你一票否決,我們一定要用於表達你的想法、不要放棄這一個環節。
當然,大幅漲薪實現的硬核條件還是自己要有真本事、能夠為公司創造高於他們期望的價值。
©作者靜思,本文來源於獵聘(ID:liepinwang),轉載授權請聯絡原公眾號運營:liepinxxv

點選下方卡片


關注阿寶 別忘了加星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