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影片,瞭解侃烴的故事
61 歲搬來上海、拍雜誌、做模特的奶奶@萍寶,出生時眼睛上帶著胎記的美妝博主@Lannna-,哲學碩士畢業成為美人魚教練的@美一 MEIY,都是「摘星閣的女孩」。
她們樂於這樣稱呼自己。這些女孩自發地在小紅書簡介裡寫上「摘星閣✨」,右下角小小的標籤像一枚金色徽章。她們都很漂亮。
摘星閣不是熱衷米其林摘星的吃貨組織,而是一家小紅書上的 MCN 公司。「閣主」、創始人侃烴頂著一頭爆炸拉美卷,全方位地活躍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她幾乎不拒絕採訪,甚至還幫過一箇中傳的學生拍了她的紀錄片畢設。
她不否認做 IP。在摘星閣成立、女孩們成為「摘星閣的女孩」之前,侃烴稱呼她們為「侃侃的女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要做IP,「要讓別人知道有這個標籤的博主都很優質」「我的女孩都很漂亮」,最好能發出「果然又是摘星閣」的感嘆。
她也不牴觸標籤。諸如「95 後攝影師轉型博主經紀人」「初中就開始搞錢的深圳女孩」「2018 年創辦摘星閣,月入 30 萬」,她照單全收。侃烴的媽媽讓她少發這些東西,別人看了不好。但她覺得有些事情要講出來,要被人知道,「別人才能有機會加入你們,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這是侃烴創業的第六年,她才只有 28 歲。摘星閣已經成長為小紅書上的頭部 MCN,旗下共簽約 300 餘名博主,連續三年營收破 1.5 億。它是小紅書官方投資的唯一一家 MCN 機構。
01
時間在她的身上被大幅壓縮了。理論上,「事情應該是慢慢發生的」。但一切都在加速前進。
2017 年,一個拍照的客人向侃烴推薦小紅書,說是一個不錯的平臺,建議她可以去上面宣傳自己的作品。「很愛聽別人建議」的侃烴,開始嘗試著在上面發些攝影工作室的廣告、拍的好看照片。那時候小紅書上幾乎沒有攝影博主。
一盞閃光燈讓她決定離開攝影,轉行經紀。侃烴在一次拍攝時因為光線不足臨時買了個閃光燈,活動結束後閃光燈就被她丟在工作室,再也沒有碰過。
她意識到她根本沒有想要了解和學習攝影必備的一些知識,朋友也罵她,你是要以此為生的,但你對燈光和技術什麼都不懂,也不去學,張羅著給你買的攝影書籍,也不去看。
侃烴和朋友吵了一個月,說自己早就厭倦攝影了,也不想幹了。她在這條路上不想再提升了。她看見自己在這行的天花板,也完全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成為一個「平庸的攝影師」。
2017 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她在公眾號上寫,「我乾乾脆脆地和攝影協議離婚了」——結束掉思想上的痛苦,更快樂地去擁抱來自新領域的壓力。那年 9 月,她決心轉行做個人經紀人,幫模特朋友們運營小紅書賬號。
至少,「把好看的人給更多人看」,是她從和朋友吵架後得出的結論。成就感支撐她拍了很多年照片,而這個成就感也可以從經紀人身份中獲得。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當天,侃烴就開始聯絡身邊的模特朋友——要不要一起做小紅書?「雖然不知道會怎麼樣,但如果你無聊的話我們就一起吧。」
2017 年,小紅書還在跨境電商行業走低中持續尋求轉型。對於博主們來說,微博是他們的主陣地,小紅書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一個不那麼「被看好的平臺」。
一個留學生博主,在收到侃烴的合作邀請時,毫不在意地答應了。兩個月後,她的小紅書粉絲數超過了微博粉絲數。
她和侃烴同時意識到,「這個事情好像可以做得比想象得更好」。
2018 年 1 月 19 日,起風了。中國首部現象級偶像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全網首播,小紅書是聯合冠名商。4 月,小紅書又聯合贊助了《創造 101》。在常規中插、口播、貼片之外,小紅書還邀請偶像練習生和 101 女孩入駐社群,並設立官方打 call 榜。
兩部綜藝都爆了。大批粉絲湧入。成立四年,小紅書的使用者數還停留在 5000 萬,到 2018 年 4 月《創造 101》播出,飆到了 1 個億。
作為攝影博主,侃烴在同一年被選入小紅書新使用者註冊時的推薦關注列表,直至這一功能被取消。粉絲數持續暴漲。她用自己的賬號發寫真照片,下面@在帶的博主賬號,互相引流。第一個百萬博主@東瓜嘀嘀誕生了,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那時侃烴要帶近三十個博主,只有她一個人做內容、對接商務、負責漲粉、平臺運營。早上 6 點,她一睜開眼就開始回覆訊息,一直工作到凌晨 1 點。每天都在結膜炎中度過,「眼睛都睜不開」。
