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醫圈大瓜的事:北京協和的4+4,才是真正要命的問題

【寒門窮盡一生都做不完的夢,豪門子弟,只需要打一個響指就行。
或許陳丹青說的是對的,這個年代,你要想成功,不能是一個務實主義者,必須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而且還要足夠無恥。】
1
中醫友好醫院,肖飛醫生的瓜,全網熱傳。
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被妻子實名舉報婚內出軌多名醫護人員。
小三小四小五小六,肖醫生白天忙著做手術,晚上忙著打野炮,工作日還能陪著小三去打胎,帶著小四去產檢,真是牛B到家了。
堪稱當代“分身達人”。
小三,是胸外科護士長,石小姐;小四,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規培住院醫師董小姐。
小三為他流產2次,小四替他保胎準備產子,另外有醫院其他科室的女工作人員,也被他睡上了床。
更癲的是,肖醫生第一次出軌護士長,被妻子發現後,下跪認錯寫了保證書。
妻子原諒了,然後肖醫生繼續睡小三,直至小三打胎兩次。
接著又睡上了小四,更牛B的是,肖醫生還都把小三小四分別帶回了老家,給他爹媽看…
這一家子,都是人才啊,正妻和女兒在外工作學習,丈夫帶著小三小四回家給爹媽認門。
這是回到大清朝了?要搞三妻四妾模式?
這裡有個問題,為什麼小三打胎兩次,小四卻是產檢保胎?
肖醫生跟小四才是真愛啊!
本文重點,就來說說這個小四,董小姐。
2
先普及一個常識。
國內三甲醫院招聘醫生,基本都是要醫學博士,而我們這地方,醫院的醫學博士,是5年本科+3年碩士博士+4年規培。
也就是說,光是拿到醫學博士到上手術檯,就得12年,除此之外,還要有兩三年高強度的“工作經驗”和“論文作品”配合。
所以,學醫,求職,規培,到上手術檯,整個過程,是漫長的十幾年“煎熬”生活。
故而,多數家長都不願意孩子學醫,醫學生也喊出了那句“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口號。
如果網際網路的記憶沒有都被刪除的話,大家可以網上搜搜看,這幾年,有多少醫院的規培生,或猝死,或不堪重負抑鬱自殺的。
但是今天,一切都不一樣了,因為醫學界橫空出世了一個頂級天才:
董小姐。
3
中國有四大知名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湖南湘雅醫院,北京協和醫院。
東齊魯、西華西、北協和、南湘雅,這是四家中國最頂尖醫院。
故而,北京協和的名氣,不用多說。
充分考慮到醫學生5+3+4模式的艱苦,北京協和醫學院,前些年搞出了一個的“4+4”培養模式。
這個4+4,一直以來都是醫學教育改革中爭議較大的專案。
該專案全稱為“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旨在透過“4年非醫學本科教育+4年醫學專業教育”的學制設計,培養多學科背景的醫學人才。
你可以這麼理解,北大清華招收的都是各地高科狀元,頂級人才。然後創新模式下,搞了個“特殊人才”引進計劃。
記住,凡是創新出來的新模式,必然是隻能惠及一小部分人的。
董小姐進協和,靠的就是這個“4+4”模式。

