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今天,我想聊聊一群玫瑰一樣的女性。
起因是最近在看《玫瑰的故事》,改編自亦舒小說的新劇。
看劉亦菲 5 集換了 32 套造型,喜歡穿彩色衣服,喜歡包包和美甲。

戀愛也談得高調。和最熱烈的初戀分手,別人安慰,她不需要,“不就是分個手嗎?還能影響我吃飯?”

很典型的亦舒筆下的女人。漂亮,清醒,愛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拼命夠到。
但我無意討論書中或劇中的劇情。只是看著玫瑰的樣子,讓我想起了之前討論章小蕙時,一位同事說的話:
“物慾很強的女性,不會輕易死掉。”
我所說的物慾不是無節制地消費,而是愛護自己。這個世界上有一類女性,會像養育最名貴的植物一樣養育自己。
她們重視自己的感受,對這個世界有巨大的欲求,有著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和抵禦風雨的能力。
比如章小蕙,她過了小半輩子奢侈的生活,36 歲離婚,被小報造謠,口碑跌到谷底,所有人都想看她垮掉,但她美到了現在。

比如伊能靜,她早早打工幫家裡還債,吃了很多苦,但她給自己構築了一個夢幻的世界,喜歡蕾絲,她說自己是用強悍浪漫抵抗殘酷現實。

比如《亂世佳人》裡的斯嘉麗,她經歷戰亂,家族倒塌,孤立無援,她也難過哭泣,但不會讓自己沉溺在悲觀情緒裡,留下經典名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

必須承認,年齡越大,我越佩服她們,佩服她們能一直這麼好看,佩服她們沒有向生活屈服,佩服她們永遠善待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不管生活給了她們什麼爛牌,把她們摔進何種爛泥境地,她們都有能力把自己收拾得好,繼續美麗而熱烈地活下去。
我想稱她們為——
“玫瑰一樣的女性”。
02
玫瑰一樣的女人,是五顏六色的。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亂世佳人》,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斯嘉麗用家裡的綠色窗簾給自己做的裙子。

那時候她家在戰爭中被洗劫一空,要想辦法籌錢交稅保住房子,第一反應還是要用手裡僅剩的這塊鮮亮的布給自己做條好看的、看起來貴氣的裙子。她要去借錢,給自己撐腰。

還有章小蕙,她年輕時,網購電商還沒興起,她在雜誌看到巴黎新季的 Gucci 裙子,用傳真購物:“四個顏色,我全要。”
“全要”,這是多麼豐饒的慾望。愛美,就是她們向這個世界聲張慾望的方式。
只要是美的東西,她們都想擁有。
說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章小蕙原名叫章蓉舫,是“芙蓉畫舫”的簡稱,指文人雅士在西湖賞月、聊天、寫詩、寫詞。這原本是她爺爺的號,她主動要求父親把名字給她,理由是,很美很想擁有。

她大學主修科目不是英語、高數,而是唯美學(Aestheticism)。第一份工作不是為了賺錢,是在多倫多的美術館裝裱館藏作品印刷成的海報,因為路過發現那些海報“很美很美”。
她說過一句話,“我一天只有 24 小時,我只在意美的東西”。

伊能靜也是,她 14 歲愛上蕾絲,後來在日本讀書,每週都去表參道的一家蕾絲店,買不起就看。媒體封她美麗教主,她欣然接受,上節目,立下美麗 flag,“在我的人生裡,不能出現醜的時候”。

還有張愛玲。我讀到,她人生賺得的第一筆稿費是五塊錢,她立馬拿來買 Tangee 的唇膏。
你看,她們的口中有那麼多的“一定要”、“只在意”、“立刻去”。她們堅定地向這個世界索取,不惜時間,不惜金錢。
她們對吃也充滿慾望。亦舒寫玫瑰,難過的時候,我最樂意吃,“把我所有的哀傷溺斃在食物中”。
章小蕙也愛吃,她給雜誌寫專欄,寫作時身旁一定有零食、茶葉,要減輕寫作寂寥。
一個很小但能戳中很多女孩的細節是,章小蕙不會絕食減肥,
白天工作了十幾個小時,晚上怎麼能還不吃點好的呢?

她教女孩的保養秘訣是要開心,要喜歡自己。
人開心嘴角也會笑,五官不會垂下來,如果你真的發自內心,比很多減肥方法要好。

03
她們對愛的慾望也是豐饒的。
你應該也刷到過,她們戀愛都談得轟轟烈烈,all in 過,付出過,受傷過,最後也都醒悟,沒什麼比愛自己更重要。
伊能靜,愛起來不管不顧,為了初戀棄拍《悲情城市》,在大導演侯孝賢和一年沒聯絡的初戀男友裡,選了初戀。

章小蕙,22 歲嫁給歌手鍾鎮濤,算是一見鍾情。她形容,一碰到他,一看見他,我就看到好像很多星星。

倆人可以說是異國戀的鼻祖,章小蕙要回紐約開學,兩個人就煲電話粥,講到對面睡著都不掛,這樣醒來可以繼續。才認識 4 天,就有了結婚的想法。

和鍾鎮濤盛大的婚禮,耗資 300 多萬,放現在是可以讓熱搜癱瘓的程度。

章小蕙還特意請導演楊凡給自己拍婚紗照,從英國連卡佛打包屏風。她一點一點搭建自己夢想中的婚禮和婚姻生活,但終究抵不過現實,在婚姻中一點點枯萎。
她說自己慢慢變成了家裡陳舊的沙發,失去了原來的氣質。
她不想在婚姻和愛情中枯萎。在一起太痛苦太辛苦了,他們決定離婚,“不如你去開心我也去開心”。

