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西周末(ID:westcanadaweekly)
地球可能即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顆被科學家們稱為“城市殺手”的小行星,正在引起NASA的高度警惕。
最新資料顯示,這顆編號為2024 YR4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已從此前的1%驟然上升至1/43,預計可能於2032年與地球來個“親密接觸”。
訊息今天一經公佈,大家就炸了,這條新聞迅速衝上了紐約郵報 (New York Post)點選榜第一名。
面對這一迫在眉睫的威脅,NASA已經緊急呼叫了人類目前最強大的“千里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展開觀測任務。
這顆不速之客於去年12月被NASA發現,因其潛在的巨大威脅,現已躍升至NASA潛在危險天體觀測清單的“榜首”。
根據地面望遠鏡的初步觀測資料顯示,這顆小行星的塊頭不小,直徑約為180英尺(約55米),相當於比薩斜塔的高度。
不過,科學家們提醒說,由於現有觀測資料僅基於小行星表面反射的陽光,這一尺寸估算可能還不夠準確,實際情況可能比預想的更為嚴峻。
為了更準確地評估這位“不速之客”帶來的潛在威脅,歐洲航天局(ESA)在其部落格中特別強調:“準確估算2024 YR4的尺寸至關重要,因為一顆40米的小行星與90米的小行星所帶來的威脅完全是兩個概念。”
如果按照目前的尺寸估算,這顆小行星的撞擊威力將堪比1908年發生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當時的爆炸威力之大,一口氣摧毀了約8000萬棵樹木。
更令人揪心的是,專家們分析預測,如果這顆小行星真的與地球相撞,其爆炸威力可能高達15萬噸TNT炸藥,這個數字聽起來或許有點抽象,但要知道,這可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威力的整整100倍!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NASA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獲得更精確的資料,他們決定啟用人類最強大的“火眼金睛”——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這顆小行星進行全方位觀測。
與傳統的地面望遠鏡相比,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可謂身懷絕技:它不僅能透過其紅外儀器精確檢測小行星釋放的熱量,而不是僅僅依賴於反射的陽光,更重要的是,由於它位於太空中的獨特位置,不受地球大氣層的干擾,因此能夠獲得更加清晰精準的觀測資料。
根據NASA制定的作戰計劃,第一輪觀測將在今年3月打響第一槍,屆時小行星將到達最亮狀態,是觀測的最佳時機。
隨後在5月,當小行星開始遠離太陽時,望遠鏡將開展第二輪“追蹤”。在這之後,科學家們就要耐心等待了,因為下一次觀測機會要等到2028年才會到來。
歐洲航天局表示,這些寶貴的觀測資料將被NASA、ESA等機構用於更準確地評估威脅等級,並據此決定是否需要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雖然小行星帶來的威脅看似遙遠,但人類一直在未雨綢繆。馬斯克的殖民火星計劃八字還沒一撇,地球依舊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對近地天體的監測和防禦能力也在與日俱增,相信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們終將能夠更好地守護這顆藍色星球的安全。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我,獲取最新全球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