董小姐本身家庭條件優渥,父母都是系統內的高管,沒有卷本國的醫學生之路,本科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
注意,她這個本科,還不是哥大的,而是哥大附屬學院巴納德學院,美國的一所私立女子學院。
掛了哥大的名頭而已。
本科經濟學,讀了個水碩,不知道哪項天賦被協和看上了,推薦制下進了協和。
只用4年,就在協和拿到內分泌內科博士學位。
這其中,19年入學協和,因為疫情上了一年網課,第二年就上了協和醫院的內網新聞,做了主動肺部切除手術。
四年後,碩博畢業,因為博士論文太牛B,(只寫了30頁),然後減免規培兩年,最後拿著內科的博士證書,成功進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做了一名泌尿科腫瘤方向的外科醫生,從內科轉到外科。
那麼,中醫院的董小姐,怎麼就和中日友好醫院的肖醫生,勾搭上了呢?
家庭關係的背景,透過輪換計劃,去了中日友好醫院的胸外科,讓董小姐成功結識了肖醫生。
董小姐,從國外野雞大學的經濟學,跨專業成為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醫生,再到更改輪轉計劃換科室,“跨科室如履平地”。
在京圈收入top級別的醫院當泌尿外科醫生,規培只用一年,還是去的中日胸外,沒畢業就成為膀胱癌臨床指南一作,董小姐簡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董小姐》的歌詞,簡直就是為董小姐量身定做的:
董小姐,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4
小三石小姐流產兩次,小四董小姐為愛產檢,看樣子肖醫生是真的喜歡董小姐。
直至,衝冠一怒為紅顏,手術室裡草菅人命。
2024年7月5日,董小姐手術室與護士起爭執,肖醫生為了“保護情人”,與護士發生言語衝突,將已經麻醉的患者棄於手術檯長達40分鐘。
醫院調查認定其行為存在重大過失。
相關聊天記錄顯示,肖飛離崗期間手術室一度陷入混亂,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我一直以為草臺班子僅限於官商圈,沒曾想,醫療圈的手術檯上,他們也敢這麼玩。
媒體的追問,以及大V們的吃瓜,更多的是停留在貴圈真亂、不正當男女關係上,真正要命的問題,是董小姐怎麼上的手術檯,觸及到真正的宗族門閥利益,這種要命的問題,反倒沒有出來給一個解釋。
我想,特殊人才引進渠道不公開不公平的走後門式單列特招,此類創舉不廢止,那麼天才“董小姐”就會繼續橫空出世,徹底放飛自我的肖醫生,就會更加肆無忌憚地利用職務之便繼續為害一方。

5
換個角度來看問題。
我是個病人,上了手術檯,麻醉打了40分鐘,主刀醫生卻為了袒護情人,和其他護士手術室內發飆吵架,直接撂挑子走人了。
最後這個肖醫生,還能喊出一句“我私德有虧,醫德沒問題。”
我想不想殺人?
再者,假如我是個醫學生,苦讀8年,熬過4年艱苦規培生活,終於進了手術室了,卻看著主刀醫生和另外一個經濟學本科專業特招進來的天才醫學生打情罵俏,不尊重手術不敬畏生命,我說了她幾句,結果兩人直接丟下病人走了。
我該如何重新審視這個手術檯、這家醫院、這個行業?
數以百萬計的醫學生,會如何看待這個行業?數以億計的病人,會如何看待醫生護士這個群體?
周公子也就進個交控系統弄個文職閒差,許小姐也就公費留學移民海外,大多二代也就祖宗庇佑父輩光環開路進了一些金融、銀行、電網、菸草、水利等“非專業職能部門”。
直接把經濟學本科畢業的二代,弄進手術室,接上手術檯的。
在我的基本常識認知裡,董小姐是第一例。
但凡你給她弄個醫院內部採購、人事、財務、文秘之內的飯碗端著,出軌偷情的爛事,我都懶得寫。
現在,暴露出這麼多深層次的要命問題,最後聚焦點還是在男女褲襠那點事,私德有虧開除處理。
我想,這個雷,早晚會平地炸出一個坑來。

6
19歲的王女士,因為跳舞跳的好,最後被北大以藝術生特招,進了北大生物科學院,最後又去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37歲便當了國內top1某研究所所長,官至正廳級,因為她嫁給了大她14歲的院士…
往事不能回首,也不能回味,更不敢細品。
單列、特招、引進、特殊人才、綠色通道、審批渠道、專項計劃,都是貴胄達人們的資源置換。
別的圈子霍霍也就罷了,醫療圈,經不起這麼霍霍。
我怕我上了手術檯的那一天,醫生和護士掐起來了,然後帶著情人跑了,把打了麻醉的我丟在了臺上40分鐘,最後他只來了一句“我只是私生活有瑕疵”。
看病的人,學醫的人,經不住肖醫生和董小姐,這般私德有虧的玩命折騰。
現實世界已經足夠凌亂,正直勇敢善良的人,再也忍受不了這些腐朽陰暗。
我只希望,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樣子。
100萬+的留言區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IP,集體貢獻的同一聲互相問候和祝福。
我想,那是從過去到現在直至將來,我們心底期待的最初美好的樣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