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亂了,洛杉磯毒販公然販售毒品,癮君子排隊就地吸食

洛杉磯商業區領導人士爆料,每天都有數十人在市中心的非營利組織(洛杉磯遊民醫療中心)外面排隊領取吸毒管和其他吸毒用具,毒販公然販售毒品,而癮君子則就地吸食。
《FOX 11》報道,洛杉磯市中心工業商業改善區執行董事洛佩茲(Estela Lopez)指出,一年前曾向縣市官員通報該非營利組織外的活動,但當局未採取任何行動,她只好聘請一名攝影師錄影,然後再向縣市官員展示影片。
影片顯示,一整天都可看見毒販向前往醫療中心接受幫助者兜售毒品牟利,甚至還捕捉到一名與該非營利組織有聯絡者在進入大樓前與一名毒販發生肢體衝突。
洛佩茲說:「影片所見正是貧民窟中最糟糕的販毒地點,這說明很多問題,洛市貧民窟已成為毒品和吸毒過量中心。」
她表示,她代表該地區的商界人士、辦公者和居民,大家期盼生活和工作環境是安全的,但卻沒有得到與任何其他社群相同程度的關注。
洛佩茲解釋道,縣官員在看到該段影片後允諾會加倍努力,但坦言這是他們所認可的干預措施。
據瞭解,減少危害計劃旨在透過提供冰毒管和針頭來防止疾病傳播。電視臺聯絡 洛杉磯市長巴斯和洛縣參事會徵求意見,僅有 洛杉磯市檢察長索托(Hydee Feldstein Soto)做出回應。
她說:「影片凸顯出不可被接受的行為,這令人震驚。」然而,她坦承公共衛生政策與執法和公共安全間存在緊張關係。
對此,洛杉磯縣衛生局發表宣告說:「目前該縣正經歷史上最嚴重的用藥過量危機,基於一系列社群用藥過量預防工作,包括減少危害,這對於拯救生命和保護公眾健康和安全至關重要。為此,公共衛生部門確保減少危害吸毒且致命過量風險極高居民可獲得注射器服務,減少危害服務是多管齊下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工具之一。」
該局表示,減少危害服務能拯救生命,全縣每月糾正七百多起用藥過量事件。美國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指出,減少傷害服務是有效且節省成本,不會增加非法藥物使用,但在減少病毒性肝炎、愛滋病毒和其他感染的傳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從未獲得減少傷害服務的人相比,參與無菌注射器計畫者參與藥物濫用治療的可能性高出五倍,減少或停止注射的可能性則高出三倍。
減少危害服務的提供沒有先決條件,也不會要求接受服務者停止使用毒品。
對居住在 洛杉磯貧民窟附近的許多無家可歸者來說,總體而言最缺乏的是安全室內空間,有效提供減少傷害服務可吸引那些不追求健康或社會服務,以及缺乏健康或社會服務的人。
該服務提供者主要將服務地點設在高風險活動地區,以鼓勵民眾與護理建立聯絡並防止服藥過量。
來源|星島日報
版權宣告
1、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平臺系資訊釋出平臺,僅提供釋出功能;
2、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3、平臺上釋出或轉發的文章與圖片有任何侵權行為,請在平臺發訊息給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