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快樂!致敬平凡而偉大的女性

全文共3088字 | 閱讀需7分鐘
Part 01.國際婦女節的起源
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在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工廠火災中喪生的140多名女工。
Part 02.國際婦女節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於1922年開始紀念“三八”節。中國婦女第一次群眾性的紀念“三八”節活動是1924年在廣州舉行的。 
1924年廣州對於“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不僅成為中國首次公開的“三八”節紀念活動,也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重要場域。
1924年3月8日上午,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廣州各界婦女2000多人參加。何香凝主持大會並發表演講,介紹了“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紀念的意義,痛述了廣大婦女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下所遭受的種種苦難,鼓勵婦女堅決地走“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帝國主義和婦女自求解放的道路。”
何香凝倡導並親自組織的廣州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中國婦女運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為中國婦女爭得了第一次慶祝自己節日的權利,而且體現了革命婦女力量的大聯合,成為首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結成婦女統一戰線的標誌。”“為中國婦女運動史上開了一個新紀元”。它所提出的口號和要求,反映了婦女的強烈願望,激勵著廣大婦女為謀求自身解放而鬥爭。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國務院的前身)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
Part 03.國際婦女節的歷史意義
3.8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婦女的節日。這個日子是聯合國承認的,同時也被很多國家確定為法定假日。來自五湖四海的婦女們,儘管被不同的國界、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所區分,但在這一天能夠同時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讓我們再回首那九十年前的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發展所做出的鬥爭。
國際婦女節是婦女創造歷史的見證,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鬥爭道路十分漫長。古希臘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領導了婦女鬥爭來阻止戰爭;法國革命時期,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爭取選舉權。
在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婦女,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共同關注婦女的人權。近幾十年來,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著國際婦女運動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團結一致、協調努力要求歸還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權利的日子。
Part 04.國際婦女節節日內容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已經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有些人佩戴紫色的絲帶來慶祝這一天。
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根據中國國務院釋出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第三條規定:婦女節(3月8日)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放假半天。 
在中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展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評選活動,表彰中國婦女做出的業績。 
|前言|
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簡寫IWD)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國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紀念女權運動,向女性表達敬意和尊重而設立的節日。
|婦女節的歷史|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發聲抗議非人道的工作環境和底薪。
19世紀,由於西方女性地位低,部分女性開始發聲,要求和男性擁有同樣的權利,第一波女權運動興起。
隨著女權運動的興盛,自20世紀初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街頭,為維護自己權益發聲。
“我們需要麵包和玫瑰”
1908年3月8日,1500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呼籲女性應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
1911年3月25日,美國紐約金三角的工廠大火事件發生,130多名女性罹難,推動婦女節的制定。
中國女性登上歷史舞臺。
1924年,中國勞動婦女舉行紀念會和遊行,覺醒與力量啟程。
國際勞動婦女節正式確立
1977年,聯合國正式將三八婦女節確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
“我不是一個生育機器”
1978年,婦女節運動普及,廣大婦女要求擁有自由生育、墮胎的權利。
“這隻貓會反擊”
2017年1月27日,勇敢的女性向世界傳達人權的聲音。
|代表人物|
克拉拉·蔡特金
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的領袖之一,女權解放的靈魂人物克拉拉·蔡特金(圖左)。
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國際婦女大會,德國的女性社會主義者克拉拉·蔡特金建議將3月8日作為女性勞工的節日,以紀念美國女性們的壯舉。這一決議很快得到了透過,並且,節日的內涵很快也從紀念美國勞工運動變成了紀念世界各國爭取女性平等權益的運動。1911年的3月8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首先舉行了三八婦女節的慶祝活動,從此這個節日成為女性爭取平等權益的紀念日被保留了下來。
 聯合國把3月8日確定為婦女節,更多參考了克拉拉·蔡特金,1910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國際婦女大會。
何香凝–中國歷史女權運動代表女性
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 ,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抗日統一戰線的一個方面軍,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發起了中國第一次慶祝婦女節活動。
鄧穎超
鄧穎超與周恩來合影
1950年參與起草中國第一部《婚姻法》,主張婚姻自由、解放婦女。鄧穎超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史良
1937年8月3日,剛出獄的全國各界救國會“七君子”在愛國老人馬相伯家中。自右向左:李公樸、王造時、馬相伯、沈鈞儒、鄒韜奮、史良、章乃器、沙千里、杜重遠。
“七君子”之獄中唯一女性,為將男女平等寫入憲法作出貢獻。在民國時期,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師,民族救亡運動、爭取民主運動的積極投身者,曾因參加並領導抗日救亡運動而被捕入獄;在新中國時期,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首任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兩屆中央主席。她是新中國人民司法工作的開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之一。
王立明
王立明(1896-1970),全國婦聯第一,二屆常委,安徽太湖人。1920年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州西北大學。回國後參加婦女解放運動,創辦婦女職業學校 ,擔任中華婦女節制會會長,世界婦女節制會遠東區副主席。抗日戰爭時期,與丈夫劉湛恩一起從事抗日救亡活動,發起組織成立中國婦女聯誼會。
|婦女節歷史剪影|
1927年,武漢婦女慶祝三八婦女節遊行。
20世紀40年代,重慶舉行國際婦女節36週年慶祝活動。講話者為婦女諮詢總會(Women's Advisory Council)王張薇拉。後坐者左起:蒙巴頓夫人、西摩爾大使夫人、外交部副部長吳國璋夫人。
1940年“三八”節,晉察冀邊區婦女節紀念大會,標語牌上寫著:“邊區婦女願永遠受中共領導”。
約20世紀50至60年代,廣州女醫師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女醫師們舉著馬克思和斯大林的畫像合影。
1951年3月,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醫院暨護士學校參加“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暨抗美扶日示威大遊行”。
1951年“三八”婦女節,廣州市郊區的女民兵隊伍。隊伍上方的燈籠上寫著“土地還家家家樂”,橫幅上書“鎮壓反動地主”等口號。
20世紀60年代,哈爾濱一次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座談會。
|結語|
國際婦女節紀念了曾經勇敢爭取合法權益的偉大女性,她們的付出成就瞭如今男女平等的社會,並由此促進了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前人的奮鬥功不可沒,後人應秉著感激之情努力奮鬥,不斷發展,建設更美好的社會。
祝各位婦女節快樂~~
文章來源:海南州圖書館訂閱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