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可怕死亡?美國男子頭衝下被卡洞穴,倒掛27小時心臟承受不住身亡…

本文授權轉自:英國報姐
ID:baojieuk
當人們提起"堅果油灰洞Nutty Putty Cave"事故時,總會用"世界上最恐怖的死亡"來形容這場悲劇。
2009年11月24日,美國猶他州一名男子在洞穴探險時,倒懸著卡在狹窄的巖縫中進退不得。
他經歷了27小時的救援,最終卻仍然不幸身亡。
時隔多年,媒體近日採訪了當年的救援者,曝光了遇難者最後的遺言……
即使已經過去16年,當人們重新拼湊起這段記憶時,依然會被恐懼與悲傷扼住呼吸。
這個悲劇故事,要從堅果油灰洞本身開始說起。
早在1960年,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附近,一位居民偶然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地下洞穴。而這個洞穴,後來成為了無數洞穴探險者的“聖地”。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洞穴有些“與眾不同”:它是一個石灰岩洞穴,洞壁上滲出的棕色粘土呈膩子狀,光滑又彈性十足,像油灰一樣。探險者一擠壓這些粘土,它們就從固體變成了流體,彷彿有生命般地流動。
因此,洞穴被命名為“堅果油灰洞”。
這本是一個“入門級”的洞穴,探險難度不高,結構卻極其複雜,給人一種既刺激又充滿挑戰的感覺。
每年,成百上千的遊客蜂擁而至,童子軍、當地居民穿著輕鬆的裝備,手持手電筒,像遊樂園一樣進入這個洞穴。
時間久了,洞內的岩石被人們摩擦得光滑,甚至還出現了很多關於洞穴口口相傳的“探洞指南”。
其中,最受歡迎的地方莫過於“產道”:這是一段很長而很狹窄的洞穴,可人們在努力擠過去之後會進入很大的空間,豁然開朗,就像是重新誕生一樣……
(示意圖)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完全沒有危險的洞穴:1999年至2004年間,至少六名探險者在洞中被困。為了避免進一步的事故,洞穴在一段時間內關閉。
然而,2009年,經過一輪反覆的爭論和抗議,當地政府決定重新開放洞口。
——這也吸引了26歲的醫學院學生約翰·瓊斯。
那是2009年感恩節前,約翰與妻子艾米麗帶著剛出生的女兒一起回到家鄉探望父母。
他從小便受父親影響,熱衷於洞穴探險,甚至小時候曾經在堅果油灰洞中探險過。這一次,他決定與弟弟再次踏入這個重新開放的洞穴,尋找曾經的冒險刺激。
由於兩人都是老手,探險很快就進入了深處。
探洞開始後一個小時,他們就接近了產道:但約翰不知道的是,他實際上錯過了產道的入口,誤入了一條未在地圖上標註的通道。
約翰費力地朝通道深處爬行,以為自己在產道中。
——但他不知道,他正在爬向自己的墳墓……
(綠色部分是產道)
一路向下,他越來越感覺到不對勁——可產道本來不就是這樣嗎?就是要拼勁全力向前擠,最終才能擠出去,進入豁然開朗的新空間。
更何況,他找不到地方拐彎掉頭,只能繼續向前。
終於,在距離洞口120米的地方,他在這條路的盡頭,發現了一個極其狹窄的裂縫。
這個裂縫幾乎是垂直的,任何一位洞穴探險者都不會頭下腳上地進入未知的深淵——可是此時,約翰堅信這是被無數人走過的產道,認為這是隻要自己努努力,就能鑽過去的地方。
於是他努力吸了一口氣,將身軀滑過岩石的邊緣,進入只有25X46釐米的縫隙之中。
這是一個比滾筒洗衣機入口還小的縫隙。
接著,他意識到自己徹底被卡住了。雙手一前一後被固定住,身體與岩石緊緊相貼。
當他恢復呼吸,他的胸腔就被洞穴緊緊壓住,完全無法動彈。
當弟弟喬希趕到時,看到的情景讓他震驚——約翰的腳裸露在外,身體被困在狹窄的縫隙裡,頭朝下。
喬希心急如焚,試圖拉住約翰的腿,但沒有任何支撐點,一鬆手就會滑回到更深的裂縫中。
意識到自己無法獨自解決問題,弟弟立刻決定撥打救援電話,“我得出去,必須找搜救隊來。”
於是,他趕緊爬回地面,向救援隊請求幫助。
三個小時後,12點30分,第一個救援者,嬌小卻機敏的蘇茜·莫托拉終於到達現場。
當她到達現場時,約翰仍然對逃脫抱有信心。
“嗨,約翰,我是蘇茜,怎麼樣了?”
