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AI產業週報
為你精選過去一週(6.28-7.04)最值得關注的AI新聞和國內外熱門AI投融資事件,幫助大家及時瞭解全球AI市場動向。

本週AI熱點資訊
國內大事
騰訊元寶上線“新技能”:支援一句話搜尋圖片、影片號內容
7月3日訊息,記者從騰訊元寶官方獲悉,騰訊元寶今日推出了一項新功能:一句話搜尋出了能搜天氣、股價、地點外,現可智慧匹配圖片、影片號。使用者開啟“聯網搜尋”,一句話提問,元寶回答即可自動匹配圖片及影片號,支援任意模型,不限“深度思考”是否開啟。在回答結果中,還可智慧引用影片號相關教程,對使用者的提問可輸出文字 + 影片配合講解的內容。同時,還支援一鍵跳轉影片號觀看教程,若使用者“沒學會”還可繼續追問。(IT之家)

美圖公司AI Agent或將於近期上線
據摩根士丹利最新披露,美圖正在開發一款用於垂直場景的AI Agent。大摩稱,這或將改變影像與設計的互動方式和工作流程。今年以來,AI Agent賽道日漸火熱。6月底,美圖官方也有近似訊息流出,稱近期將上線聚焦影像的美圖特色AI Agent。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美圖打造生產力工具的思路是聚焦垂直場景下的需求痛點,將模型能力封裝產品化,並平衡可控性與易用性以提高產品力,為使用者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這一邏輯或將被複用於其最新推出的AI Agent產品。(新浪財經)
LiblibAI推出Lovart國內版–「星流 Agent」
2025年7月3日,LiblibAI宣佈推出Lovart的中文官方版本「星流Agent」,該產品在完整繼承Lovart“生成—編輯—排版—交付”全鏈路能力的基礎上,針對中文語義、國風審美和本土使用場景進行了深度最佳化,旨在為中國創作者提供業內領先的一站式AI設計體驗。(介面新聞)
京東推出兩款AI社交產品
京東App內有兩款AI社交產品,分別名為“寵TA”和“聊愈小宇宙”,在京東App中搜索同名即可跳轉至產品服務介面。“寵TA”是一個以寵物為中心的AI社群產品,透過換裝、寵物數字人營造產品可玩性;“聊愈小宇宙”是一個識別使用者情緒、情緒記錄、情緒日曆、解壓遊戲,為使用者提供全天候的心理陪伴服務的AI類對話產品。京東APP內搜尋“寵TA”即可跳轉至產品介面。不同於一般的社交產品,其聊天物件為寵物或寵物數字人為形象的智慧體聊天物件。(Tech星球)

全球AI人才榜單首次曝光:華人撐起半邊天,DeepSeek無人上榜
7月3日訊息,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一份重磅榜單面向全球首次揭曉。該榜單基於近十年近10萬篇文獻深度分析,列出了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Top100人才。其中,華人依舊拿下了主力席位。記者從中提煉了出了一份較為矚目的人員名單,這些人現多數就職於國內外企業,仍在人工智慧前沿探索領域活躍,包括:何愷明、張祥雨、任少卿等。
投資方:宇樹科技計劃於科創板IPO,年營收已超10億元
據媒體報道,宇樹科技計劃在2025年底前遞交IPO申請,上市地點大機率先選擇A股,後續擇機再登陸港股。6月26日,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透露,公司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人民幣。此前也有宇樹科技投資人透露,自2020年起,宇樹科技已連續5年實現盈利。近日,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0697.HK)旗下首程資本所管理的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完成對宇樹科技的追加投資。(每日經濟新聞)

