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併發症去世,流感的致命危險很多人都不知道……

圖片: 黃仔+網路 | 撰稿: 代天醫、黎小球、窗敲雨 | 責編: 木頭羊
本文轉載自:果殼(ID:Guokr42)
據多家媒體報道,中國臺灣女演員、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年僅48歲。
▲圖片來源:新浪娛樂
這再次提醒我們,流感並非普通感冒,尤其對於重症高危人群,它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流感有啥症狀?它和感冒有什麼關係?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多是鼻病毒等引起的,症狀主要是低熱,發熱一般不超過3天,而且不伴有寒戰,更常見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
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相比普通感冒,流感患者起病更快,持續時間5~7天,發熱以高熱更為常見,體溫可達39.0~40.0℃,常伴有畏寒、寒戰,而且全身症狀比較重,例如乏力、頭痛、肌肉痠痛、腹瀉等,還可能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神經系統損害等併發症,甚至威脅生命。因此,流感是可以致死的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流感後,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現耳痛、胃部不適、嘔吐、腹瀉症狀。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不要掉以輕心丨果殼自制
擔心自己感染,要不要做檢測?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都是該病的傳染源。如果你身邊出現了流感病人,你近期又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與其密切接觸過,又或者開始出現流感樣症狀,那可以做檢測看看自己是否感染了。
一種方法是,做好防護、去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做流感病毒核酸或快速抗原檢測,兩者都適用於流感的早期診斷。去醫院的好處是,除了診斷,醫生還可以根據個體情況,看是否需要藥物介入等。
不過考慮到就診的時間成本,以及醫院內人群聚集、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可以先在家自我檢測,這是另一種方法。目前市面上有流感相關的檢測試劑盒,可以輔助流感的初步診斷,透過正規渠購買就好。
得了流感硬扛行不行?
如果沒有出現併發症,多數流感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發熱在3~5天后逐漸消退。對於這部分患者,可以先居家觀察,期間儘量避免與他人接觸,可針對高熱應用對症治療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部分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應儘早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對於這部分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不建議發病後在家「硬扛」。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 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 年齡≥65歲的老年人;
  •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服用免疫功能抑制等;
  • 過度肥胖者,即身體質量指數(BMI)>30;
  • 妊娠及圍產期女性。
不屬於以上重症病例高危人群,但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屬於重症病例,建議儘快就診
👉 重症病例:
  • 持續高熱>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 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 反應遲鈍、嗜睡、躁動等神志改變,或者發生抽搐;
  • 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錶現;
  • 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我需要用抗病毒藥物嗎?
以上流感重症病例高危人群和重症病例,通常需要儘早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療。其他人群應由醫生評估風險和收益,判斷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
流感病毒目前主要有兩種針對性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奧司他韋(達菲)與瑪巴洛沙韋(速福達)。它們都是處方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這兩種藥物的作用原理不同,不過它們都可以阻止流感病毒在人體內擴散,從而起到縮短病程和減少併發症的作用。奧司他韋需要連續使用5天,而瑪巴洛沙韋一般只需要服用單次劑量。
這兩種藥物都要求儘量在症狀開始後的48小時內開始服用,用藥越早效果會越好。如果過的時間太久,病毒已經在體內廣泛擴散,吃藥的收益就會減少很多。對於重症患者,發病時間>48小時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吃藥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鈣離子會影響瑪巴洛沙韋的吸收,所以這種藥不能和牛奶、酸奶等富含鈣的食物一起吃,也不能和礦物質補充劑同服
在很多複方感冒藥中,還含有一種名叫「金剛烷胺」的抗病毒藥。這種藥物在得流感時不建議吃,因為它大機率不會有效果。
在過去,金剛烷胺確實是一種可以治療甲型流感的藥物,但是因為它非常廣泛地使用了很多年,所以流感病毒對這種老藥已經發展出了非常嚴重的耐藥。早在2000年代,研究就已經發現了流感病毒樣本對金剛烷胺耐藥率達到100%的現象。
已經得了流感,是不是最近不會再中招了?
人感染流感病毒可以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中的H1N1、H3N2亞型,乙型流感中的Yamagata、Victoria譜系,是4種最為常見的、引發人季節性流感的病毒型別。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後,可獲得免疫力,在短時間內預防同一亞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這種免疫力會隨時間衰減,衰減程度與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因素相關。保護作用消失後,可再次感染同一亞型/系的流感病毒。
另外,同一流感流行季可出現不同亞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一個亞型/系後獲得的免疫反應,可能不能對另一亞型/系提供保護。
因此,即使本次流行季得過流感,仍然建議未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進行接種
流感疫苗有哪些?有什麼區別?
