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費暴跌但衣著消費佔比高達24%

緊隨統計局公佈的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資料後,兩大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11月份的銷售雙雙雙位數大跌引發熱議。 
11月份,北京和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下滑14.1%和13.5%,而同期中國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加3.0%。 
1-11月,北京和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下滑2.8%和3.1%,而同期中國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加3.5%。 
兩大一線城市與整體中國消費場截然不同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大城市消費整體承壓,這部分與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相關,除此之外,同樣與一線城市的就業結構和整體消費體量巨大帶來的負面效應。

2024年11月份北京社零資料

另外11月份的銷售資料與“雙11”提前效應同樣有關,北京統計局在資料釋出宣告中表示,前十一個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65.9億元,同比下降2.8%,受“雙11”網購促銷提前釋放部分消費需求,疊加高基數等因素影響,降幅較前十個月擴大1.5個百分點。
從統計局公佈的11月整體資料看,10月初利用“雙11”提前效應加大促銷的多個消費類別,尤其是時尚類非必選消費類別11月銷售重新走向衰退。11月限額以上化妝品類別銷售暴跌26.4%至434億元,而10月份該類別大幅增長40.1%至468億元。

2024年11月份上海社零資料

按消費類別,北京和上海11月份分別下滑2.1%和7.1%,但前十一個月跌幅分別3.9%和0.6%。
整體體量方面上海穿的商品前十一個月銷售3,939.30億元,佔整體消費24.1%,而北京穿的商品前十一個月銷售670.08億元,佔比僅5.2%
海穿著消費佔比嚴重背離中國消費市場的資料。
由於經濟持續增長,中國消費者在衣著方面的支出佔比持續動態下降,過去十年都維持在5-6%,而上海的穿的商品消費佔比較中國消費市場穿類消費品佔比高達數三四倍,屬於嚴重偏離,並不能以社交媒體上上海消費者的“精緻美”解釋。
更主要是上海集中了大量國際、國內時尚、服裝行業的總部,而銷售結算,尤其是電商渠道的銷售結算則基本歸於上海消費。
除此之外,上海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部分國際品牌在上海的銷售高達四成,但消費並非全部來自上海本地或常住居民,部分來源於旅遊消費。

行業諮詢、公司顧問服務
微信:nofashionA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