騰訊回應微信AI搜尋被指開盒:僅整合公開資訊,不會碰使用者隱私
7月2日訊息,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被微信新推出的“AI搜尋”功能強行開盒。該網友發現,當微信推文中出現本人姓名時,名字會變成藍色超連結,點選人名即可一鍵瀏覽公眾號AI強制生成的“個人簡歷”及所有涉及該姓名的推文。不少網友在嘗試了該功能後表示“確實可以根據名字查到很多個人資料”,引發隱私安全方面的擔憂。騰訊方面7月2日回應稱,AI搜尋僅整合公眾號及網際網路其他公開資訊,不會使用使用者隱私資訊。根據使用者近期的相關反饋,微信搜尋將進一步最佳化AI搜尋的使用體驗。(IT之家)
百度搜索10年來最大改版:支援超千字長文字輸入
7月2日,在百度AI Day開放日上,百度搜索宣佈進行十年來最大改版。百度搜索框升級為“智慧框”,支援超千字的文字輸入,拍照、語音、影片等能力也全面加強,支援直接調取AI寫作、AI作圖等工具。“百看”功能升級,不僅支援圖文、音影片混合輸出內容,還接入智慧體、真人服務等能力。“AI助手”加入視訊通話,提升多模態輸入、富媒體輸出、一站式工作臺及深度搜索能力。智慧創作能力升級,一句話即可生成三分鐘創意影片,支援分鏡編輯,自定義畫面內容。(第一財經)

傳京東具身智慧新進展、近期將有AI潮玩產品釋出,京東:訊息屬實
7月2日下午訊息,有報道稱,京東附身智慧品牌JoyInside已經與十餘家頭部機器人品牌達成合作。據悉,JoyInside由京東大模型支援,提供機器人與消費者的互動能力,聚焦於“一人一狗一玩具”。最近一家非常火爆的AI潮玩,也即將接入JoyInside能力,在京東獨家開售。對於上述情況,記者問詢了京東方面,京東表示,訊息屬實。(新浪財經)

阿里雲將設立首個AI全球能力中心,並在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增資料中心
阿里雲將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新增資料中心,全球基礎設施佈局將擴充套件至29個地域、90個可用區。其中,馬來西亞第三個可用區已於7月1日正式上線,菲律賓第二個可用區則計劃於今年10月啟用,進一步滿足海外的雲計算與AI需求。同時,阿里雲將設立首個AI全球能力中心,計劃聯合超過1000家企業打造10餘個行業AI示範專案,並與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每年培養10萬名AI人才。(財聯社)
蔚來技術規劃首席專家胡成臣離職,高管回應稱他沒參與晶片研發
7月2日訊息,近日,蔚來技術規劃首席專家、助理副總裁胡成臣在社交平臺發文宣佈離職。7月2日,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發文表示:“我們晶片團隊能力強,團隊穩定,沒有任何核心成員離職。昨天有不少資訊將公司原技術規劃負責人胡成臣與晶片團隊牽扯在一起,這個有些誤會,藉此做個澄清。胡成臣在公司時主要負責協同各研發部門研究並制定公司長期技術路線圖及實施規劃,未參與晶片研發等相關工作。”(紅星新聞)
蔚來李斌髮長文反思,回應自研晶片
7月1日,李斌發微博表示,在剛剛過去的週末,蔚來世界模型NWM開始陸續推送到ET9、新ES6、新EC6、新ET5和新ET5T上。這標誌著蔚來自研的全球首顆車規級5奈米智駕晶片神璣NX9031的應用效能達到設計目標,充分證明了蔚來晶片團隊優秀的晶片設計能力和軟硬體工程能力。李斌還提到,高階SOC晶片投入大、週期長,如果失敗,前期成本全部打水漂。由於複雜度不斷上升,高階大晶片能流片成功就是很大的挑戰,晶片回片後能夠點亮,也僅是完成了第一步,只有功能效能測試達標並且能做到真正意義的商業量產才能算研發成功。(新浪科技)

豆包上線“深入研究”功能
豆包“深入研究”功能已經在豆包App、網頁版及電腦版正式開啟測試,使用者可免費體驗。據介紹,將豆包更新至最新版後,開啟App或電腦版,選擇“深入研究”,輸入詳細指令或一句話prompt,等待幾分鐘,即可生成一份報告。使用豆包App生成報告後,還可以開啟報告內容,選擇右上角“聽”按鈕,一鍵轉成播客,隨時聽。(華爾街見聞)

