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高天
2024年被定義為“消費促進年”,各地區都在積極推動商品消費提升、最佳化提升消費環境、聚力提振消費信心。
作為拉動經濟的主引擎,2024年消費市場在複雜的環境中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也有新的機遇在萌芽。據國家商務部資料,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8萬億元,同比增長3.5%,但與上一年相比增速下滑了3.7個百分點。這一資料變化,反映出當下我國居民在消費支出上的態度變得愈發理性,整個消費市場呈現出低頻消費的特點。
商業作為促進消費增長的重要動能,是衡量消費市場變化的主要標準之一,尤其是能直觀反映消費水平的商場銷售額資料。
《聯商網》收集統計了全國301家商業專案2024年的銷售額和客流量資料(特別說明:因部分企業和商業專案不便公開,本文表格資料並非全部商場資料,歡迎留言補充),以作行業分享(總表在文末)。
01
總銷售額8059.83億元
81家同比上漲
此次統計涉及全國55個城市(不含港澳臺),共301家商場,其中購物中心259家、佔比約86%,百貨11家、佔比約4%,奧特萊斯9家、佔比約3%,商業街區22家、佔比約22%。

整體銷售額顯示,301家商場總銷售額達8059.83億元。
客流方面,在已公開的資料中,杭州湖濱銀泰in77繼續保持“客流王”地位,2024年的總客流高達9100萬,基本斷層領先,按照這種增長趨勢,2025年有望客流破億。
客流超5000萬人次的商場還有上海環球港(5830萬人次)、SM廈門綜合體(5600萬人次)、上海五角場合生匯(5000萬人次),這也是客流前四的商場。
2001年底,SM廈門一期(時稱“SM廈門城市廣場”)開業,是廈門真正意義上的首個購物中心。此後的廈門湧現了一眾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但人氣最旺的依然是SM廈門。從一期發展至四期,SM廈門依然稱霸市場。

▲SM廈門綜合體
從同比變化上看,301家商場中有176家無2023年資料對比,其他有81家銷售額同比上漲、17家同比與上年持平,而27家同比下滑。整體上看,銷售額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整體大環境影響,以及部分專案自身品牌結構調整或改造需求變化影響。
與此同時,銷售額增幅超20%的有23家,50%以上漲幅的僅4家。漲幅最高的是深圳仁恆夢中心達66.25%,其次是成都天府和悅廣場漲幅達53.53%,西安滻灞印象城漲幅達53.57%,西安國潤季娛樂休閒生活中心漲幅達53.06%。
02
“全國店王”易主
南京德基廣場245億登頂
在統計的301家商場中,南京德基廣場以245億元首次問鼎“全國店王”。在聯商網已有的統計紀錄中,北京SKP已經連續6年蟬聯“全國店王”,但2024年銷售額為220億元,同比2023年下滑了16.98%。
位於“中華第一商圈”的南京德基廣場近年來以多維度的商業創新和品牌升級策略,推動了銷售額和客流快速增長。比如“千萬級廁所”等網紅場景的出圈,藝術展覽、跨界活動吸引高淨值人群,提升了商場的市場話題度和傳播效能;比如強大的品牌陣容,愛馬仕(Hermès)、GUCCI、DIOR、Prada、Burberry、LOEWE等高奢壓陣,加上品牌首店的吸虹效應,奠定了其城市商業旗艦的地位。據悉,南京德基廣場2024年吸納了Valentino Beauty的全球首家色彩精品店、FILA的第六代形象門店全國首店、DESCENTE兒童全國首店以及Berluti在江蘇的首家男士全品類精品店等多個首店品牌。
聯商專欄作者方湖認為,南京德基廣場作為華東地區高階商業標杆,其策略核心在於高階化和獨一無二,未來透過持續引入稀缺品牌、深化文化IP、拓展消費場景,預計其在全國商場中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從各區間銷售額上看,10億至50億區間的商場佔比最多,共134家,佔比約44.6%;其次是10億以下,佔比約39.5%;50億-100億區間佔比約11.6%;100億-200億佔比約3%;200億以上佔比1.3%。
10-50億區間佔比多主要是因為一站式綜合性購物中心模式是當下的主流商業形態,這些大眾時尚型商場有一定的體量,在區域有一定的影響力,加上日常頻繁的營銷活動,往往有相對不錯的銷售額。如果有山姆會員店等強主力店的加持,基本就具備了突破50億的實力。
03
奢侈品仍然是業績保障
鄭州丹尼斯大衛城首次破100億
此次統計的資料中,銷售額超100億元的達13家。如果計算杭州大廈和杭州永珍城,“百億商場”實際上有15家。
據業內知情人士李文(化名)向聯商網透露,杭州大廈和杭州永珍城2024年的銷售額整體是與2023年持平或略微下滑的趨勢,其中杭州大廈上半年銷售同比有所下降,不過,店慶期間的增幅明顯,而杭州永珍城的零售業態有所下滑,但餐飲業態上漲,兩家商場的銷售額依然維持在了100億+的水準。

