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路公開資料。 責編 | 柒 排版 | 二月 第 8801 篇深度好文:6272 字 | 14 分鐘閱讀
組織管理
無意義的加班、表演式彙報、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很多職場人感到身心疲憊。
許多人深知,真正用在服務客戶、創造價值的時間並不多,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形式彙報和人際溝通上。
而就在這兩天,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打響了“整頓職場”的第一槍。
2025年1月22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內部簽發了一份《關於簡化工作方式的要求》的檔案在網上流傳。
該檔案顯示,美的要求全員簡化工作方式。“任何不以使用者為中心、不以業務為中心、不以一線為中心,不產生價值,不增加收入的工作都屬於表演式工作,需要全員果斷簡化,把節約的時間去做對使用者有價值的事。”
此外,美的還提出以下明確要求:
1.美的內部溝通嚴禁PPT,含工作溝通、總結規劃、述職、答辯、評優等(除技術方案、財務通報、集團和事業群/部年會外。其他如用PPT,要求白底黑色幾行字一頁以內);
2.嚴禁讓他人代寫材料。自己的材料自己寫(含董事長、總裁);
3.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形式主義加班;
4.減少微信群,嚴禁各類喊口號,嚴禁微信群內舉拳頭等形式主義;
5.減少手工報表和作業。嚴禁手工發日報。管理者要帶頭使用數字化看板;
6.美的內部嚴禁送禮,嚴禁部門內、體系內除規定團建外的吃吃喝喝。中國市場嚴禁安排和客戶各種娛樂活動如KTV。
最後,檔案還特別指出——接受全員監督,如有違反,可反饋至總裁辦,或直通董事長,渠道任選。
此訊息一齣,也引起了大眾網友們的熱烈反饋:
“建議全國推廣,有太多企業內部表演太嚴重,內耗嚴重,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挺好的,以前為了彙報,一個PPT折騰過最多一週,純浪費時間,增加溝通成本,對企業也不利。”
……
在外界看來,美的這六條要求顯得新奇另類,也正因此才能登上熱搜,引來大眾圍觀。
但實際上,這並非方洪波首次提及簡化工作方式。
在今年1月10日舉行的2025美的集團經營管理年會上,方洪波就向全球員工發表了題為《風雨中出發去寫新故事》的主題演講。演講中,方洪波就提出2025年美的經營思路是“以簡化促增長,以自我顛覆直面挑戰”。
他在演講中提及,業務層面要簡化業務模式與結構,事業部產品公司需明確分工。做到品類簡化、SKU精簡,堅決對非核心業務關停並轉,嚴格把控新品類准入。
在組織管理方面,簡化工作方式與組織結構。如進一步簡化研發組織,落實 “三個一代” 能力建設,海外業務讓當地負責產品企劃,事業部做好配合等。
正如方洪波表示,在面對環境和企業複雜變化時,關鍵是要簡化大腦,讓一切變得更簡單明瞭。
而在過去方洪波掌舵美的的10多年時間,美的更是經歷過幾次大大小小的“瘦身”。
比如2012年擔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後,方洪波就提出“迴歸專業,精簡產品線”,到了2015年,美的產品型號從2011年的2.2萬個縮減到2015年的2000個左右,在營收增幅不大的情況下,後者的淨利潤達到前者的3倍。
正如方洪波所說: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敢於自我否定,不斷創新去應對挑戰。
為此,我們翻閱了方洪波的演講、媒體採訪和課堂分享,梳理出方洪波54條商業思考,分為變革、管理、商業、成長四個部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身處增長乏力、技術變革、行業與市場內捲進一步加劇的超長週期中,沒有哪個企業是安全的,上一個週期的寵兒,如果跟不上變化,就會在下一個週期消亡。
儘管競爭壓力如疾風驟雨般來襲,我們不能消極,更不能軟弱,必須堅持常識不可動搖,對科技創新、效率提升、精益管理、成本優勢等的堅持不可動搖。
2.在漫長的新週期,成績是暫時的,挑戰和風險才是常態。我們要鼓勵創新,不害怕失敗,尋找產品力、創新力、使用者思維等痼疾的破解之道,尤其在面對環境和企業的複雜變化時,關鍵是要簡化大腦。
我們簡單,世界就簡單,我們複雜,世界也會像迷宮一樣複雜,我們要尋找簡單的答案,馬上行動,以美的自身變革創新的小週期來應對宏觀環境的大週期。

3.我的辦公室現在能用玻璃的全部是玻璃,隨時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來。包括我在內所有管理人員必須改變,思維換不了就換人。
4.放眼過去300年,商業文明的進步都是新舊勢力鬥爭的結果,從燃油汽車VS馬車,再到如今新能源汽車VS燃油汽車。新勢力相信所有東西都可以改變,所有的危機、挑戰和困難都是機會,舊勢力、舊行業都紛紛被顛覆。美的要做新勢力,接納和擁抱新思維,不能成為舊勢力的陪葬品,真正地到使用者中去。
5.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敢於自我否定,不斷創新去應對挑戰。在美的,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否定的。美的的今天,誰也偷不走,誰也搶不走,否定一下自己,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6.沒有什麼是永遠穩定的,只有相對穩定。真正的“護城河”,是敢於自我否定,不斷創新,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才是“護城河”。