約翰虛弱地回答:“嗨,蘇茜,謝謝你來,但我真的很想出去。”
然而,很快他們都意識到,救援遠比預想的困難。蘇茜嘗試了各種辦法,花了兩個小時調整約翰的位置,給他繫上繩子,盡力將他拉出來,但始終無果。
最終,她只能把水瓶遞到約翰被困在後面、貼緊身體的那隻手邊,讓他能透過傾倒水瓶、讓水流順著身體向下滴進口中。
約翰痛苦地問:“我就要死在這裡了嗎?我永遠都出不去了,是嗎?”
蘇茜安慰他,試圖讓他保持冷靜,“你會出來的,約翰。出去後,你可以吃小煎餅,可以跟妻子分享這次經歷。我們的隊友們正在全力以赴。”
可實際上,救援進展十分緩慢——他們進行了頭腦風暴,想了無數種辦法救援,考慮過鑽頭鑿子,考慮過炸藥,考慮過拓寬岩石牆壁,但這些都不可行。
最終,救援隊決定採用傳統的方式——吊輪系統。
他們在巖壁上鑽孔固定錨點,用滑輪系統一點一點地將約翰拉出來。這項工作艱難而緩慢,因為岩石非常堅硬,位置也非常不便,每次只有一個人可以接近約翰鑽孔。
而約翰,又是一個1米83、180斤的壯漢,需要15個滑輪,才能拉得動……
八個小時之後,他們才終於裝好了所有裝置。
所有人接力向後拉,在三次艱難拉扯後,約翰終於被拉出來了一些,甚至可以看到離他最近的救援人員了。
此時,約翰堅信自己就快被救出來了,他甚至露出了微笑。
他還透過警方無線電和妻子通話:“這太糟糕了。我倒立著。我不敢相信我倒立著。我的腿疼得要命。”
事實上,由於他的心臟正在努力向他的腿部泵送血液,每次他的腳撞到天花板都會讓他痛苦地尖叫出來。
而隧道的角度意味著,救援人員無法將約翰的身體向後彎曲,否則可能會折斷他的腿,致命的後果在眼前。
(示意圖)
但是,能上來一寸是一寸,他們寄希望於第四次拉昇之後,能夠再有一些餘裕,讓他能夠翻身,或者有其他處理方式。
可在第四次拉昇時,意外發生了。
正當救援人員全力以赴時,繩子突然崩開了——前排的救援人員被衝擊力打昏過去。
當他醒過來的時候,救援人員意識到:洞壁的粘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石頭碎裂,金屬扣斷,滑輪掉落,直接擊中了救援人員的臉。
(示意圖)
與此同時,約翰再次跌入裂縫——這次,比之前更深。
受傷的救援人員無法繼續工作,換上了約翰的父親來主導。而約翰的父親絕望地發現,約翰已經沒有反應了。
人並不能夠長時間倒立——血液在頭部積聚會對心臟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他的呼吸很快變得更淺、更慢,最終體溫也涼下來。
不久之後,一名專業醫療人員宣佈約翰·瓊斯死亡——此時,距離感恩節,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這次救援行動,給所有參與者帶來了深深的創傷——許多人在事後再也沒有勇氣涉足洞穴探險。
當約翰被宣告死亡後,救援隊經過慎重評估,認為再派人進入那個深不可測的洞穴,取回他的遺體風險太大,可能會導致更多人的困境。
最終,他們放棄這一計劃,選擇灌漿封住洞口,並在上面立下了約翰的肖像,把那個地方當作他的長眠之地,成為他最後的安息之所。
如果沒有這次洞穴探險,約翰本可以在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
但最終,他留下了懷孕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兒。
約翰的兒子在他去世後誕生,並以約翰命名紀念亡父。而他的妻子後來再婚,重新擁有了新的生活,又有了兩個孩子。
真的是一聲長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