100億元湖北省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資母基金成功設立
7月2日訊息,湖北省財政廳依託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支援長江證券牽頭設立了湖北省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資母基金,目前已完成合夥協議簽署、工商註冊和首期實繳出資。該基金總規模100億元,計劃分兩期組建,首期規模50億元,重點投向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相關產業核心領域。(財聯社)
宇樹科技已申請160餘項專利
7月1日,宇樹科技智慧機器人的河南“首店”在鄭州市丹尼斯大衛城正式開業。記者從宇樹科技獲悉,上述店鋪是其官方授權體驗店,由公司河南代理商運營。上述體驗店負責人謝向龍表示,此次店面選址、商場位置、裝修方案等都經過宇樹科技嚴格稽核,甚至“機器人體驗店”的名稱都是由創始人王興興親自確定。此外,公開資訊顯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請160餘項專利,專利型別涵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其中大部分為實用新型,涉及人形機器人、足式機器人、拉力器等。(新浪財經)
小米汽車:1000萬Clips版本輔助駕駛功能估計7月下旬面向SU7部分車型推送
6月30日晚間,小米汽車在最新一期答網友問中表示,小米SU7 Pro、Max和小米SU7 Ultra估計會在7月下旬開始推送1000萬Clips版本的輔助駕駛功能。(財聯社)
百度正式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
百度正式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涵蓋47B、3B啟用引數的混合專家(MoE)模型,與0.3B引數的稠密型模型等10款模型,並實現預訓練權重和推理程式碼的完全開源。目前,文心大模型4.5開源系列已可在飛槳星河社群、HuggingFace等平臺下載部署使用,同時開源模型API服務也可在百度智慧雲千帆大模型平臺使用。早在今年2月,百度就已預告了文心大模型4.5系列的推出計劃,並明確將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財聯社)
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 AI賽落幕,清華火神隊奪冠
6月28日訊息,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首場測試賽——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 AI賽今天(6月28日)落幕。經過小組預選賽與半決賽角逐,決賽環節,清華火神隊以5:3奪得冠軍,中國農業大學山海隊獲得亞軍,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Power智慧與北京資訊科技大學Blaze光熾隊並列獲得季軍。(央視新聞)

業內稱部分顯示卡租賃價格較年初高點“腰斬”
當前算力租賃市場處於階段性低迷期,以H20為代表的顯示卡租賃價格相較年初高點已“腰斬”,多位受訪者坦言“現在算力市場比較難做”、“紅利期過了”。同時,針對近期寶德、思騰合力欲“賣身”A股上市公司、蓮花控股為盤活資產出售智算伺服器等業內訊息,從業者稱由於AI晶片技術門檻不斷提高,疊加晶片原廠透過“捆綁銷售”等方式降低了AI伺服器廠商的議價權、選擇權,導致市場形勢日漸緊迫,大部分廠商最終或難逃組裝廠的命運。(澎湃新聞)
深圳首個完全由高校獨立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南方科技大學“南科盤古”亮相
據南方科技大學官方公眾號27日推文,該校機器人研究院近日推出自主研製首款人形機器人“南科盤古”,這也是深圳地區首個完全由高校獨立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從樣機設計、系統整合、底層通訊,到控制架構與多模態智慧互動,“南科盤古”所有設計均由機器人研究院獨立完成,在具備高度擬人仿生機械臂的同時引入人工智慧,採用多模式感測、多模態大模型,能進行雙臂協同操作、導航、物體分割識別、智慧拍照、類人化社交行為等。(鳳凰網)

國內首臺全天時智慧雷射除草機器人釋出
6月28日,國內首臺全天時智慧雷射除草機器人在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創新日活動上釋出。據介紹,該款機器人內建上千種農作物和雜草的資料模型,可透過AI視覺即時引導雷射動態精準控制除草,能根據不同作物調整雷射功率,雜草清除率穩定在95%以上。(同花順財經)

