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錯了

一年將盡,憾意叢生。
諸多謬誤,思來心驚。
當作此文,以饗諸君。
廣州的春秋都短。
季節如刀裁
忽爾夏至。
忽爾歲末。
活得順利時,“一年將盡”只是形容詞,無聲無息、無知無覺的。
水過河床,風過長林,有什麼可說。不過是自然而然的光陰流逝,以及流逝之中人事塵埃落定的安寧。
只有活得磕磕絆絆時,方覺時間過盡後,有一種驚心動魄的後怕。
只覺刀山火海走過,烽煙起過……險而又險,差一點,就差一點,可能折在了半途。
可惜沒好運。避開那些迎面而來的刀鋒。
幸好有好運。帶著傷口的人,又活過了一年。
2024年,之於我,是極為消耗的一年。
似有無形的大手,設了諸多障礙,顯性的,隱性的,埋伏於你踉蹌前行的前方。
於是命途中頻繁現出兩個字:
“不順”。
事不順。
人亦不順。
遇見謊言、背叛、利用、威脅;遇見至親病重,手術失敗;遇見人心的重重深淵,與惡意的諸多分身;遇見諾言不可信,真心不可挽,懸崖不可作山河…….
到頭來,所得甚少,身心俱疲。
彷彿海明威的隱喻——捕獲一條大魚,收穫一根大魚骨。
具體所遇何事,已經不想說。
人至中年,早已學會將諸多過往,盡數吞忍下去。只在某個長風乍起的時刻,幽然嘆一聲。
“誰又活得容易呢。”
“不過是有人受生的痛,有人吃愛的苦,有人困於迷茫如置身大霧,有人墜入時代的暗阱呼救無門……”
命運的大網撒開之後,誰都不是漏網之魚。
大風滌盪過的億萬種悲劇裡,淚水涔涔。
但,泥菩薩在過河。
族人在倒懸。
少有人聽見暗夜的哭聲。
撕心裂肺的吶喊,也難以等到迴音。
就像陽光下蒸發的水漬,像一記空拳,轉瞬之後,什麼也留不下。
挺悲哀的。
不能細想——如果不是歲末,也不敢想——人間涼意瀰漫,世事沉如鉛粉。
木心說,我是一個在黑暗裡大雪紛紛的人啊……
誰不是孤獨地穿越凜冬?!
命途多舛,請多擔待。
但舊年之後,還是請你和顏悅色地、認真地活。
畢竟啊,我們還有那麼多沒得到,不甘心,未抵達。
若換個角度,去看這些磋磨。
似也有正面意義。
是戕害,也是提醒。
是困頓,也是啟示。
從舊事的廢墟中淘金,也能挖到一些隱匿的真相,忽明忽暗的真心話。
你若不嫌棄,我想告訴你——
首先我們啊,別問為什麼,只管活下去。
有人喜歡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我為什麼遭遇這些?
別問!
命運重擊時,請惠存這重擊。
不要追問。
不要展覽著傷口,一遍遍要一個回答。
你要不到的。
去縫合,去擦掉血淚,走出遺址,淌過淒涼的長夜,去白日將至時睜開眼睛,去奔跑,去流汗,去在花開時唱一首歌,去在傾盆暴雨落下前找到避身之所,去人間讀一首詩,去建設,去體驗,去愛上這十丈紅塵,一遍又一遍……
活下去。
不問為什麼地活。
那個回答不重要,他者的動機不重要。你才重要。
“你在”,比“你為什麼在”重要。
“你重新活過來”,比“你為什麼要承受這些”重要。
“你好好活著”,就是最終極的答案。
至於等待的未來,已有的離去,《傳道書》為你解了惑: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活下去,就有時。
然後啊,別恨,去愛。
我知道,因愛意落空,所託非人,我們骨子裡的驍勇早已所剩無幾。
但還是要愛。
愛所愛之事。而非只愛一個人。
愛所行之路。而非迷戀於一段關係。
不愛之人,生命力會過早枯竭。
你將失去激情、心氣與相信自己的能力。
未老先衰,未死先朽,草木一般度光陰,僵石一般,抵抗著生活的降臨。
好麼?
