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姐doris: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有自己的“天命”,像我很早就知道我這輩子會做營銷,你是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設計,以後會做個設計師嗎?
Lisa:
小時候其實我不太會讀書,甚至老師會和我媽媽說,這個小孩智商可能有問題。不過我一直都很喜歡畫畫,覺得這是一件輕鬆治癒,也讓我拿到很多正反饋的事。
高中我誤打誤撞申請去了一所美國的藝術高中,又開始對捏陶感興趣,常常廢寢忘食,包括之後我申請 Parsons(注:帕森斯設計學院,排名全美第一的藝術設計類學校)的簡歷中,70% 都是我的陶藝作品。
真正讓我對服裝產生不一樣的認知,是在大學時去 Carner Herrera 的實習裡,我們幫一位女明星定製了一件禮服。她穿上後,跟我們說:非常謝謝你們,本來我這個禮拜心情真的很糟糕,但今天穿上這件衣服後,我感受到了一股力量從我身體裡湧出來。
這時候我才發現,可能對女生來講,衣服的作用不止是好看,它應該像盔甲,穿上之後你會感覺自信、自在。
刀姐doris:
好神奇,我很少有藝術生的朋友誒。那在這之後,你是怎麼一步步走上服裝設計師的路的呢?
Lisa:
畢業之後,我去了一位美國小眾設計師 Doo-ri 的工作室。他的團隊只有 10 個人,但其實已經是一個小型服裝品牌,從設計到生產到營銷,每個人都要做超級多事。
雖然我很喜歡和 Doo-ri 一起工作,但在這個過程裡,我看到他做了很多他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情,比如去管大貨、做採訪,甚至看財務,反而沒有時間去做他有絕對優勢的版型和設計,甚至在分身乏術中犯了一些很嚴重的錯誤。
這就是我從第一份工作中學到的:設計師的才華背後,一定要有好的團隊和好的商業模式去支撐。
在經歷過小工作室之後,我想去一個完整的體系裡看看,所以第二份工作去了 J.Crew。也是這裡,我看到了服裝行業成熟的鏈條、清晰的流程和專業的分工。
當時 J.Crew 有一個運營能力很強的 CEO Mickey Drexler,搭配 Jenna Lyons,一個風格化非常明顯的設計師,他們一起開創了“新美式風格”,把 J.Crew 從一個“大媽品牌”帶得全美爆火。
這更讓我確定了:光有才華是不夠的,品牌需要運營和管理的經驗,才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


左右滑動可檢視更多
刀姐doris:
然後你就回國創業了嗎?
Lisa:
我回國之後第一份工作是加入了一個美國高定品牌 Badgley Mischka 做設計師。你知道高定它是非常精益求精的,從 fitting、到整形、到試穿,甚至是你怎麼拿這件衣服,都是苛刻到極致的。
這個過程裡慢慢地我也看到了國內運動品牌的商業機會:
一方面,當時很多運動品牌還沒有進中國,而中國又是一個很特殊的市場,大家的身材、需求都和國外不同,比如亞洲氣候更潮溼,亞洲女性會更在意身形的貼合和材質的舒適度,這就導致已有產品的適配度不高。
另一方面,是女性賽道非常空白。當時我看到很多品牌都在打更高、更強,男性氣質太強,我其實是沒什麼共鳴的,我運動就是為了讓自己狀態好,讓自己開心。


左右滑動可檢視更多
所以,我也開始考慮要不要自己來做一個品牌。一開始想得很簡單,覺得就算是失敗了,大不了再回去做設計師好了。我的人生信條就是:勇敢踏出那一步,不要後悔,所以就辭了工作開始做 MAIA ACTIVE。
02
不性感的打底褲,性感的生意
刀姐doris:
你回國那段時間應該正好是網際網路浪潮,市場上熱錢很多的時候,女性打底褲聽起來如此不性感,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品類?