周雲傑:海爾已成立機器人事業部,也會與宇樹科技探討合作
在6月26日的2025夏季達沃斯現場,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周雲傑透露,海爾已成立機器人事業部,既做工業機器人,也做家政服務相關的機器人,比如說陪伴型別的機器人、康復型別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最初可能未必是人形形態,還需要一步一步來,但未來的形態會朝人形機器人方向演進。周雲傑還表示,海爾也會與宇樹科技探討合作交流的機會。(證券時報)
位元組Seed多個業務招一號位,成立獨立公司
位元組旗下Seed團隊將招募多個機器人相關業務的一號位,包括機器人產品負責人、機器人工程技術負責人,以及具身智慧大模型負責人。這一系列動作表明,Seed在機器人及具身智慧領域加速佈局的決心。(Tech星球)
越疆釋出大負載協作機器人CR30H,關節速度達300°/s
6月27日,國產協作機器人廠商越疆推出全新一代協作機器人機型——大負載協作機器人CR30H。據業內人士表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大負載與高速度長期以來難以兼得。傳統機型中,30kg級機器人關節速度大多在200°/s以下,而300°/s以上速度的機型往往負載能力不足15kg。越疆本次釋出的CR30H能夠達到負載重量30kg,關節速度達300°/s。(上證報)

可靈AI全系模型上線“影片音效”功能 ,可同步生成高質量立體聲音效
可靈AI宣佈全系列影片模型上線“影片音效”功能,可在生成影片時同步生成高質量、富有空間感的立體聲音效,實現“所見即所聽”的沉浸式體驗。同時,平臺原有的“音效生成”功能中也新增了“影片生音效”模組,支援使用者上傳影片或呼叫歷史作品,一鍵匹配精準同步的音效。據悉,該功能基於可靈自研的多模態影片生音效模型Kling-Foley,能夠對音畫進行幀級對齊,展現了極高的音畫同步精度和極佳的空間聽感。目前,新功能已向用戶限時免費開放。(鈦媒體)

騰訊開源混元-A13B模型
6月27日,騰訊釋出並開源混元-A13B模型。據介紹,作為基於專家混合(MoE)架構的大模型,總引數800億、啟用引數130億,在效果比肩頂尖開源模型的同時,大幅降低推理延遲與計算開銷;極端條件下僅需1張中低端GPU卡即可部署。(介面新聞)
訊息稱國內GPU企業壁仞科技完成新一輪15億元融資
國內GPGPU(通用 GPU)企業壁仞科技完成了新一輪的15億元融資,在此次融資前其企業估值約為140億元人民幣。訊息人士表示,壁仞科技2024年仍處於虧損運營狀態,銷售額為4億元;其本輪融資的領頭方包括國家支援的廣東省基金和上海市政府的基金等政府背景投資者。(IT之家)
海外大事
OpenAI否認與Robinhood代幣有關
7月3日凌晨4點,OpenAI釋出了緊急公告,稱這些“OpenAI代幣”並非OpenAI的股權。並未與Robinhood合作,也未參與此事,同時不對此表示認可。任何OpenAI股權的轉讓均需獲得OpenAI批准,而其並未批准過任何轉讓行為。該事件起源於6月30日,Robinhood在法國戛納舉辦的一場歐洲加密金融峰會上宣佈了一項重大計劃:面向歐盟與歐洲經濟區使用者推出一項名為“股票代幣”的新型交易產品。這項創新允許投資者透過區塊鏈技術,以代幣形式全天候交易超過200種美國股票與ETF,包括瞭如特斯拉、英偉達以及一些尚未上市的私有企業包括OpenAI和SpaceX。Robinhood(HOOD.O)美股盤後跌超2%。(華爾街見聞)

