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水資源日!儲水桶事工以乾淨飲水與生命活水,拯救非洲貧民

水資源短缺日益嚴重
隨著氣候變遷,以及農業、工業、城市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在高度發展的同時,也讓許多水源受到嚴重汙染,以致全球面臨水資源短缺的課題。
2025年,有18億人生活在水資源絕對稀缺的地區和國家,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會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條件下。
到了2030年,幾乎會有將近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水資源高壓力地區,其中包括在非洲的7千5百萬到2億5千萬人。除此之外,在一些乾燥和半乾燥地區,水資源短缺將會讓2千4百萬到7億人背井離鄉。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擁有缺水國家數量最多的地區。
為此,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47/193號決議,訂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以推動水資源的統籌規畫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乏淡水問題。
  • 生活條件惡劣的貧民窟,住民也成水資源缺乏時受當其衝的受害者。 (圖)
取得乾淨水源為生命所必須
「世界水資源日」存在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為民眾提供獲得安全飲用水與衛生設施的機會,因為清潔水源,特別是未遭糞便汙染的水,對公共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聯合國也認定能夠獲得普遍可及淨水是人類的基本權力。
與「世界水資源日」的異象相符,來自美德州的「儲水桶事工」(The Bucket Ministry)正在東非國家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服事,為城市內規模多達數十萬人的基貝拉貧民窟居民,提供清潔用水和衛生設施,藉此也向住在其中的家戶傳送主的愛,及改變生命的機會。
基貝拉貧民窟內不見一絲希望,除了位處環境惡劣地區,社群內處處潛伏著暴力與犯罪,每個生活其中的住民都面臨極端貧困與暴力威脅;日常生活中清潔水源與衛生設施,也都是難以取得的稀缺資源,被稱作「世界上最黑暗、最骯髒、最絕望的地方」之一。
貧民窟內的家戶,空間多半隻有8 x 8英呎(約1.7坪)大小,以水泥地板為基,四面用泥土和鐵皮組合而成,除了棲身與睡覺外,家中無法容納任何傢俱與設施。
「儲水桶事工」創辦人貝斯(Chris Beth)自2017年起關注基貝拉貧民窟面對的困境,開始前往探訪與調查,當他明白當地現況後,受訪分享:「沒有一戶人家能夠獲得乾淨、安全的飲用水。這裡的水不是祝福,而是一種詛咒。
貝斯表示,貧民窟內居民排隊拿水桶取水是非常常見的景象。或許取水的水源源頭是乾淨的,但因水道系統當中有許多破損、髒汙與病菌存在,最後民眾拿到的水都是受汙染的。
「蜿蜒的水管都已老舊不堪,整個水系統都受到大腸桿菌的汙染,可能導致痢疾、傷寒、霍亂,染病後最嚴重可能致命。」
嚴重的水汙染外,貝斯還指出,基貝拉貧民窟到處都是垃圾、貧民窟人數高達40萬,卻只有78個公用廁所,致使許多人選擇隨地便溺,這也都成為汙染源與疾病的溫床。
  • 取得乾淨飲水,是維繫身體健康的一大關鍵。 (圖)
深入走訪調查、改變生命
為了更深入認識基貝拉貧民窟的需要,貝斯編組60人的調查隊伍,用4個月時間挨家挨戶探訪,確認共有81,077 戶人家落腳於此,總人數高達408,000人。
「但這些同為依照上主的形象而造的兒女,被迫生活在這個隔離封閉的環境之中。」
「儲水桶事工」因此誕生,貝斯與同工們計畫,要向這裡的每個家戶分發可以救命的濾水器。
對此,當地社群長老奧韋吉(George Owegi)起先抱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已經有太多非營利組織、慈善團體都曾來過,「但這些人來看過後,沒有帶出任何改變或影響。」
為了改變居民們的想法,貝斯積極與淨水公司合作,全面傳送配有過濾系統的淨水桶,能讓居民們一樣排隊取水,但裝入桶內的水已過濾,最後用到的是乾淨水源。
貝斯也提到,淨水桶配有GIS軟體,可蒐集與記錄使用者的相關資料,宣教士在定期探訪關心時,也會同步掃描水桶上的條碼,並關心其身體健康、心理與靈性層面的問題,除了能更進一步知道每個人的需要,同時也蒐集資料並統計,以確認受助者的身心靈都得健壯。
參與探訪工作的瓦富拉(Phoebe Wafula)宣教士則說,大概在使用淨水桶70天后,就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因汙水而傳染的疾病獲得顯著控制。
  • 除了發放淨水桶,事工團隊也規畫後續探訪關懷。 (圖)
但轉變並未就此停止。
「提供乾淨飲水是我們去那裡的次要原因,」貝斯說,最重要的仍是主的fu音,「宣教同工探訪了住在這裡的每一戶人家,向他們分享fu音。」
「儲水桶事工」的追蹤軟體,不只是針對家戶身心靈狀態做紀錄,若是這家人在使用淨水桶、接受探訪關懷後願意相信主,軟體上會為這家人註記一個白點,「接下來,你會看到軟體內的白點越來越多,有越來越多的家庭信主,而我們精確地記下了他們住在哪裡、哪一天信主的。」
與事工配搭,已在當地委身服事44年的基貝拉恩典復興教會牧師迪漢達(Raphael Dihanda)分享,「從未見過fu音在這裡如此興旺!人們接受了淨水桶,同時也接受了主!即將迎來極大豐收。」
截至今(2025)年3月,已有超過22,000人決志跟隨主,社群開始有了變化。奧韋吉說,大家都在彼此作見證,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遠離犯罪,改變過去的行事為人、改過自新。
近期受洗的撒母耳弟兄也分享,受洗前他是非常惡劣的人,有偷竊前科,也吸毒成癮,直到宣教士來到他面前,關心他、向他講述主的故事,「我很受感動,決定追隨主、讓祂進入我的生命。」
  • 以改善生活條件為媒介,基貝拉貧民窟有機會聽聞生命之道。 (圖)
當儲水桶事工在基貝拉貧民窟的服事告個段落後,貝斯決定要繼續往鄰近的卡旺加拉(Kawangware)貧民窟開展新的事工據點。
已知卡旺加拉貧民窟約有15萬戶,自今年起,團隊已前往探訪了3,429戶併發放淨水桶,其中又有1,075人決志,期許能用4年時間,讓卡旺加拉貧民窟內的71萬名居民,全都能聽見上好的fu音並領受屬天活水。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