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古原
普遍的認知是,企業減少工作時長,是一個保護勞動者的手段。
然而,這種認知是完全錯誤的。
關於雙休的問題,一百多年來全世界的勞工都被騙了,他們以為這是什麼對勞工的福利,其實不過是勞工中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發動貿易戰的結果。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快速工業化,工廠制度普及。
由於美國是一個移民社會,勞動力非常勤奮,這導致無數外國移民願意犧牲閒暇,換取工作,拿到更高收入。
他們衝進工廠,願意接受10小時、12小時甚至更長的工作時間非常普遍,每週工作6天是常態。
主流的敘事是面對惡劣的工作條件,美國工人階級開始組織起來,成立工會,爭取自身權益。
縮短工時是勞工運動的核心訴求之一。著名的“八小時工作制”運動(爭取每天工作8小時)自19世紀下半葉就已開始,並伴隨著激烈的罷工和衝突(如1886年的芝加哥乾草市場事件)。
進入20世紀,隨著工會力量的壯大(如美國勞工聯合會AFL),縮短每週工作時間的訴求也提上日程。
但是,真相完全不是如此。
歷史上,許多美國工會(特別是早期的技術工會)存在排斥移民、非裔和女性的傾向。
他們透過鬥爭贏得的五天工作制和相關福利,往往首先惠及工會成員。
如果工會本身就限制這些群體的加入,那麼爭取來的“好工作”(標準工時、較高工資)就自然地將他們排除在外。
縮短工時被視為鞏固工會成員既得利益、減少外部競爭者進入“核心”勞動力市場的一種方式。
在十九世紀的美國工會中,工會領袖們天天發表對移民勞工(特別是來自南歐、東歐和亞洲的移民)的擔憂和排斥言論,認為他們拉低了工資水平、破壞了工會團結。
當時的美國主流工會中普遍存在的排外主義和種族偏見情緒。
這些工會爭取縮短工時等改善待遇的措施時,其受益者首先考慮的是“自己人”(本土白人男性工人),並且策略性地利用這些措施來鞏固自身相對於“外來者”的優勢地位。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一個工廠正在招聘勞工。
本土更早來的白人工人,要求一天5美元,八小時工作,一週五天。因為他小有資產了,有房了,家庭穩定了,渴望更多的閒暇時間。
這時,他的主觀偏好中,閒暇的排序更高。
外來移民想要找到工作要立足,要求一天5美元,十二小時工作,一週六天。
外來移民想要立足,那必定要先努力工作,他還沒安家呢,他的主觀排序中,閒暇的排序遠沒有獲得食物、讓孩子上學排序更高。
那你說老闆會聘請誰?肯定是外來移民嘛。
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大量的農民工也是這種情況,他們就是當時美國的外來移民一樣的處境,家裡還有老人沒錢看病呢?農村還有大量孩子輟學呢,閒暇哪有這麼重要?
