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們看到,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保險產品到期要停止銷售的通知,已經鋪天蓋地出來了。

通知落地以後,一大波產品即將消失。所以本月應該會密集的聊一聊,大家看了也別嫌煩。
有需要的小夥伴看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也可以抓緊了。過了這個節點再配置的話,到時候利益就更低了。
舉個例子,增額壽裡面很能打的一款,海保鑫璽越已經是提前下架了,很多人措手不及。
有小夥伴問還沒來得及出手,市場上有沒有什麼替代品呢?確實還是有的。
而且是大公司的產品,只是收益比鑫璽越差一點,所以之前一直也就沒有提他。
它來自國內知名的大保司,太平洋壽險。大公司的好處一個是品牌價值高,另一個就是分支機構多。
如果買的多還有不少高大上的其他增值服務
,有些小夥伴對保司的品牌特別在意,可以看看它家。
從目前這個時間節點看,太保福有餘回血其實不算慢,長期收益率也還算不錯。
舉個例子,一個30歲的男性買,每年繳費5萬,分五年繳費,一共繳費25萬。
到第九年,也就是39歲的時候,賬戶裡的現金價值已經達到了28.76萬元。
相當於這個時候有了3萬多元的收益,58歲的時候現金價值超過50萬元,複利2.73%。
之後隨著錢在自己的賬戶裡面不斷生錢,現金價值也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多能攢到200多萬,相當於保費的8.1倍。
如果給小朋友買的話,IRR還會更高一些,最高能到2.94%的樣子。
從強制儲蓄的角度考慮,太保福有餘也算是個鎖定長期利率的強制儲蓄利器。
雖然沒有之前的鑫璽越那麼亮眼,但也不算差了。關鍵是現在鑫璽越已經買不到了,福有餘還可以做個替代。
至少它還能給我們預定利率3.0%時代一個穩穩的收益,而且是寫進合同承諾多少就是多少那種。
目前保司通知是8月31日下架,不知道會不會提前,不過無論如何,十來天以後這個收益也看不到了。
大家感興趣可以儘早預約,給自己或者家人做個測算,覺得合適就買,不合適就純粹當做瞭解產品。
反正我這邊進去的預約諮詢全部免費,點選太保福有餘免費諮詢
想知道自己適合買什麼產品,選擇哪種方案能領更多錢,哪個產品對自己更划算等。
另外之前總有人問年金和增額壽的差異在哪裡,本篇我們也聊一下二者的差異。
增額壽這類產品也是一種理財儲蓄險,通常大家配置這個產品是用來錢生錢的。
這類產品的規則也很簡單,你投保之後,錢會在賬戶裡面以複利的形式滾雪球。
等於說你拿了自己手裡的部分存款,買了個鎖定長期利率的穩定理財,賬戶裡的現金價值會越來越高。
十來年以後,你即使到時候選擇退保,也可以拿回比本錢高不少的現金價值。
這也是為啥我們看到,好多人想要強制儲蓄,或者手裡有部分存款不知道幹嘛的時候會選擇買它。
因為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這類理財險產品確實可以鎖定長期利率,防止錢縮水。
之前可能有很多小夥伴比較困惑,現在理財險產品裡面,還有個產品是年金險。
自己看來看去,一直分不清增額壽和年金險的差異,這二者的區別到底是啥。
簡單說年金險更多的用在養老上面,只要到了約定時間,就會每月或者每年發一筆錢,一直可以領錢直到去世。
所以年金險主要保的是持續不斷的現金流,這個在你年紀大了以後會非常有用。
如果你的壽命足夠長的話,年金的IRR不但有可能突破3%、甚至能超4%。
增額壽的作用主要還是理財替代,投保十年、二十年之後,往往就有不錯的收益了。
不少人會把買增額壽,當做是自己強制儲蓄的工具,每年給自己存下一筆鎖定長期利率的錢。
這筆錢存夠十年二十年之後,你可以拿來給孩子當教育金,也可以補充養老,甚至可以傳承給孩子。
所以整體用途還是比較廣的,不過缺點是增額壽你想要用錢的話,只能是退保、減保或者保單貸款。
它不像年金險一樣,是一種可以持續的現金流,賬戶裡的錢用光就沒有了。
好處是這個賬戶存夠十年就可以用了,現金價值回來的很快,你放著不動賬戶裡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不過增額壽的天花板也就是3%了,而且你想要用錢就需要從賬戶裡面取錢,取光了這個錢也就沒有了。
其實仔細想想,保險這類產品還是需要點專業性的,需要先了解清楚產品、確定配置的方式,即使要買也需要專業顧問來協助投保。
最好是提前瞭解、提前配置,瞭解後覺得不合適也沒關係,至少比事後發現自己錯過了好機會來得強。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這裡搶先預約專業的顧問諮詢起來:快速預約諮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