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0萬人逃離金融圈!盤盤我身邊那些金融中年人的真實出路……

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失聯,請大家加我個人微信好友,圍觀朋友圈深度交流👇

一到年底,人就愛焦慮。

前幾天,我在【年度陪伴群】給大家分享了兩個金融圈的資料。
第一個,2024上半年,全國主流的42家銀行共計有員工2530624人,而這一數字,去年底是2589916人,半年時間,銀行系統“逃離”了5.93萬人,再加上正在走離職流程的員工,銀行上半年大概流失了6萬人。
第二個,中國證券業協會資料,截至12月12日,證券公司從業人員總數為33.20萬28人,較去年年末減少1.89萬人,降幅為5.28%。
有群友馬上問我: 那減少的人流向哪裡了?有統計麼?
這種事咋可能有統計,從來只見新人笑,有誰見過舊人哭?
但統計沒有,總有主觀觀察。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我身邊今年離開金融圈朋友的經歷吧。
不是要你學他們走,但凡事咱總得留個後手。
這是我朋友老萬的選擇。
他是一個在金融行業叱吒風雲多年的老金融人,從入行起,就穿梭於各家頭部證券公司的投行部,在投行的最後一個職位是ED,管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團隊。
但投行從23年開始大廈將傾,敏銳的他發現風向馬上開始找工作。
跳到同行他不考慮,用現在流行的說法,這叫“在泰塔尼克號裡換座位,在哪不是死?”
所以他把目標盯在了和他有交集的企業身上。

圖源:網路
他和我說,從框選好目標,到一個個去接洽,他用了一年時間,接洽了10多家公司。有些是他發現不靠譜,更多還是對方嫌他太貴。
最終今年年中,他請我吃飯,和我分享了個好訊息,他終於跳槽去了一家A輪的AI公司當CFO,主要工作就是幫公司接洽之後的融資和上市,兼管財務和人事,從此職業轉型。
但做這個工作也有代價。
第一,固薪比現在少一半,公司雖然許諾了不少期權,但他是做投行的,對這塊的含金量心知肚明。
另一個代價,公司在深圳,他需要工作日在深圳工作,週末打飛的回北京陪家人。
說實話,這兩點都是挑戰,但已經是他找了一年最優的選擇,再不去就出不去了,我真心為他高興,祝賀他在40歲的年紀,從金融奔赴到一個未來五年大機率正確的賽道。
去了新公司後如何?這半年我們身處兩地,一直沒見面,就算在一地,恐怕他也沒時間見面了,剛去三個月的時候,他給我發了條微信:
“兄弟,幹了這麼多年投行,以為早就忙慣了,轉行AI才發現,過去那都叫瞎忙!”
這是我一位前同事小朱的選擇。
今年年初,她主動從金融行業離職,當時沒和我們說原因,離職後再聚會,她才告訴我,自己找到了一條自媒體的紅利賽道,已經打通了變現閉環,不想再在江河日下的金融圈捲了,要自己給自己打工。
圖源:網路
她找到的賽道,是做商業訪談影片,採訪物件是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她現在的模式叫 “一人公司”,也是時下最熱的方向,怎麼看都完美踩準了時代的紅利。
但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紅利,自己的能力和精力能接住的,才叫紅利。
忙活了快一年,她和我說,現在比上班還累,每天要自己寫指令碼,自己拍影片,自己剪輯,還要釋出運營,對接商單合作,交付粉絲乾貨,哪一樣都有無數門道。
她一路摸爬滾打,廢了好幾個號,被關過小黑屋,還被黑粉噴得夜不能寐,總算積累了過萬粉絲,賺到一些包括影片收益,商單和粉絲付費的不穩定收益。

圖源:網路
但幹這行好處也不少:
第一,財務成本低,這也是一人公司的好處,不需要場地,不需要通勤,沒財務壓力,她的時間也更高效了,還可以做運動帶娃勞逸結合。
第二,她所有的付出,都是在給自己的IP做增量,所有的收穫都是複利,所以再多付出她都心甘情願,不用在值不值得這個問題上反覆內耗,幹就完了!
這是我認識的一位投資公司女中層Lisa的選擇。
今年上半年公司沒專案投也沒業務,她被優化了,公司給她發了賠償金,但年終獎這些,拖拖拉拉不給兌現。
Lisa倒是灑脫,求一個早死早超生,沒再糾纏,第一天被開,第二天就買了機票回了南方老家。
開始我以為她回家是去休養,後來看她發朋友圈才知道,她利用家裡一直在經營的絲綢生意,自創了一個家居服飾品牌,專門給打工牛馬們做舒服的睡衣。
從此以後,她的朋友圈一改之前投資女精英的形象,變的溫暖治癒,她還經常和娃一起出鏡拍影片做直播,好一副母慈子孝的畫面。
上個月我出差去她的城市,她專門請我吃了頓飯,再見她時,比在職時氣色好多了,狀態也鬆弛多了。