美政府取消對華EDA出口限制
據彭博社3日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取消部分對華晶片設計軟體出口許可要求。另據《南華早報》援引西門子、新思科技(Synopsys)和楷登電子(Cadence)公司釋出的宣告稱,美國政府已於本週四取消對中國部分晶片設計軟體的出口管制措施。三家全球領先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開發商均表示,未來其相關產品出口至中國將無需獲得特別批准。摩根士丹利5月釋出的研究顯示,三家公司去年共佔據中國EDA軟體市場約82%的份額。EDA工具是晶片製造商在智慧手機、計算機、汽車等廣泛應用領域中進行半導體設計的核心軟體。(環球時報)
英偉達6月超越微軟奪回全球市值第一,截至月底衝上3.86萬億美元
7月3日訊息,據路透社7月2日報道,英偉達在剛剛過去的6月重新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股價受益於市場對其在人工智慧領域領先地位的樂觀預期,以及對其AI晶片需求激增的期待。截至6月底,英偉達市值達到3.86萬億美元(注:現匯率約合27.65萬億元人民幣),超過微軟的3.69萬億美元(現匯率約合26.43萬億元人民幣)約4.3%。(IT之家)
特斯拉暫停人形機器人生產,修改設計
來自中國供應鏈的資訊顯示,特斯拉正在集中調整人形機器人Optimus軟硬體技術細節,並於半個月前開始暫停採購Optimus的零部件。兩位供應商人士說,特斯拉並未明確表示會減少機器人零件訂單,但要等到Optimus設計調整完後才會確定新的量產計劃並重啟採購,調整可能需要2個月。馬斯克近期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新版Optimus的效能位元斯拉2023年亮相的第二代Optimus大幅改進,且加入了Grok支援的語音互動功能。據瞭解,截至今年5月底,特斯拉今年累計採購了足夠生產1200臺Optimus的零件,並生產了接近1000臺。此前馬斯克承諾今年生產5000臺。前述兩位人士都認為,隨著零部件採購中斷,該目標基本無法達成。(晚點latepost)
甲骨文與OpenAI拓展星際之門協議,將在美國建設更多資料中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與OpenAI達成協議,將在美國建設更多的“星際之門”(Stargate)專案。OpenAI將從甲骨文資料中心尋求4.5 GW電力,該公司還同意從甲骨文資料中心租賃大規模算力。這至少是甲骨文300億美元雲協議的一部分。(東方財富網)
Figma申請美國IPO
軟體開發公司Figma申請美國IPO,尋求按程式碼“FIG”在紐交所交易其股票。該公司2025年第一財季營收2.28億美元,上年同期1.56億美元;2025年淨利潤860萬美元。2024年營收7.49億美元,2023年為5.049億美元。2024年每股淨虧損3.74美元,2023年同期每股收益(EPS)為1.62美元。(新浪財經)
Meta智慧眼鏡Hypernova渲染圖曝光:內建螢幕,配神經腕帶
Meta與Ray-Ban合作智慧眼鏡成功,正加大投入。傳聞中的高階款Hypernova渲染圖曝光,預計年底釋出,搭配腕部配件,或用Ceres腕帶控制,單目屏在右鏡片右下角。售價1000-1400美元,二代Hypernova 2預計2027年釋出。(IT之家)

微軟開源GitHub Copilot Chat,支援AI Agent自動化程式設計
7月1日凌晨4點30,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分享了VS Code的最新AI開源編輯器GitHub Copilot Chat。GitHub Copilot Chat最大的技術亮點是支援AI Agent自動化程式設計模式,可以執行多步驟的編碼任務,自動處理編譯和語法檢查錯誤,監控終端和測試輸出,並持續迭代直至程式設計任務完成。(騰訊新聞)
1/5工程師跑路,微軟AI晶片或將推遲至2026年量產
近日,據報道,微軟新一代AI晶片Braga的量產時間將從2025年推遲至2026年。延期的主要原因包括晶片設計變化、研發團隊人手不足以及員工流動性過高。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晶片開發的過程中,微軟要求對其設計進行更改,以滿足OpenAI提出的新功能需求。這使得晶片在模擬測試中變得不穩定,工程師不得不花費幾個月時間來解決問題。同時微軟高層堅持要求在年底前完成設計。過大的時間壓力導致有五分之一的團隊成員離開了專案。(騰訊網)
OpenAI被曝將重新調整薪酬以應對Meta挖人
近日,隨著Meta成功挖走多名高階研究人員,OpenAI的一位高管向團隊成員保證,公司領導層並沒有袖手旁觀。OpenAI首席研究官馬克·陳表示,公司管理層一直在“夜以繼日地與那些有錄取資格的人交談”,他們“正在重新調整薪酬,並正在尋找創造性的方式來表彰和獎勵頂尖人才。”過去一週,八名研究人員離開OpenAI加盟Meta。阿爾特曼甚至在播客中抱怨Meta提供了“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鳳凰網)
黃仁勳親自招募兩位中國AI專家
近日,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的AI科學家朱邦華(Banghua Zhu)和焦劍濤(Jiantao Jiao)分別在社交媒體釋出和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勳的合照,宣佈加入英偉達。兩人在帖文中均表示,今後將重點圍繞模型後訓練、效果評估、智慧體開發及AI基礎設施建設四大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尤其將注重與開發社群和學術界的協同創新。各自團隊將持續以開源形式分享研究成果,推動全球技術共享。朱邦華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隨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獲博士學位。焦劍濤本科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是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他又拿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資訊理論。(網易)