而當時的美國,發源於歐洲古老行會及歐洲共運的工會在美國開始建立勢力。
工會要怎麼辦?那就是要透過權力管制這種外來工人。
洶湧的工會運動自此開始,這種運動的指向,不是指向什麼資本家,而是指向外來工人對他們的競爭。
五天工作制的好處主要集中在特定群體(如工會保護下的白人男性工人),而其他群體(非裔、移民、女性、非工會工人)被排擠到更不穩定、工時更長或工資更低的次級勞動力市場,或者乾脆失業。
那麼整體失業率對於白人來說,沒有下降,但對於特定群體,則顯著上升。
也就是說,五天工作制加劇了失業在不同群體間的不平等分配 ,而不是直接導致了總體 失業率的絕對增加。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
如果實現了五天八小時工作制,那麼,外來新移民的競爭優勢,就不足了,他們就沒有辦法用提高工時、降低工資的方式向他們發起競爭了。
當時美國的工會領導人,不僅在推動五天八小時,還公開推動對亞洲移民的排斥,並推動排華法案的透過和延續。
除此之外,本土美國黑人也要被他們管制。
許多下屬工會明確拒絕非裔會員或實行隔離。
雖然他們爭取八小時或五天工作制時的公開口號是“所有工人的福祉”,但其實際行動和內部態度表明,這種“福祉”的分配是帶有選擇性和歧視性的。
如果工廠不能聘請願意更長時間工作的工人,這時他就偏好聘請更熟練的白人工人,白人工人受益,而外來移民則被逐步趕出勞動力市場。
這一股排擠外來勞動力的鬧劇,一直持續到今天。
從這一事件開始後,美國的本土白人工會,持續推動了排華法案,外來移民審查法案,最低工資法、職業准入制度,工會壟斷合法化、關稅管制等一系列阻止外部勞動力對他們競爭的法律。
因此,什麼五天八小時工作制,根本不是什麼對勞工友好的法律,而是勞動能力更強、閒暇偏好更高的勞動者,對於勞動能力更低,閒暇偏好更低,對更高收入渴望更強烈的勞動者的管制。
計程車司機在早期 ,看到網約車會砸車打人,香港的計程車司機現在會瘋狂舉報網約車,甚至上街準備脅迫政府把網約車飯碗砸了。
你以為普通勞動者們都是善良的?錯了。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一樣會伸出屠刀,到處亂捅,搶我飯碗,讓我收入更低,那就要打死你。
白宮坐著的那個川普,就是美國黑幫工人勢力的頭號幫主,他天天用筆簽下的各種檔案,背後是美國警察、海關暴力勢力,直接在驅趕中國工人罷了。
然而,這樣的勢力,到處都是。
在中國,長期以下,作為生活更為優越的城市子女,他們很多人父母有退休工資,兒女上學有免費教育,他們個人收入也更高,勞動技能也更強。
他們渴望更多的閒暇,對於農村來的泥腿子用更長的工作時長來競爭極度不滿,於是他們發動了輿論戰,不斷地在要求實行五天工作制。
因為,如果有勞動者進入公司,願意以更長時間工作,那麼老闆肯定願意請這樣的人,因為效率更高,產出更多。
閒暇偏好更好、對收入渴望程度低的不少城裡人,就不容易找到工作了。那麼,他們要求有一個警察來管一管這些農村來的泥腿子,你們不能這麼工作,你們再渴望用長時間工作來換收入,那我就讓這些警察打斷你們的腿。
一定要看清這些所謂溫情脈脈口號後面的利益動機,看清這些所謂保護勞動者法律後面,用暴力干預普通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本質。
從來不是打工者與老闆形成競爭,打工人和老闆是合作關係,打工人是老闆的供應商,打工人與打工人之間才是死敵。
秦暉就曾經代表了這一股勢力,他坐在書房裡,代表著中國城市知識分子,城市人的利益,同時,他還代表了國外工人的利益,他痛罵中國企業在搞血汗工廠,並認為,中國農民工這種超長時間工作,必然將打敗歐美的福利國家制度,會引來歐美國家的報復。
他的預言是正確的,但立場是錯誤的。因為幾千年貧窮過來的中國農村人,碰到改革開放的時代,一個月收入遠遠超過農村半年收入的時代,他們怎麼會捨得休息?
他們沒有象樣的房子,於是瘋狂打工在老家蓋房,他們的子女上學上不了幾年,還要幫家裡幹農活,他們也為人父母,渴望子女多受教育,怎麼能不瘋狂打工?他們的父母一碰到大病,往往就要直接等死,他們也孝順,他們怎麼可能不長時間工作?
