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哥陪你讀外刊·24季·09課
↓↓
↓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既好笑又有料的新聞。
最近,美國教育部長Linda McMahon(琳達·麥克馬洪)給哈佛大學寫了一封信,批評其管理混亂、價值觀墮落、破壞公共信任,揚言要切斷哈佛的聯邦研究資助。
結果這封信不僅沒把哈佛“震住”,反而被哈佛用紅筆批改得體無完膚,語法、拼寫錯誤多到讓人笑出聲!


這事兒不僅是個大八卦,還能讓我們學點英語知識,下面給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聊聊這位琳達·麥克馬洪是誰是誰?她可不是一般人,而是美國摔角娛樂公司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江湖人稱“摔角老闆娘”,2025年被特朗普任命為美國教育部長。

按理說,這封信應該讓哈佛緊張一下,但哈佛的反應卻出乎意料:
他們不僅沒被嚇到,還把這封信拿出來,頗為學術地用紅筆批改了一遍,標出了幾十處語法和拼寫錯誤,再回復給琳達。
哈佛這波操作真是絕了,潛臺詞是:想跟我談?先把英語學好。

下面侃哥挑幾個典型的錯誤跟大家分享,順便學點英語:
1.單詞用錯:Systemic vs. Systematic
Linda在信裡寫道:“Harvard is engaging in a systemic pattern of violating federal law.”
她用了“systemic”,但這裡應該用“systematic”。這的確是個常見錯誤,“systemic”通常指“與整個系統有關的(非區域性的)、影響全域性的”,比如 The economy is locked in a systemic crisis.(經濟陷入全面的危機。)
“Systematic”是指“有條理地、系統性地”,比如“a systematic approach”(系統的方法)。
Linda想表達哈佛“系統性地違反法律”,所以應該用“systematic”,而不是 systemic。
2.連寫句:Run-on Sentence
信裡有一句話被批註為“horrible run-on sentence”(可怕的連寫句),比如:“Where do many of these ‘students’ come from, who are they, how do they get into Harvard, or even into our country—and why is there so much HATE?”
“run-on sencetence”通常被翻譯為“連寫句/不斷句/連續句/連綴句”,是一個常見的語法錯誤,指兩個或多個獨立句子沒有正確連線(比如用逗號而不用句號或連詞)。
正式寫作中,應該把長句拆分成短句,或者用合適的連詞(如and, but)。
改正後:Where do many of these students come from? Who are they? How do they get into Harvard or even into our country? And why is there so much hate?
三:風格問題:過於口語化
信中還有很多地方被批註為“style”(風格問題),比如用詞太口語化,像“why will Harvard not give straightforward answers to the American public?”顯得不夠正式。
正式信件中,應該避免口語化的表達,用更正式的詞語。改正後:Why does Harvard fail to provide clear and direct answers to the American public?

這些錯誤讓網友們直呼:“這真的是教育部長寫的信嗎?文筆像是高中生!”更有X使用者調侃:“別把信發給有英語系的學校啊,太丟人了!”(“Never send a poorly-edited letter to a school with an English department!”)

這事兒表面上看是個笑話,但背後其實反映了不少問題:
這位琳達·麥克馬洪雖然在商業上很成功,但她並沒有教育領域的專業背景。她在信中犯下這麼多基礎語法錯誤,甚至在信中還把人工智慧(AI)說成了“A1”(一種牛排醬的名字),被網友稱為“barely literate”(目不識丁)。
這也讓很多人質疑:一個連正式信件都寫不好的人,怎麼能勝任教育部長這樣的職位?
這封信並不是孤立事件。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對美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像哈佛這樣的精英大學)持批評態度,曾多次威脅要取消哈佛的免稅地位,還指責哈佛的招生政策“反美”、教授太“左傾”。
琳達·麥克馬洪這封信只是這一系列衝突的最新一幕。她提到的“切斷聯邦資助”,實際上是特朗普政府對哈佛施壓的手段之一,目的是逼哈佛改變政策、多聘用保守派教授。

但哈佛顯然不吃這一套,直接用“學術方式”反擊,既維護了自己的立場,也順便羞辱了對方一把。
哈佛的這番回應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高階黑”:沒有直接反駁信的內容,而是用紅筆批改的方式,表面上是在“糾正語法”,實際上是在暗諷琳達·麥克馬洪和特朗普政府的“無知”。
這種方式既幽默又不失風度,還能贏得輿論支援,網友們紛紛表示:“哈佛這波贏麻了!”
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聊聊。別忘了關注我,下期我們繼續聊英語、聊八卦!😄
侃哥陪你讀外刊·24季·09課
↓↓
↓
PS:侃英語課堂優質英語好課活動進行時!全場最低3折起~
這裡有提分必備的寶藏課程,不管是外刊精讀、口語提升,還是語法梳理,各類課程一應俱全。講解方式深入淺出,生動易懂,從英語小白入門到大神精通,看了就能上手實戰。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進入課程商城,抓住機會提升英語水平,別錯過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