很快,小紅書官方的運營人員注意到,私信這些模特博主,最後加上的都是侃烴的微信。對接的運營來廣東出差,告訴侃烴,他們馬上就要推出 MCN 系統了。「他覺得我不應該再做個體戶了,應該成立一家公司。」
加急,「我要開個公司。」見完運營的當天,侃烴立刻聯絡了一個註冊公司的人。其實沒有那麼著急,而且加急還要多付 4000 塊錢。但既然要做這件事情,「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做完。」
2018 年 5 月,摘星閣在深圳正式成立。這時小紅書上幾乎沒有 MCN,「認真在做的只有一兩家機構」。侃烴和朋友一起,兩家公司一起合租了一間辦公室。一張宜家的桌子,只有 4 個人。
19 年,摘星閣搬到上海。因為沒有找到辦公室,大家各自在自家沙發和餐桌上拿著手機上班,10 個人幹到了 5000 萬。
一年後,摘星閣營收破億,公司 23 個人。20 年 9 月,摘星閣拿到小紅書投資,是至今唯一一家小紅書官方投資的 MCN。侃烴成了「小紅書親女兒」,那時她 24 歲。
她的人生程序一直都要比別人更快。初中就開始「做生意」,沒等到大學畢業。22 歲開了公司,後來賺錢、做公益,也沒有等到「30 歲事業有成」再開始創業。
有人會說侃烴壞話——說她一點能力都沒有,只是很幸運。侃烴卻「很享受」這種壞話,索性把微信簽名也改成了「我真的就是個幸運小孩兒」。
「我覺得是了,沒有說不是的意思。」 你怎麼能說幸運不重要呢?「但就像大家說的,它並不是一個你能追求的東西。」
02
一種清醒貫穿著侃烴所有的採訪。
「擅長」是她多次提起的詞。她勸博主不要硬貼人設,要依託自己的「擅長」生產內容。她很清楚,讀書時自己擅長「寫文章」,做攝影師時自己擅長「運營」,不擅長「技術」「三維」。
她以輕鬆的語氣回溯學生時代——她很早地發現了自己「不是那塊料」,「不會在一些我覺得沒有辦法努力的事情上太努力。」
摘星閣合夥人 Mia 有時會和周邊的環境較勁。Mia 把摘星閣歸於暗暗努力的型別——如果有 MCN 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優秀、在某些類目和板塊做得很突出,「我就覺得摘星閣也應該要有這樣的成績,我們就不能比別人差。」
侃烴不一樣。「不是說別人在做的事情,我們就必須要做。」如果一件事費了很大勁又沒有做起來,那就不要做。「她很瀟灑。」Mia 說。
2022 年,易夢玲和摘星閣的合約到期,自立門戶。沒有遮掩,侃烴直接在朋友圈裡向品牌方公開了她的聯絡方式。
簽約、解約,相遇、離別,是這一行的自然規律。她不希望情感成為對方前途上的負擔,「還是很希望說大家都有更美好的未來。」
在大多數情況下,侃烴不會是那個讓對方離開的人。
這彷彿是一個縮小的「藝人的世界」,小紅靠拼,大紅看命。博主會糊,也會過氣。當真的過了五六年,一些博主不再被品牌選擇,停止給公司帶來收益時,侃烴也不會主動去解約。
一個簽約博主,因為生活在國外,距離太遠,幾乎有一整年的時間沒有接到商單。但彼此都沒有選擇解約,硬熬到了回國,之後單子就逐漸多了起來。
「我們不會非常看重眼前的利益」,Mia 說。「大家都要共同賺錢,給博主去創造收益,這肯定要做,但我們並不會說把這個東西放得非常大。」
博主們把摘星閣帶給她們的感覺描述為「家庭作坊式的溫馨感和凝聚力」。Mia 覺得,女孩會為自己是「摘星閣的女孩」而感到驕傲,是因為摘星閣是善良的。
摘星閣一直在帶著博主們參加公益活動,抗震救災、建希望小學、救助流浪動物、資助貧困地區教育。2020 年年會的特等獎,侃烴到了最後才告訴主持人,摘星閣會以中獎者的名義捐贈 50 萬,建成一所希望小學。時隔三年,摘星閣在年會上捐出了 30 萬,達成了公益捐款累計 1000 萬的里程碑。
在 2019 年一次免費午餐的活動中,侃烴突然想到一句話。「用愛影響人,用影響力愛人」——完整地概括了她在創業過程中感受到的使命感。她用這句話替換掉了原來的 slogan「美即影響力」,一直用到現在。
「我覺得摘星閣就是我。」侃烴把摘星閣當作自己的意志。「摘星閣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公司就是我。」
在能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她的意志就會告訴自己「做做看」。還在讀大學時,侃烴曾經資助了一個初中的男孩,錢不多,一年六百。後來男孩加了她的微信,說他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七年後,侃烴出差到他所在的城市。男孩請她吃了一頓飯——他馬上要成為一名醫生了。
03