13家“百億商場”中,鄭州丹尼斯大衛城首次突破100億,也成為河南省首個破百億銷售的商場。
鄭州丹尼斯大衛城總經理曹崗之前接受大河財立方採訪時表示,“大衛城用8年時間就引入84個全球頂級品牌,在1000家店鋪中,有156家品牌門店位列其品牌體系國內單店前十,有29家品牌門店成為其品牌體系內國內單店第一”。據悉,2024年大衛城也引入了KEEN、UNDEFEATED、Helly Hansen、梅果、費大廚、Burberry Beauty等首店品牌。

▲鄭州丹尼斯大衛城
從銷售超百億商場的情況上看,奢侈品依然是“業績保障”。13家商場中,有12家商場均屬於高階商場,僅上海環球港沒有頂奢品牌的加持。27萬㎡商業面積,讓上海環球港能很好實踐“商、旅、文”三位一體的商業模式,並提供了時尚品牌、精品餐飲、文化休閒、娛樂健身、甲級辦公、五星酒店、展覽演出、影院、劇場、溜冰場、健身房、書店、兒童遊樂場等超豐富的消費選擇,營業額逐年攀升。
不過,奢侈品2024年在中國市場“遇冷”也是不爭的事實。從資料上看,13家超“百億商場”中,北京SKP、上海恆隆廣場、深圳羅湖永珍城的銷售額同比2023年均屬於下滑的趨勢。同時,聯商網此前統計的資料顯示,2024年至今,Hermès、Chanel、LV、Dior、Gucci、Prada六大頂奢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關閉了14家門店(包含撤除圍擋),顯示了奢侈品品牌對中國內地市場的信心不足。
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全世界奢侈品的消費總體都在下降,而中國市場的下降幅度可能更明顯,因為過去幾年還存在著不少泡沫,如今在消費慾望和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回撥很正常。
厲玲還表示,對百貨購物中心而言,要做好未來還要下降的思想準備,提前瞭解品牌商的調整策略,做好相應的變化,總體上肯定是減少開店數,即使開店也要縮小面積,還要調整商品,增加服務,尤其是增加忠誠顧客的粘性。
聯商高階顧問團成員老刀同樣認為,一直以來,高階商場的硬體環境和高階的品牌佈局,是彰顯其身價、顯示其在當地商界地位的重要因素,但這些“生硬”的外在表現並一定能讓品牌本身充滿溫度、充滿吸引力。對今天新興高淨值消費人群來說,有趣的、具有藝術呈現能力、能與新興世界產生共鳴的營銷手段和品牌塑造——譬如前所述的聯名、互動分享等,才能保證高階商場的活力,才能讓高階走向心靈,而不僅僅只是流於形式。
04
強主力店“吸金”
助力商場業績拉昇
2024年胖東來商貿集團整體銷售額達169.64億元,同比增長58.54%。其中超市部門實現銷售額80.94億元,佔比47.71%,展現了超市這一業態的強大“吸金力”。
據聯商網統計,2024年胖東來商貿集團旗下的綜合性商場業績理想,許昌胖東來時代廣場2024年銷售額達44.14億元,許昌胖東來天使城26.82億元,新鄉胖東來·大胖26.77億元,新鄉胖東來生活廣場(二胖)20.29億元,許昌胖東來生活廣場12.88億元,這其中超市業態貢獻了較大的銷售額。
同樣是業績貢獻大戶的還有山姆會員店。據公開資料,2024年山姆中國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單店年均銷售額約22億元,展現了強勁的吸金能力。此次統計中,有山姆會員店加持的商場,均有不俗的業績表現。如廣州美林M·LIVE天地(58億)、深圳印力中心(52.5億)、上海真如環宇城MAX(50億)、印力匯德隆杭州奧體印象城(40.56億)、成都天府和悅廣場(47.9億)。
此外,新能源汽車、品牌旗艦店、大型專賣店和餐飲店、影院等也是商場的主力店,具有不俗的引流效應。
點選下方名片,關注回覆“2024年全國商場銷售額名單”獲取完整榜單
資料說明:
①文中選擇購物中心、百貨、奧特萊斯、商業街區四大型別,不含免稅店、家居建材、專業市場等商業型別。
②文中雖按銷售額高低排序,但並不作排名使用,主要因每個專案的體量、定位以及統計口徑存在差異性(如線上銷售、汽車銷售、充卡銷售等計算不一)。同時,此次統計不設銷售額門檻,已公開的專案均納入統計。
③文中資料為不完全統計,主要來自企業和專案方提供確認、年報財報資料、網路平臺已公示3天以上的資料以及品牌方與第三方資料等。如有遺漏或資料與實際銷售額不符,請與我們聯絡。

歡迎關注聯商網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