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5日,兩名科考隊隊員在廣西百色市田陽區的一個溶洞內潛水時失聯,後經當地公安、應急、消防、急救等多部門長達69個小時的聯合搜救,最終成功將失聯隊員營救出來。從目前公開的報道和所知資料來看,此次救援創造了國內首例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

近日,大量救援現場、救援細節首次披露,當事人親述生死73小時!
這是中國洞穴潛水救援史上的奇蹟,不清楚洞內環境,救援人員用兩條划艇沿洞穴兩側推進,一點點敲著石壁走,水中含有大量泥沙,能見度差,潛水1分鐘最多遊3、4米。失聯者也在努力自救,餓了就喝80捧水,給自己塗抹尿液混合的泥巴保溫。


小周,28歲,生態學碩士,從事金線䰾洞穴魚生物多樣性研究。大周,36歲,林業工程師,從事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工作。“當天去潛水是因為攝影素材的收集,補充中國洞穴魚類圖鑑的影像資料。”
兩人潛水進入廣西百色活旺河源頭溶洞後,沒有再出現。
小周:我當時已經很慌張了,我跟我的潛伴失聯了,那個地方是一個死角,能見度很差的,我的氣瓶只有50bar(1/4氣量)的氣。
大周:如果說沒有辦法找到氣室,升到水上的話,我的氣會很快耗完,我馬上就溺死了。

廣西百色市公安局巡警支隊副支隊長梁良:洞穴潛水是造成潛水員死亡最多的,洞穴潛水救援是極限救援裡面的“珠峰”。所謂的黃金七十二小時其實是不適用的,氣體一耗盡,你就馬上溺亡了。

廣西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輔警吳星昊:你不知道里面的環境構造是什麼樣,最大的難點是這個洞是未知的。

潛水搜救隊由6名特警隊員和1名潛水教練組成,分為幾個小組,輪替下水。
據梁良介紹,兩條划艇先進入外洞,沿著洞的兩側,敲擊石壁,從兩邊推進,一點一點敲,進去的8個人裡面有6個人覺得沒聽到,但是有兩個人覺得好像有(回應)。
廣西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輔警許世德:根據我們這麼多年的經驗來講,一個恐慌的潛水員他肯定是第一時間往水面竄。所以說我們第一時間重點就是排除氣室(有沒有人)。

“能見度不好,我一分鐘我可能最多就遊了三四米這樣子。在我們下水第三次的時候。我們下到15米,突然聽見有一個敲擊氣瓶的聲音,看了一眼隊友,然後他說不是我們。”
2月6日04:30,失聯9.5小時後,搜救人員在第4個氣室發現大周,距離出發點約300米。大周為了不失溫,把潛水裝備拆下來卡在石縫,人坐在上面。

“大概過了12個小時,我就看到水下有一束特別亮的光,那個光它都能泛到我腳下水域,就那種熒光綠的感覺。我就知道肯定是專業的搜救隊,我就趕緊拿潛水裝備,用那個氣瓶的底部去撞擊出水口上方的那個巖壁。我當時就認為可能幾個小時,我就會被找到。”據小週迴憶,持續了一段時間,那個光源就消失了。


2月6日晚上,小周的潛水電腦表沒電,“我喪失了光源之一,時間也喪失了。這段時間其實就是我在洞裡面最難熬的一段經歷。”
“怎麼這麼長時間別人還不來找我,有沒有可能是放棄我了,就是這段時間就出現了幻覺,我的整個視野右半邊有一隻特別大的蜘蛛,看到幻覺之後,我身體發抖已經非常劇烈了。”

空氣、水、溫度,三個存活的關鍵因素。
小周預估喝水能堅持一週,“一開始,我每次醒可能下去喝20捧水,但到後面,我就是會去強迫自己喝個50捧,喝個60捧、70捧、80捧。當時的想法就是一定不能讓自己失溫,每次撒尿的過程中,我就會站起來,把尿液從雙腿衣服裡面滲下去,滲到泥巴上面,給泥巴稍微暖熱一點點,比較鬆軟。這樣的話我可以把它塗抹在自己身上,相當於給自己加了一個保溫層。”





然而,對小周的搜尋連續兩天都沒有結果,由於反覆下水,其中1名隊員因低溫開始發燒。
小周:其實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就看到那個水下的光很突然亮了。然後光一下子就暗掉了,突然之間右邊就又來了一束光,這有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生還的機會,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我本人就1.85米,然後再加上我臂展的話,我朝那個水下,我覺得可能有2米多,我就深呼了兩口氣就紮下去了,朝著那個光源的方向一直在揮手。
2月8日18:50,失聯近72小時,搜救人員在第12個氣室發現小周,距離出發點約500米。失聯約73小時,小周獲救。

編輯|孫志成 杜波
校對|盧祥勇

本文轉載自央視新聞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