Lisa:
最早期創業我沒有任何策略,做的第一個系列比較像時裝,產品好搭配但價格貴,做營銷時在強調心情和感受,賣得並不好。
這也導致我們前期拿錢不順利,見了三四十家機構都沒有結果,最後終於有人給了我們一小筆錢,但這位投資人直到今天都在跟我說:Lisa 你知道嗎,我那時候想跳槽都沒有人願意要,因為他們都笑我怎麼會投一個女性打底褲。
我之所以這麼選,底層的思考是有兩個:
第一,運動品牌要塑造專業性,應該在自己的品類下找到最標杆的產品。比如你做跑步,那你一定要做好跑鞋,那我做女性運動尤其是瑜伽,最核心的就是內衣和瑜伽褲。
第二,哪些產品使用場景更多,更能讓你展示品牌?這時候我就鎖定了褲子,它兼具雙重屬性,可以運動也可以打底,外穿時品牌 logo 印在上面也很明顯。
刀姐doris:
那時候 lululemon 應該已經發展得不錯了吧?你在做自己的瑜伽褲時,心裡有想著 lululemon 嗎?
Lisa:
我很崇拜 Chip Wilson,但是我並不想做一箇中國的 lululemon,我覺得任何品牌都只能是它自己。
何況中國消費者們在意的點真的很不一樣。資料告訴你的只是過去,生意的關鍵點在於你是不是能抓住消費者未來的變遷。當時我們做消費者調研,甚至會像個變態一樣跟著他們走一整天,從動線上去挖他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需求。
比如有時候你問她,你會買什麼型別的衣服,她回答你買好看的。然後你繼續問她,那你平時最常穿的是哪一件?她指的是一件舊舊的、洗了很多次的衣服,這時候你才知道,她真正需要的是“舒服”。
最後拿到的結論是,國內的消費者關注兩個點:一是舒服,二是穿上後體態要好。很多人會跟我說,我肚子上的肉很多,我想把它遮起來,我喜歡高腰的褲子,那我們的腰精褲就是一條又薄、又舒服、又能收腹的褲子。
刀姐doris:
接下來呢,你是怎麼把“腰精褲”打造成一款爆品的?
Lisa:
那時候大家拍廣告,都喜歡拍勵志大片,但品牌早期從 0-1,其實沒有人想要聽你講故事的,你需要直接告訴他們這個產品能怎麼幫到你。所以我想的就是,我要很美地把我的產品講清楚。
當時小紅書在有很多 before-after 的對比帖子,我把這種形式融合品牌的個性、美感,花 20 萬拍了妖精褲的第一隻 TVC,其中有個畫面是:模特的小肚子原本凸起來,穿上妖精褲之後就沒看不見了。
投放渠道我們 all in 了那時候還沒什麼人關注到的小紅書,主要判斷我們的客戶是 25-35 歲的中國一線白領,我想用非常垂直的方式把它投出去,佔領這個賽道的絕對需要。
因為我判斷,使用者對運動褲的選擇要求,更多是看版型和麵料,一旦他喜歡上了,就會不斷地買同一款,可能換換顏色、換換印花,所以我認為佔領品類第一的心智是必須的。
結果這個廣告打出去之後,第一天就賣了 2000 多條。接下來我們又做了雲感褲,做了前拉鍊胸罩,慢慢打了好幾個爆品,拿到了 0-1 的成功。
刀姐doris:
過了爆品階段之後一般就到了品牌階段了,MAIA ACTIVE 為什麼要開始做品牌?