即使現在的中國有這種五天八小時工作制度,不讓他們長時間工作,他們也會想辦法打幾份工,或者去當騎手,去開出租,每天瘋狂工作,因為他們對收入的渴望更高,對閒暇更不重視。
這是更窮的人的特點。
秦暉從未真正站在農民工的立場想過,也沒有經濟學基本常識,他雖然嘴裡說著為窮人考慮,但他根本不知道農民工要什麼。
今天,在城市裡晚上跑代駕,一天十幾小時跑外賣的,依然主要是以農村人為主。
這是誰在逼迫的嗎?當然不是。秦暉認定,這是企業主在壓迫農民工,實際上是剝削論的翻版。但沒有任何人管的滴滴司機也在一天跑十幾小時,沒有上級的代駕騎手,也一天工作十幾小時,完全可以關掉APP不跑的外包騎手,也一天工作十幾小時。
秦暉的主張要是實現,不過是在說,你給我去抓這些每天工作這麼長時間的勞動者,罰他們的款,讓他們老實點,不要搶發達國家勞工的工作崗位。
當罰款轉向公司時,很多人就以為,這是在管制公司,而沒有認識到,這其實是在向勞工罰款。
小紅書公司,也會有對閒暇偏好不一樣的人,也會有一部分人渴望更多的工作時間和收入,因為他們執行大小周時,就要增加工資。取消大小周,那就要減少工資。
這些渴望用勞動時間換收入的員工,就是受損者。他們被管制了,他們實際上在法律的要求下,在輿論的要求下,要放棄這種追求。
小紅書的員工收入要減少10-20%,這一筆減少的收入,實際上就是罰款。
將你超時工作的錢,給沒收了。
德國就是這麼幹的。只要你工作時間長,那麼,超出法定時間的收入,就要加稅,稅率提高,罰你的款,不准你多工作。
當然歐盟國家的勞動者最終還得將權力之手伸向全世界,因為資本會跑,你要是這麼搞,企業就去其他國家生產。
那怎麼辦,要求全世界所有勞工也五天八小時,管你是不是窮,是不是家裡人生病,發現你們長時間工作,那就罰你,讓你的產品不能賣到歐洲來。
千萬別被所謂白左的溫懷脈脈的勞工福利、五天工作制所騙了,這不過是一部分勞動者對另一部分勞動者發動的貿易戰。
什麼保護勞動者休息?那是不讓另一部分勞動者用休息時間來換錢罷了,不要說的這麼高大上!
你以為人民就不壞了?一部分人民壞得很,壞到頭頂長瘡,腦袋流膿,天天想當黑社會,想修理與他們競爭的勞動者。
他們都是川普。
但最為可悲的是,明明是被修理者,還有人在那裡叫好呢!
評論區一大堆人肯定要說,你是資本家的走狗,是支援996的壞人,他們不知道,勞資自由選擇,是繁榮的基石。
中國能在參與全球化後,成為全世界發展中國家中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勞資交易更為自由,管制更少。
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中國周邊一大堆國家加起來幾十億低收入人口,他們要麼增長緩慢,要麼甚至倒退,原因就是勞動交易不自由。
是這國的一批勞動者,對另一批勞動者發動了戰爭,最後把所有人都搞窮了。。
今天,那些天天要說勞工要休息時間的,沒有人禁止你與老闆談條件要求你只工作五天,但你在支援用權力手段禁止他人工作超過五天,你不過是個黑道份子罷了,光什麼大尾巴狼?裝什麼聖母?
這才是你們的真實面目。
若是破壞了這一基石,到處黑社會橫行,想要更好的生活就不再可能。
以下這篇,是更詳細的版本。

2025風高浪急,每個人的財富都在發生大遷徙與大洗牌。
越是動盪,越是要看清趨勢儘早行動。行動來源於決策,決策來源於認知。資訊氾濫的時代,普通人要想穿越週期,關鍵是要找到靠譜的資訊源,不斷吸收高質量的資訊。
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團隊「智谷趨勢」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我和我的團隊每週透過萬字調研濃縮出這份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一期,為大家解讀全球經濟、政治、商業、資本市場等大事件傳遞的訊號,幫助大家全方位地瞭解宏觀、政策、商業、資本流向、財富機會……
用極簡的語言,彙總當下的重要變化,以及對你的財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掃碼訂閱
我在智谷圈等你
在張老師這裡拍下的讀者,可以享受199元/年的專享價(原價299),同時額外贈送我們內部研判團隊全年12場閉門直播。
如果你希望獲取有價值的觀點和判斷,穿越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一定要訂閱我們的趨勢研判,帶你消除資訊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