侃烴在深圳長大——一座富有「坦然談錢、大方搞錢」精神的城市。賺錢對她來說,一直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初中時她就讀於一所重點中學,成績全年級墊底。「當你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小透明,就覺得可以透過一些別的事情,來證明你在學校的價值。」
侃烴謀劃的第一筆小生意,是幫班上同學代寫讀後感。校長每天都會廣播講故事,要求班上同學上交讀後感。以一篇五毛錢的價格,她一個晚上就能寫完一個班的量。二十塊錢到手,來買點小零食吃。
後來,另一筆「更大的生意」開張。她所在的初中是一所寄宿學校,很多人會被沒收手機。侃烴在逛街時看到有小商販在賣翻蓋老年機,她想,既然大家都要被沒收手機,我只要在被沒收的那個瞬間,交給他們一部手機就好了呀。「反正最差的結果,不過就是被人打小報告,被老師抓住罷了。」
生意一經推出,十分火爆。手機從深圳東門進貨,一部進價不到 200 塊,侃烴能賣出 300 塊,侃烴就這樣賣出了幾十部。她又乘勝追擊推出了租賃服務,一週收 15 塊租金,同樣大熱。
「我在沒有什麼成本的時候,享受過非常多直覺的好處。如果你靠同樣的東西成功過很多次,那麼下一次不能說一定會成功,但是你失敗的機率一定是沒有那麼高的。」
高二校運會,侃烴買了人生中第一臺相機,美能達 X-700,是一臺需要手動對焦的膠片相機。侃烴試著拍了一兩卷,確認自己能對上焦了,就直接開始向身邊人收費。她不做免費的事,「因為人一旦免費,就會免費很久。」
一開始她只收成本價,50 塊,100 塊。很多人會在微博看到她拍的照片後找來拍照。從高三到大四畢業,她做了五年攝影師。當她離開這份職業時,客片的價格達到了一套 1800 塊錢。
攝影把侃烴從考試成績中解放出來,給了她好像「能把握這件事」的感覺。她不斷地在認識新的人,這些人又推著她拍得更多,拍得更好,推著她去到與學校全然不同的世界,「去認識一切」。
她對自己非常狠,「有種虐爽的感覺」。深圳的夏天炎熱、潮溼,很容易中暑。一天裡侃烴會拍三套外景客片,上午一套,中午一套,下午一套,晚上回家修圖。在高三畢業的那一整個暑假,大家都在玩的時候,侃烴從頭拍到尾,「成為一塊黑炭去上了大學。」
2013 年,小紅書成立。這一年,侃烴透過藝考進入了華南農業大學編導專業。她不怎麼去學校上課,把所有時間全部投入了攝影。
為了攢去韓國拍照的路費,侃烴在韓國做代購,瘦瘦小小的她拎著很重的兩大袋貨品回家,「到現在腰還有傷」。她開過淘寶店,因為這樣能順理成章地請模特來拍照。在微博看見漂亮的模特,侃烴會直接私信她們請求拍照,從廣東直接飛到四川、雲南,拍完又飛走。
曾經侃烴有一個喜歡的外模,她聯絡模特經紀公司,卻得知拍一次要 15000 塊。在一個月,她裡拍了十套客片,把所有的錢拿來請這個模特。「錢能解決的都不是太大的事情。既然都要拍了,拍的又不是自己喜歡的,那拍她幹嘛?」
後來有過一次拍攝,侃烴熨好衣服,衣服是棉麻的材質,費了她很大勁。她整理好包裹,從家出發坐一個小時地鐵到模特的學校。但模特說,自己狀態不好,不想拍了。侃烴崩潰大哭。最後還是勉強拍完了。
「我總是一邊辛苦一邊在想,我到底在辛苦些什麼呢?」但現在回頭看,如果你當時沒有那麼努力,就可能不會認識那些博主。如果沒有那麼努力,就沒有那麼多攝影的粉絲,就很難建立起別人的信任。如果當時沒有那麼辛苦,你就不會拍到噁心、拍到吐,你就不會想轉行。如果你在 2023 年拍到吐,想轉行,是轉不進小紅書的。
侃烴的小紅書賬號有 76.8 萬粉絲——只用了一年她就做到 80 萬,後來開始掉粉——她的筆記一點兒也不垂直,什麼都發。892 篇筆記裡,記錄著她從 2017 年到今天的經歷和思緒,年會策劃小記、為怕冷的鳥兒蓋的陽光房、上海美食、拍的女孩。如果你一直往前翻,還能看到摘星閣最原始的模樣。
那是 2017 年,侃烴還是一名自由攝影師。在即將大學畢業時,她租下了深圳龍崗的一間攝影實景工作室。走進小區,「一抬頭就看到那棟樓,它就叫摘星閣,隔壁就是攬月閣,再隔壁是凌峰閣」,她用那棟樓的名字「摘星閣」命名了工作室。後面轉行做經紀人,在朋友的建議下,「摘星閣」被延用了下來。
好像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後面的鋪墊。「我最後成為摘星閣的創始人,會開啟這個事業,它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你重來一遍,它還是會走向這裡。」

「00 後狠人計劃」仍在持續招募中
掃描二維碼,和我們聊一聊!

歡迎一切有想法的年輕人!
無論羽翼是否豐滿

監製|Jiafen
編導|Tammy
拍攝|Max
剪輯|Shiyi
文|Wendi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