自然不行。
因為這是苦捱,不是活著。
苦捱著度日,是疲憊、無趣且不堪回首的。極易陷入虛無,外化為抑鬱症。
不要否定所有。
不要被生活過早掠奪鬥志、勇氣、生命的野望、生之激情……
那靈魂中的火焰,去讓它燒著。
以愛為引,以生命力為柴,以鬥志為氧氣,在這百年人生,燒出燎原之勢,撲不滅,澆不熄,光與熱源源不絕。
那美好的仗,去打完。
投身於你的生命戰場,去攻伐,去征服,用熱忱與勇氣,佔領一個個山頭。
沒有愛,我們無法做到這些。
所以,不要丟掉愛的能力。
它是你與這人間,最緊密的連結,也是你創造的源頭,征戰的武器。
另外啊,我們要知道,時間本身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有事的推進。
一件一件的事情,組成了一天、一月、一年、一生。
一個一個的改變,定義了不同的你和我。
去關注事。
而非只關注想法、評價、情緒。
讓“做”替代“想”。
讓“事件”替代“心思”。
天花亂墜的想法、波瀾萬丈的情緒,構建不出一個閃耀的人。
只有正向的事件累積,方能建設出精彩的生命個體。未知的生命體驗疊加,才能完成一個人豐富的生命敘事。
做事吧。
去讓想法落地。
去讓情緒讓忙碌中曬乾。
哪怕事情會失敗,會有漏洞,也比困在想象和情緒中好。
還有就是呢,我們永遠要懷揣善意。
或許因年歲增長,心境大改。
對人與事的判別早已不同。
從前更排斥淺薄,現在更畏懼戾氣。
而體驗到後者的機率,現在正直線飈升。
新聞也以各種方式提醒我,善良越來越珍貴,常識越來越稀缺。
不信你看——
良知尚存的人們正在重申的,不是新知,是人類的倫理常識。
割裂發生時,觀念之爭,有時竟成了人畜之辯。
在當下,善意越來越重要。
只有善良不泯滅,良知底線才能守住,社會公德才能不崩盤。
它是文明的基石。
也是修行的準則。
作為個體,我們不用成為聖人,但要守住最基本的準則:
對弱者,不施暴;對女人,不扔石頭;對孩子,不欺凌;對老人,不辱罵;對死者,不輕賤;對受害者,不嘲諷;對惡人,不崇拜;對惡性事件,不吹捧……
如果在此之外,還能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好人。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的善意,終會召喚到最溫柔的回饋。
一個人會遇見的驚喜和好運,都源於你累積的人品和善良。
不要覺得善良無用。
哪怕是庸俗的雞湯,能燉掉一點心中的戾氣,也是社會的補品。
不要嘲諷良知過時。
哪怕是腐朽的說教,能化掉幾分惡意,也是當下急需的心靈救治良方。
這一年,世事莫測。
這一年,生存不易。
但親愛的,沒有關係的。
我們可以成功地活著,也可以不那麼成功地活著。
惠特曼在一首詩裡說:
“我按自己的方式生存,這足夠了。即使世上沒人贊同我,我安然而坐,即使世上沒人反對我,我也安然而坐。”
未來一年,還是會寫。
雖然會被罵庸俗、淺薄,還是要寫下去。
會遭遇誤解,還是要盡我所能地言說。
善意會被利用,付出會被視為平常,還是要繼續善良。
會失望,會懷疑,會陷入無法自洽的深淵無法爬出,但還是要相信。
因為,這是我作為人,必須做好的課題。
也是我作為寫作者,必須牢記的行文使命。
所以,從舊光陰中醒過神來,在新年迫近時開啟空文件,在禮花昇天時莊嚴告別:
再見!
見,2024!
所有的激盪塵埃落定。
日曆成齏粉,舊事在頹圮,那些沉浮遲數,溫涼寒暖,一切俱成舊光陰。
只留下一連串情節碎片。
再見,2024!
我會記得那些舊日大夢,那些尚未被歲月吞噬的發生。
只是不再回頭。
新年煥然的臉龐已經湧現。
它在說:來,跟我來,時間暗藏機杼,可容納無限的可能。
那就安度在光陰之中。
任舊日盛景過際。
任一切在明日乘天光而來。
在塵煙瀰漫之中,找到安身之事。
人生不過如王朔所言:“不鬧事,不出么蛾子,安靜本分地等著自己的命盤跑光最後一秒。”
不過是在枝頭等一片落葉,在風中等雪,在岸邊等大水過川。
等一年翻頁,像等一篇文章,走到最後的句點。
水到渠成,天下太平……
關注我
看更多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