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有機強酸正在全球水體擴散,含量不斷上升,影響未知|環球科學要聞

這一條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週一至週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公共衛生 ·
伊維菌素或能讓人血對蚊子產生毒性
據《科學》新聞(Science news)報道,最近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一項研究發現,給社群人群服用伊維菌素(一種常見抗寄生蟲藥物),可以殺滅咬人的蚊子,從而使兒童新增瘧疾感染數量減少了約四分之一。此前的研究已經明確,人類服用伊維菌素後,吸血昆蟲在叮咬人類時也會攝入人血中的藥物,從而達到殺死蝨子和蚊子等吸血昆蟲的效果
研究者在肯亞選擇了84組家庭作為研究物件,從202310月雨季開始時起,其中一半居民接受了每月三針的伊維菌素治療,其他居民則服用對蚊子無效的另一種抗寄生蟲藥物阿苯達唑。首劑給藥後的個月內,服用阿苯達唑的群體中出現了1292 例瘧疾病例,而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群體病例數為1048 例,發病率降低了26%
然而一些科學家擔心,26%的效果並不足以展現出公共衛生層面的效益,伊維菌素目前也不可以給孕婦和幼兒服用。同時也有一些研究者擔心,過度使用伊維菌素可能會導致耐藥性等問題。(Science news
· 環境 ·
這種有機強酸正在全球水體擴散,含量不斷上升
圖片來源:Unsplash
據《自然》新聞(Nature news)報道,三氟乙酸(TFA)這種酸性極強的人造化學物質已擴散至全球各處包括湖泊與河流、瓶裝水與啤酒,甚至出現在動物肝臟,以及人類血液與尿液中。過去40年裡,三氟乙酸的水平正在全球範圍內不斷上升,引發了科學家和監管者的關注,但對三氟乙酸的健康和環境影響還存在爭議。
三氟乙酸能以多種方式進入環境,包括將三氟乙酸作為原料來製造更大含氟分子的農業、製藥和精細化工行業。另外,某些含氟氣體,包括用作製冷劑和建築保溫的氣體,會在洩漏到環境中後分解產生三氟乙酸,然後進入到雨水中。然而,正如目前已證明對健康有害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又稱永久性化學物質),三氟乙酸中強大的碳-氟鍵極難分解,很容易在環境中積累。比如,有研究表明,這種人造化學物質在雨水中的含量正不斷上升。
根據某些定義,三氟乙酸屬於PFAS,因此支援在全球範圍內停用所有PFAS的科學家認為這也應該包括三氟乙酸,但有些科學家卻表示,三氟乙酸不應被歸為PFAS,因為它不像PFAS那樣能在人體和其他動物體內積累。實際上,目前科學家仍沒有研究清楚三氟乙酸對健康的影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自1998年起評估三氟乙酸的風險,目前認為其在現有環境水平下風險極小,至少在2100年之前是這樣。不過,已有一些國家開始限制三氟乙酸的使用。比如,丹麥當局7月宣佈禁止使用會產生三氟乙酸的農藥。荷蘭和德國也已釋出關於飲用水中三氟乙酸濃度的指南,分別為每升2.2微克和每升60微克。目前對三氟乙酸的研究還存在許多空白,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收集長期慢性暴露的毒理學資料,並識別和量化所有三氟乙酸的來源。(《自然》新聞)
· 新技術 ·用牙線遞送疫苗
常用疫苗大多透過針頭注射的方式接種,但這種方式存在感染風險、暈針等問題。近日,美國化學工程師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非侵入性的基於牙線的疫苗接種技術,可以透過牙齦結合上皮遞送疫苗,包括重組蛋白疫苗和滅活病毒疫苗等,從而實現疫苗的無針接種。相關研究於當地時間 7 月 22 日發表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研究者首先在動物實驗中給小鼠使用了特殊的扁平牙線,牙線上結合了肽修飾的金奈米顆粒,結果發現這使得小鼠肺、脾等多個器官的抗體水平升高,誘導了強而持久的免疫反應。接著,他們讓 27 名人類受試者使用塗有可食用熒光染料的牙線,發現約有 60% 的熒光染料能成功傳遞到受試者的牙齦上,證實了這種方法在人體上的可行性。不過,目前研究者對這種方法在人體中的廣泛應用持謹慎態度,還需要進一步驗證該方法在不同牙齦狀況下的適用性,但這一發現無疑為開發便捷安全的無針疫苗遞送系統提供了新思路。(Science news,公眾號“環球科學科研圈”
· 人工智慧 ·
AI修復和語境化拉丁銘文
圖片來源:原論文
據估計,每年發現的拉丁銘文在1500份左右,這些銘文或能揭示羅馬帝國的文化和語言生活。不過,詞句有時會在時間長河中丟失。修復這些文字並確定它們的準確地理位置和時間線,要求歷史學家透過尋找其與其他文字的相似處,將它們置於更廣泛的語言和歷史背景中。這種語境化任務通常很耗時而且高度專業化,要求對各個時期都有深入瞭解。近日,《自然》Nature)報道了一個基於人工智慧(AI)的工具,該工具能預測羅馬時期拉丁銘文的缺失部分。該工具名為“埃涅阿斯”(Aeneas),能尋找銘文與其他文字的關係,幫助歷史學家確定文字語境。
Aeneas是一個能確定古代文字語境的神經網路。這種工具能預測缺失的文字,即使文字長度並不確定,而且能建議語境和文字相似性。Aeneas還擁有在思考中包含視覺想象的功能。為了評估該網路的潛力,作者開展了一項與23名歷史學家的合作研究,在現實世界研究情景中使用該模型評估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8世紀的銘文。歷史學家稱,Aeneas提供的語境建議在90%的情況下是有用的,並將關鍵任務的置信度提高了44%。在修復和地理歸因任務中,歷史學家與Aeneas組隊比歷史學家或AI單獨完成的結果更好。Aeneas還能在13年的範圍裡進行年代估算。(Nature
· 公共衛生 ·
WHO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
據路透社(Reuters)當地時間7月22日訊息,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迪亞娜·阿爾瓦雷斯(Diana Rojas Alvarez)22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伊蚊(身上有黑白花紋的“花蚊子”)叮咬傳播,各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髮病。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症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包括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並發現本土傳播病例。此外,7月22日,廣東省佛山市最新通報,截至21日,佛山市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月22日也稱,北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阿爾瓦雷斯表示,世衛組織正支援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並擴大監測範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路透社,央視新聞)
撰寫:王怡博、二七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度徵訂現已開啟
戳圖片即可訂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