7.跟得上時代就不懼怕任何人,不需跟著任何人模仿或競爭。與其由別人來顛覆我們,還不如我們先顛覆自己。
8.在美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沒有更好的年代,也沒有更壞的年代,只有更新的年代。持續進化、自我顛覆是美的前進的唯一路徑。
9.百年企業的變遷告訴我們,“成熟的”大企業都不喜歡冒險、不喜歡自我否定。但歷史同樣告訴我們,“成功的”企業都在不斷地自我革命、自我否定。
10.要忍得住員工的不理解,忍得住政府的不理解,忍得住媒體的負面報道,忍得住社會的非議。(2012年,美的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收入驟降,股票下跌,方洪波對管理層提出4個忍得住建議。)
11.在這樣一個大變局時代,要求我們高度敏感、對變化高度敬畏,接受和承認新事物;快速迭代自身能力,對不確定快速判斷決策。
過去的成功法則需要全面迭代,不僅要重構,而且要劇烈重構,包括行業格局、商業模式、產業結構、業務變革、行業規則、機制體制、產品形態、新業態催生、管理邏輯等各個層面。

12.在多重壓力之下,我們必須思考:長期的大趨勢和成長邏輯是什麼?在變化波動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現有存量的風險是什麼?如何尋找增量?我們有沒有真正圍繞核心能力去配置資源、設計機制、打造團隊?
很多問題還沒有答案,但有一個結論很清楚:基於過去的認知到達不了未來。
13.變革,是因為我們想生生不息,而不是曇花一現;是因為我們嚮往奔向肆虐的大海,而不是永遠停泊在寧靜的港灣。慾望總是兩面生花,變革生於慾望有時也止於慾望;一面是催人奮進的春藥,一面是讓人沉迷的大麻。
我們大多數的時候總是在變革的道路上時進時退,瞻前顧後,固步自封。但我們的思想一旦僵化,成長的慾望一旦磨滅,奮進的激情一旦消逝,我們的精神就會如岩石一般經歷風雨,開始風化,組織也開始裂變,企業會在僵硬的思想中生氣全無。
14.轉型本質上通俗的講,就是轉人。團隊結構不轉,思維不轉,知識結構不轉,能力不轉,那就是空談。
15.為了顛覆美的員工固有的思維方式,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在講,都在說,說到最後,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
16.變革總是有成功和失敗,這是我們誰也無法控制的。如若失敗,可能從變革開始的那一剎那就已經註定;但若要成功,則需要我們義無反顧的艱難跋涉。失敗的機率可能要遠遠大於成功的可能。
其實這些擔心都已經多餘,只要我們選擇了變革,成功或者失敗,這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輸或贏也不再是關鍵。重要的是我們已經行動,變革已經展開。變革總是讓我們茫然無助,但變革也總是充盈著希望。
任何一次對自我的否定必然都充滿著痛楚,激情與勃發。正如冰心老人講過的,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生活始終要繼續。

1.以自我顛覆直面挑戰,就是要換一種思維,擺脫歷史負擔和路徑依賴,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傳統思維和方法已經失效,絕不能走老路,不能重複犯常識性錯誤,比如組織臃腫、效率低下,非核心業務肆意生長、SKU繁多。
敢於認輸,敢於放棄,敢於自我否定,敢於做減法。

2.我在內部講話的時候最多的三個詞:傷筋動骨、脫胎換骨、壯士斷臂。我會問所有的管理人員,到底傷的哪根經、斷的哪根骨。
3.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應該做到四個境界:
第一是全我。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鞠躬盡瘁。第二是有我。體系建好之後我無處不在,人人都能感到我的威信和賦予他們的權利。第三是忘我。讓體系自動運轉,無論我身處遠近或消失,它都可以健康運作。第四是無我。即個人從有所圖到無所圖,這是最高境界,我應當終生不斷向這方面努力。
4.我一向認為,企業中不存在好人與壞人,只存在好的心態與壞的心態。好的機制可以使壞的心態變好,壞的機制也會把好的心態變壞,我所要把握的是一種健康的尺度。

5.一個企業真正的成長,我認為還是一把手、董事長或是CEO的成長。他不僅是能力的成長,還有事業、格局、心靈、精神的成長,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視野、格局和心靈,不能跟上這個時代去昇華,企業很難走的更遠,你不可能有長期的佈局。
6.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行動力和執行力不夠,我們都知道目標,思路、方向、方法都很清楚。現在關鍵要幹起來,一步一步的幹,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幹,一天接一天的幹起來。
不能空談目標,不能紙上談兵,我們需要行動力和執行力。要展現出領導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力挽狂瀾,扭虧為盈,闖出一片新天地的能力。只要你幹了,錯了沒有關係,我們再換過來。就怕你不幹,不幹就是永遠的錯,往前進一步,每個細節都會告訴你怎麼做。
7.外部經濟環境會給我們壓力,股票、投資者也會給我們壓力,競爭對手發生的變化也會給我們壓力。以產品為本的戰略,即使有壓力也不能改變,要有定力。
8.改掉一萬個細節,整個組織的文化或許才能改善。
9.文化不是寫在紙上的,它一定是體現在每一個細節,看不見的。你老闆不在,董事長不在,企業怎麼執行,這才是文化。