目前我國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① 三價滅活流感疫苗(IIV3),又細分為裂解疫苗、亞單位疫苗
② 四價滅活流感疫苗(IIV4),又細分為裂解疫苗、亞單位疫苗
③ 三價減毒活疫苗(LAIV3)
乍看起來很複雜,但最主要的差別其實就三個方面。
一是「疫苗型別」的區別,有滅活和減毒之分。滅活疫苗中的病原體已經被殺死,不再具有活性;減毒活疫苗中的病原體經過特殊處理,毒性減弱。兩者都可以有效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
二是「價數」上的區別,有三價和四價之分。四價流感疫苗與三價相比,就是多了乙型流感中的Yamagata譜系(可以簡單理解為多預防了這種譜系)。
三是「製備工藝」上的區別,滅活疫苗有裂解、亞單位兩種製備工藝。簡單來說,裂解疫苗去除了滅活病毒中大的蛋白質和遺傳物質,主要留下了能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的關鍵抗原;亞單位疫苗則在裂解疫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純」了關鍵抗原成分。
選哪種疫苗接種更好?
在沒有禁忌的情況下,以上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不過在適用人群、接種方式上,不同疫苗間可能有細微差異,具體見下表。
適用人群、接種方式上,不同疫苗間有細微差異
▲圖片來源:果殼自制,資訊整理自《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
近幾年來,全球流感監測系統中,幾乎沒有再檢測出乙型流感的Yamagata譜系,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接種三價流感疫苗,已經可以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
不過具體選擇哪種疫苗是多種因素決定的,在符合接種條件的前提下,個人可根據當地具體的疫苗供應、方便程度、經濟條件等選擇,畢竟比起接種哪種,更重要的是接種本身。
哪些人需要打疫苗?
目前我國建議的優先接種流感疫苗人群包括:
① 醫務人員;
② 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③ 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者;
④ 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⑤ 孕婦;
⑥ 6~59月齡的兒童;
⑦ 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⑧ 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監管場所等工作人員)。
由此可見,建議優先接種人群,要麼本身是流感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重症和死亡風險更高;要麼是由於工作性質、生活環境,會接觸很多人或者是高危群體。
關於孕婦接種疫苗再多說一句,這也是各類社交平臺上被問得比較多的問題。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孕婦罹患流感後重症、死亡和不良妊娠結局風險高。為儘可能降低風險,孕婦在孕期的任一階段均可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因此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開始供應,孕婦便可儘早接種。 
即使不屬於上述優先接種人群,有條件的話最好也接種流感疫苗。《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更是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接種流感疫苗。
疫苗雖不能完全避免流感,在健康成人中,研究估計接種流感疫苗可預防 50%~60%的流感 ,但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不幸感染,接種疫苗可以減輕症狀、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當整個人群中更多的人接種了疫苗,群體的免疫屏障也會更牢固,接種過的你說不定就暗中保護到了其他的人。
我去年打過了,今年還要打嗎?
要!人體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種流感疫苗後,獲得的免疫力會隨時間衰減,衰減程度與年齡、身體狀況、疫苗抗原等多種因素有關。
比如有研究顯示,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對類似毒株的保護作用可維持6~8個月,接種一年後血清抗體水平顯著降低。另外一項針對兒童的研究估計,流感疫苗接種後每個月效果約下降2%~5%,接種後0.5~2個月時疫苗效果估計為79%,至接種後7~9個月時疫苗效果僅餘45%。  
另外,流感病毒變異速度快,每個流行季的毒株可能不完全相同,接種與當前季節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為匹配不斷變異的流感病毒,多數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季推薦的流感疫苗組份會更新一個或多個毒株,疫苗毒株與前一季節完全相同的情況也存在。不過,即使流感疫苗組份與前一季節完全相同,鑑於多數接種者抗體滴度已下降,仍建議在當年流感季節來臨前接種。
因此,為了最大程度起到保護作用,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作者:代天醫、黎小球、窗敲雨
編輯:odette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原標題:48歲大 S 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流感如此兇猛,到底如何防治?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