扎克伯格宣佈Meta“超級智慧”計劃,並新增招聘
Meta執行長扎克伯格宣佈對公司人工智慧團隊進行重大重組,其中包括致力於開發人工智慧“超級智慧”。新成立的團隊名為Meta超級智慧實驗室,將由Scale AI前執行長Alexandr Wang領導,他將擔任首席人工智慧官,以及Github前執行長Nat Friedman。扎克伯格宣佈在人工智慧領域新增11名員工,其中包括來自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的研究人員,他們將致力於開發最先進的模型和人工智慧助手。(搜狐)
扎克伯格又從OpenAI公司挖走四位知名人工智慧研究人員
據媒體週六報道,Meta執行長扎克伯格又從OpenAI公司挖走了四名知名人工智慧研究人員,這四人後續將加入Meta的超級智慧團隊。知情人士透露,Meta在本週五簽下了於佳慧、趙盛佳、畢樹超和任泓宇四位研究人員。據悉,於佳慧是OpenAI感知團隊負責人,而其他三人也是該公司著名的研究人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週初,Meta已將OpenAI蘇黎世辦事處的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翟曉華三人納入麾下。報道稱,為應對Meta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困境,近幾個月扎克伯格每天都在向AI領域的頂尖人才密集傳送電子郵件,甚至開出了1億美元薪酬方案。(財聯社)
蘋果考慮使用外部人工智慧技術來改進Siri
據悉,蘋果正考慮藉助Anthropic或OpenAI的人工智慧技術,為新版Siri提供底層支援,這可能意味著其內部自研模型將被擱置。受此訊息提振,蘋果週一一度大漲逾3%,收盤時漲2%。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與這兩家公司進行了接觸,討論將它們的大語言模型(LLM)部署在蘋果自有云基礎設施上進行測試。目前,Siri的大部分AI功能仍依賴蘋果自研的“Apple Foundation Models”。據悉,蘋果原本計劃在2026年推出基於該模型的全新Siri版本。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當前Siri可以藉助ChatGPT來回答部分網頁搜尋查詢,但其核心仍是由蘋果自家技術驅動。(新浪財經)
谷歌推出虛擬穿衣應用Doppl
近日,谷歌宣佈推出一款名為Doppl的實驗性新應用,該應用利用AI技術,能直觀呈現不同服裝穿在使用者身上的效果。谷歌表示,Doppl旨在讓使用者在自己的數字版本上虛擬試穿服裝。這款應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上傳一張自己的全身照。之後,使用者可以使用不同服裝的照片或截圖進行虛擬試穿。(科創板日報)

英偉達高管套現逾10億美元股票
過去12個月,英偉達內部人士已拋售公司股票超10億美元。隨著高管們乘著人工智慧投資熱潮套現,近期交易量激增。其中逾5億美元股票於本月售出,正值這家加州晶片設計公司的股價攀升至歷史新高。此前投資者大舉增持英偉達股票,押注人工智慧晶片需求激增,使其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華爾街見聞)
馬斯克公佈腦機介面重大進展:受試者增至7人,未來有望控制人形機器人
當地時間6月27日,馬斯克旗下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釋出了一段長達一小時的影片,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產品發展方向。據介紹,目前Neuralink的受試者已經達到7人,其中涵蓋4名脊髓損傷患者與3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患者。這些受試者正在高頻使用相關裝置,資料顯示平均每週使用時長約50小時,峰值更超100小時。其中令人關注的是,脊髓損傷患者Alex未來還將連線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機械手實現更復雜的操作。馬斯克表示,未來人們有可能透過Neuralink來完全控制Optimus的身體。(新華網)