她們想要很多很多的愛。但她們要的愛,是被看見,是要被理會靈魂的出口。
我還想提下斯嘉麗。長大後,很多個為了感情痛哭的深夜,我總是會想起她的厲害。
喜歡的人當面和你說,他喜歡的是別人,不是你,怎麼辦呢?
請你和斯嘉麗一起默唸:
我已經不在乎了,
它已經無關緊要,
我一點都不在意。

她們要灌溉的只有自己。要驕傲,要“自私”,要瀟灑,要昂著頭問無法再同行的戀人,“我有何事要你原諒?”
她們會往前看。
04
我還想澄清一件事:
玫瑰一樣的女人,並不一定是被命運呵護的女人。
伊能靜出生就不被祝福。她是家裡第 7 個女兒,小時候,最常聽母親說的話是:“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會過得好一點”。童年就開始漂泊,16 歲就進娛樂圈,自己賺錢,自己保護自己,然後抱著現金回家還債。

她沒有自我放棄,蕾絲布是她的保護傘,她說自己會永遠帶著看到第一塊蕾絲布,被陽光照射時,那種透亮的心情生活。
即使在最窮的困境,債主站在樓下催債,她也會穿上最喜歡的裙子下樓還債,然後帶一把花上來。

章小蕙,最窘迫潦倒的時候是剛離婚的那幾年,她帶著兩個孩子生活,揹負 2.5 億的債務,媒體寫因為她拜金,輸光了家產,她沒解釋,她想辦法生活。
她應聘時裝公司,找工作,當買手,剛找到工作,就被小報造黃謠,負面新聞淹沒了她,也搞沒了她的工作機會。

她沒抱怨,只是留下一句,這個我控制不了,然後轉頭去找別的工作,她要開飯養活自己。

最困難的時候有人給了她一張空白支票,可以隨便填數字。她沒有收,她不想這樣一輩子收下去。

她選擇靠自己,給臺灣的一份週刊寫稿賺錢。養娃、工作、生活、還債的壓力都在她身上,但我翻看那些年的報道和圖片,她依舊盡力保持著體面的生活。
比如,會在交完房租留好家裡的開支後,給自己買支口紅。

我們都清楚,命運不是一個溫柔的東西。做夢是危險的,仰賴幸運是註定要栽跟頭的。
而就在這樣的命運面前,這群帶著豐沛的慾望活著的女人不肯輕易投降。
她們不做夢,也不退後。她們清醒地看到世界執行的規律,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去自保,去在亂流中抓住自己要的,並承擔後果。
我想起張愛玲的那句名言,“在最壞的時候懂得吃,捨得穿,不會亂。”
05
最後,我想再分享一個一直躺在我收藏夾裡的故事。你或許會明白,為什麼我如此想要講述這群女性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伊能靜和一位 78 歲的老婆婆之間。
老婆婆是伊能靜在日本讀書時,每週偷偷去看的一家蕾絲店的老闆。
婆婆把滿頭銀髮染成了紫色,穿全白蕾絲小碎花的長裙,店裡有花草香氣。客人很少時,婆婆會用英式的銀壺盛熱水,陶瓷花杯倒滿大吉嶺茶,用刻有家紋的湯勺攪拌方糖。

婆婆會把最名貴的純手工蕾絲放到年幼的伊能靜手上,讓她感受細緻的觸感,感受明亮的陽光穿過蕾絲縫隙,落在臉頰上。
很多年後,伊能靜寫了一篇回憶文章。她記得影響她最多的,是婆婆的丈夫離世,兒子在國外娶妻成家,她從不哭訴兒子不孝。婆婆說時雲淡風輕:“我生他的時候就沒想過要他跟我一輩子,他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婆婆曾握著她的手感嘆:“要這樣一個人堅強地活下來,是需要非常強悍的呀!而能讓自己強悍的,是一顆浪漫的心。”

像婆婆這樣的女人,是真正的活得像玫瑰一樣的女性。
她放到幼小女孩手中的蕾絲,是讓她緊握著活下去的強悍浪漫。
我們越是長大,越想要看到,這個世界上有女性是這樣生活的。
要把感官放大,要把渴望的一切都收攏進生活裡,要用自己的感受去衡定周遭世界的秩序。
要時時刻刻都用柔軟的蕾絲,包裹住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更想要看到,我們自己也能始終記得,要善待自己,呵護自己的枝葉,別丟失自保的武器。
這也是我今天想借這群女性說的,無論發生什麼,千萬要給自己保留獲得美的機會。
不用重金,也不用奢靡。累了給自己買束花,堅持不下去了給自己買份一直想要的禮物,或者去做那件最想做的事,哪怕只是洗個熱水澡休息。
澆水,剪枝,施肥,移盆,奉上陽光雨露。
然後再鼓起勇氣面對生活。
部分素材來源:@搜狐娛樂、VOGUE《都說我揮霍,我說我花錢花得值》、騰訊影片《星空演講》、節目《康熙來了》《三個光頭佬》、臺視訪談《絕無僅有的仙女:章小蕙》、影視劇《玫瑰的故事》《亂世佳人》、綜藝《章小蕙的玫瑰編輯部》



人生短短數十載,
最要緊是滿足自己,
不是討好他人。
——亦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