圖源:網路
她和我說,原來在金融行業上班,就想積累點財富管理經驗,遲早要給自己家裡的生意託底,既然這次被裁,索性當做命運的安排,所以她也沒傷心糾結,直接奔赴自己的小事業去了。
幹家居品牌這半年,她看起來歲月靜好,但賺的錢遠比不上金融圈,但她也沒那麼在意,反正都是家裡的買賣,賺多賺少隨意。
最重要的是,她找到了自己一種自洽的狀態,有一份自己喜歡並可以從事一輩子的職業,有穩定的家庭支援,還有悠閒自在的生活,誰還要受罪,再去金融圈當牛馬呢?
這是我一個前銀行客戶小潤的選擇。
半年前,他從工作了5年的銀行辭職,和我說去做留學輔導老師的時候,我還不太看好,覺得他的決定有點衝動。
但前幾天偶然見面,他和我分享了現狀,我也不得不說,是我孤陋了。
這兩年,內地有不少富豪在往外潤,孩子和家人的教育安排就提到了首要日程,所以申請留學也從多年前的大學,提早到了高中,這些都需要早做規劃。
恰好小潤是個學霸,在美國讀的高中、大學和研究生,對申請留學的方法,學校的選擇,各種考試的備考,都有很多背書和經驗。

圖源:網路
這些經驗,對他在銀行的工作沒絲毫意義,但在留學規劃方面全都是顯性優勢。
他和我說,這半年他接了幾百個客戶,現在付費學員超過3位數,基本都是高淨值家族的二代。
和這些人交流,有共鳴,沒內耗,他把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分享給他們,自己有成就感,和他們成為朋友後還幫他們疏導情緒、學業困惑、甚至講解奧數,這些二代的父母也很是感激……
小潤和我說,他自己都不知道當初為何會在金融圈堅持五年,越幹越沒勁,越幹越內耗,現在走出來看到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熱愛後,他真的很後悔,後悔為啥沒早點出來……
最後再和大家分享我一個金融老大哥的出路——直接退休。
大哥今年48,金融圈闖蕩了20多年,結果去年公司暴雷,他也被連帶失業了。
別人都在火急火燎找工作,他想來想去,這個年紀,這個級別,估計沒人敢要他,索性放下了執念,自己給自己直接退休了。
退休後,大哥的生活主要分成了三塊:一是炒股投資,一是輔導兒子高考,一是鍛鍊身體。
這一年,據他說,成效顯著!
原來在公司,受限於從業人員,他做投資都是有一搭沒一搭,現在不同了,每天有大把時間鑽研和實操,他的金融敏感性疊加上專注度,又趕上幾個好時點,讓他在投資理財方面賺到了50%以上。
圖源:網路
另一方面,兒子上高中了,馬上要高考,情緒也不太好,大哥作為老父親每天陪聊陪學,給娃減壓,讓兒子的學習從原來的中等,提高到了上游,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
其他有時間的時候,他就游泳跑步鍛鍊身體,作息規律不在外面喝酒吃飯後,他成功減肥20斤,得了好幾年的甲亢也好了。
所以大哥和我說,他很感謝上家暴雷的公司,讓他被動獲得三豐收。
他也徹底想明白了,雖然打工賺錢很有必要,但投資孩子和身體,哪一樣不比打工重要呢?
圖源:網路
給大家分享這幾個我觀察到的金融人真實出路,有你想參考的選擇麼?歡迎大家繼續補充。
反正你看,留在金融圈有卷法,離開金融圈也有活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出路總比困難多,至於哪種出路最好,還真說不定呢!
*「毯叔盤錢」所有內容繫個人觀點,僅以交流個人想法和分享知識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讀者結合個人財務狀況,獨立決策。
最後給大家發兩個福利:
第一個福利,掃碼加我微信,送你一份我整理《第二曲線高效變現資料包》
第二個福利,掃碼加入我的免費知識星球【毯叔陪你慢慢變富】
加入後可以看到我每日更新的認知和思考,限時免費,馬上滿10000人了👇
點選👇關注毯叔私密公眾號,以防失聯
回覆“盤錢”領30本搞錢神書
覺得內容不錯,點個“在看”,分享給朋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