馬斯克:AI和機器人技術將在10年內導致預算盈餘和經濟大規模增長
6月28日訊息,馬斯克在X上發帖稱:“我確實認為AI和機器人技術將在10年內導致預算盈餘和經濟大規模增長。”馬斯克是在回應一位使用者分享的他和矽谷“風投教父”彼得·蒂爾的一段對話。馬斯克告訴蒂爾,美國10年內將有10億個人形機器人。蒂爾說,如果是那樣的話,馬斯克就不需要擔心預算赤字了,因為我們將會有如此大規模的經濟增長,增長將會解決這個問題。(新浪財經)

特斯拉完成首次高速公路“完全自動駕駛” 據悉最高時速72英里
28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宣佈,“特斯拉Model Y首次完全自動駕駛從工廠跨城交付至客戶家中。” 馬斯克對特斯拉軟體和晶片團隊表示祝賀。 隨後,他補充稱,“這是首次在公共高速公路上進行的完全自動駕駛,車內無人,也沒有遠端操控汽車的情況。” 特斯拉人工智慧副總裁阿肖克・埃盧斯瓦米(Ashok Elluswamy)在評論區回應稱:“是的!最高速度是 72 英里/小時。” 馬斯克回覆:“飛速!”(格隆匯)
孫正義:軟銀集團旨在成為領先的“超級人工智慧”平臺供應商
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週五表示,目標在未來十年內將這家日本科技投資集團打造成為"超級人工智慧(ASI)"領域的最大平臺供應商。近期軟銀重啟了曾為其贏得聲譽的激進投資策略:今年已斥資65億美元收購美國半導體設計公司Ampere,並承諾向ChatGPT開發商OpenAI注資最高400億美元。孫正義透露,自2024年秋季首次投資以來,軟銀對OpenAI的累計承諾投資額已達320億美元,他坦言"後悔沒有更早佈局",並預計OpenAI最終將啟動IPO。(金融界)

AI投融資概覽
根據睿獸分析監測資料,本週全球披露的AI融資事件18起, 與上週相比減少18起,其中已披露融資金額的事件10個, 總融資規模為38.54億元人民幣, 平均融資金額為3.854億元人民幣。

階段分佈
從本週全球已披露獲投AI企業的階段分佈來看,早期10個、成長期4個、後期2個。
本週全球AI投融資事件階段分佈圖

地區分佈
從本週國內披露獲投AI企業的地區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蘇、廣東、上海、浙江、山東、海南。其中,北京、江蘇、廣東均為披露5起,上海、浙江、山東、海南均為披露1起。
本週國內AI投融資事件地區分佈圖


本週國內
AI融資/IPO事件
本週國內AI領域已披露融資總額為27.07億元人民幣。其中,融資額最高的為AI知識智慧技術開發商智譜AI,宣佈完成10億人民幣D3輪融資。
智譜AI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透過頂尖的技術研發團隊和資深顧問,打造新一代認知智慧大模型,推動大模型的中國創新。



本週海外AI融資事件
本週海外AI領域已披露融資總額為11.47億元人民幣。其中,融資額最高的為通用機器人基礎模型開發商Genesis AI,宣佈完成1.05億美元種子輪融資。
Genesis AI致力於開發智慧機器人AI模型,採用資料驅動的全棧物理AI方法,構建可擴充套件的通用資料引擎進行物理模擬和大規模機器人資料收集。 Genesis旨在打造能夠為不同型別機器人提供人類級別智慧的通用機器人基礎模型平臺,解決當前機器人在靈活性、認知能力和實際推理方面的侷限性。

[1] 本文中融資階段提到的“早期”指種子輪、天使輪、A輪;“成長期”指B輪、C輪;“後期”指D輪、E輪及之後、Pre-IPO。
[2] 併購事件:境內併購指國內併購方併購國內企業;跨境併購包含國內企業對境外企業併購及外資企業對國內企業併購。
[3] 受限於技術與公開資料的水平,睿獸分析展示的研究報告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過往成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依據本文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資訊釋出方不承擔任何法律、法規及相關責任。
關於睿獸分析
「睿獸分析」是創業邦旗下橫跨一二級市場的綜合性創新資料平臺,致力於透過即時、有效、可觸達的行業一手資料,為大企業、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等經濟主體,提供強有力的創新驅動與投資決策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