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的笑聲是最好的批評方式,觀眾笑得越強烈,對於社會嚴肅問題的批判性越強。”由義大利知名喜劇女星寶拉·柯特萊西執導、編劇並主演的影片《還有明天》,自3月8日在中國公映以來,豆瓣評分已漲至9.4分,備受好評。該片以1946年義大利女性首次獲得選舉權為歷史背景,講述底層主婦黛利婭在家庭暴力與貧困中覺醒,在投票日實現自我救贖的黑色幽默故事。近日,寶拉·柯特萊西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分享了她的創作感悟以及與中國觀眾交流的感受。

寶拉·柯特萊西在北京與觀眾交流
出生於1973年的寶拉曾多次以演員身份摘得義大利大衛獎。2023年,50歲的寶拉首執導筒,帶著自編自導自演作品《還有明天》與觀眾見面。該片在義大利上映後躋身義大利影史票房第九,並在第69屆義大利電影大衛獎的角逐中斬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多個獎項。全片採用黑白影調講述上世紀的故事,寶拉飾演的女主角用詼諧的歌舞呈現義大利在那一時期的家庭暴力問題。寶拉告訴記者,在創作這部影片時,找到嚴肅題材與喜劇表達的平衡確實不容易,尤其是面對悲劇色彩濃重的情節,“我和另外兩位編劇同事就像在繡花一樣,一針一線地相互磨合,找到平衡”。在寶拉看來,她並非想透過幽默消解苦難,而是想用幽默的方式讓苦難的感染力和衝擊力變得更強烈:“我一個導演做還不夠,需要有更多的人用能激起觀眾大笑的方式來強化批判效果。”
2024年,《還有明天》在第八屆平遙國際影展上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摘下首映單元最受歡迎影片獎。今年電影在中國正式上映之際,寶拉來到北京和上海與觀眾進行了交流。她告訴記者,與中國觀眾交流的體驗令她印象深刻,大家提出的問題非常有深度,對自己也有所啟發。“比如用歌舞描寫家庭暴力的場景,我原本表達的想法是以此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但有一位觀眾提到,這樣的處理方式還能更好地照顧女觀眾的觀感,這個想法也很準確。”
截至12日,《還有明天》在中國的票房已超2000萬元人民幣,這樣的成績對於一部小眾藝術進口片來說很難得,且口碑評分還在不斷上漲。對此寶拉感到很開心,她認為這得益於電影作為一種語言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電影雖然呈現的是義大利的社會問題,但這一主題在北美洲、南美洲也引起共鳴。如今中國觀眾也認可影片,我感到很驕傲,同時也希望類似問題在世界範圍內能更快地解決。”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