Lisa:
有一個契機是我們做了消費者調研,發現消費者對 MAIA ACTIVE 的印象就是“顏色好看”“一堆女生跳來跳去”,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我們是誰。
這時候我才反思,的確我們之前的溝通更多在產品,那怎麼才能和消費者產生更深的聯結?ok,我們要開始做 branding。
我們慢慢摸索著定了幾個方向,一是我們的品牌角色是女生身邊的好朋友,所以我們的 slogan 是“be as you wish”,希望女生們都有勇氣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而我們就在她們身邊給她們鼓勵和支援。
每年我們都會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這方面的宣傳,比如那支《我不是漂亮》的 TVC,就全是我們的使用者出鏡,跟大家傳達漂亮不只是有一種定義。



左右滑動可檢視更多
03
當一位媽媽走到她的“放手時刻”
刀姐doris:
哪一刻決定要被收購,而不是自己把品牌慢慢做到上市,或者其他的發展方向?
Lisa:
MAIA ACTIVE 在發展的某個階段其實出現了一些失控,我覺得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跑得太快了。
在我看來,大部分的勢能品牌是不應該增長得過快的,而應該是一個緩慢向上的趨勢,一直到某個時間點,市場成熟了、消費者也教育好了,再有一個高增速。
但我們那一批新消費品牌,好像每年都在找所謂的“拐點性增長”。在很快的增長裡,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觸點越來越多,就需要花更多時間來打磨運營的細節,但你陷在數字裡,是沒辦法去兼顧那麼多東西的。
與此同時,你也可能會錯誤的判斷自己的能力,覺得品牌做得不錯、也拿了很多錢,自己的管理水平到了,其實並不是這樣。
所以後面做出被收購這個決定,有兩個層面的原因,我先講理性的層面:當時國內運動行業的市場競爭已經很大了,很多巨頭進場,他們的預算足,渠道和團隊的成熟度都非常高,在這種市場環境裡,我覺得是時候放手讓資金、經驗、資源都更充足的公司來運營 MAIA ACTIVE。
從感性層面上來講,我就像是 MAIA ACTIVE 的媽媽,我知道如果自己去養這個孩子,大機率能讓它上個普通大學,但是如果有一個更適合的人更給它一個機會,它可能能上哈佛。我當然很希望我的孩子能夠一直在牌桌上,和一些大的品牌去競爭。
就像我曾經的老闆 Doo-ri 那樣,我那段時間開始很少花時間去做自己擅長的事,同時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侷限性,我可能更適合做 0-1 階段,做 10-100 就沒那麼適合,綜合考慮下來,覺得到了放手時刻。
刀姐doris:
那這之後,你的狀態怎麼樣?
Lisa:
經過了幾個階段,一開始是巨大的空虛感。我記得某天早上起來,我發現我不用上班了,當下就非常恐慌,覺得天哪,我沒有工作了,我的人生到底要怎麼辦?
我花了很長時間讓這種“失去”的感覺慢慢消散,才到了第二個階段:覺得我有好多事情沒做,我什麼都可以做,一度把自己搞得很忙,也覺得很開心。
再然後,慢慢你會發現,這份開心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假象,是一份短暫的狂喜。
現在的我有點像從一個盛大的 party 現場走出,安靜下來之後,去探索自我,去找到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之前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很鬆弛的人,直到最近做了一個採訪,我講了四十多分鐘的工作之後,主持人問我,“那你在工作之外還有什麼興趣?”我才發現,天哪,除了工作和家庭,我沒有其他任何屬於自己的興趣。
所以我今年給自己定了兩個目標:第一是多去探索和了解自我;第二是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更多人,幫他們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在可能的瞬間告訴他們,hey,你要小心,不要掉下去。
作者 | Siete
編輯 | 刀姐doris
破界·2024刀法年度品效峰會
倒計時3天!「破界·2024刀法年度品效峰會」門票已售罄,現場群已開啟,已購票的使用者記得掃下二維碼稽核入群,領取電子資料、獲得即時會議資訊等,和參會使用者一起互動交流!


關注刀姐doris看更多品牌分析和採訪
或關注刀法研究所看更多新消費、新品牌、新營銷一手報道
聯絡我們/
小助手微信:digipont001
商務聯絡:DigipontBD
如果喜歡,讓我知道你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