10.身處全新時代週期,時代紅利和順風車已一去不返。企業的生命力就在於穿越週期,我們要保持清零的心態,時刻如履薄冰,對市場心存敬畏。擺脫路徑依賴,必須解決自我膨脹、組織失靈、機制腐蝕的痼疾。
11.面對創新風險。足球賽點球射門99%的機會都會給射進,但守門員還會為了1%的機會而守門。創新也是,為了1%的成功可能,就要付出和嘗試。我們需要各種小創新、微創新、碎片化創新、自主創新。比過去進步的任何改變,都是創新。創新成果最終還是要體現在收入和利潤上。
12.大企業創新,很難出現創意性的成果,有機制體制各種障礙,我們也走了很多彎路。所以我們現在的創新業務,也是痛定思痛,徹底的變革,把團隊所有人員推到大海里去,自生自滅。
通俗一點講,就是給他們一個完整的體制機制,跟現有的業務不同,給所有人建立一個防火牆,任何東西都不受現有的制度、流程、規則的限制,就讓他們自己去突破。
13.產品的創新容易模仿,但全價值鏈的卓越運營創新是很難模仿複製的。
14.公司治理,在於責任、權利、利益的均衡分配。
15.既然冬天不可避免,那就好好面對。沒有什麼最好或者最壞的環境,只有最好的行動和最好的自己。競爭更殘酷,我們必須比以前做得更好,必須比別人做得更好。

16.我們並不是與今天的競爭對手較勁,而是與時代的機會和市場的變化競爭。我們不怕任何競爭,怕的是管理層抗拒改變、害怕改變、漠視改變。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是永恆的,而且優勢越來越短暫。
17.數字化的推動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一把手不推,永遠推不動。一把手想推,再大的困難也會解決。有時候,一口氣突破了、頂住了,可能就是一片新的天地。有時候沒有憋過去,又回到起點。
18.海面有風的時候,水手正可以展示自己的技巧。在時代的大浪下,美的就是水手,必須洶湧向前,奔過所有的浪。
19.企業的價值理念要轉型,要真正把人力資本這個概念貫徹在企業日常運作的每一天、每一個環節,包括環境、工作的氛圍。
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的追求跟上一代人的追求不一樣,他不再是為了生存,更多是為了自己,怎麼樣追求真正的自己,所以我們怎麼樣在這個時候建立一個適合時代的文化。
首先是去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個體,讓所有的人都在一個非常去中心化的、平等的環境工作、交流。第二是使用者直達,就是真正把使用者思維貫穿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這些都是企業價值理念在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的變化。
1. 大道至簡,“世界變化得越多,就越沒有什麼不同”,企業經營最終都會迴歸到最簡單的事情上。
2.傳統行業如果落寞,並非因為它是傳統行業,而是因為我們固守著傳統的思維和方法。

3.傳統制造業轉型的根本要遵循商業的本質和基本規律,沒有賺錢盈利的能力、沒有現金流產生的能力,永遠也轉不了型,歸根結底無外乎三個方向:尋求新的成本優勢、培養建立差異化的能力、以及實現產業間轉型升級。
4.走過山重水複,方知大道至簡。堅持常識,理性地做對的事情;堅守本分,踏實地做好該做的事情;堅持確定性,遵守長期規律和方向;堅持簡單,保持務實的理想主義初心。所有成功企業具備的偉大共性,都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常識。
5.關於網際網路思維,人們可以總結10個要點、20個要點,但我覺得只有一點,就是做企業要為消費者提供完美服務,就這麼簡單。小米手機很成功,如果現在有人再搞一個“大米”手機,恐怕很難忽悠使用者了。因為小米對消費者確實很盡心,別人很難模仿。
6.不管什麼思維,世界如何變化,為使用者創造價值是不會改變的。
7.反思來、反思去,道理很簡單,而要做的是怎樣從知到行。
8.你的眼光有多遠?這是一個決策者永遠都為之殫精竭慮的問題。
9.企業倒下?那一定是一把手出了問題。一把手不出問題,企業就不會倒下。

1.骨子裡頭我是一個輕鬆不起來的人,每一次升職我都幾乎沒有自信去承擔。就像一個深夜回家的孩子大聲唱著歌只為壯膽,我就這樣一站又一站為自己打氣熱身——因為明天總會來臨,沒有人能夠逃避。
2.人走的位置越高,越需要精神上的修煉。就像煉武之人,煉到最後是煉氣。我一生中都希望保有一種高尚的境界,這是我內心的一片淨土。
當今社會慾望瘋長,處處充滿誘惑和陷阱,比傳統更傳統、比前衛更前衛的東西夾雜一起充斥耳目,對人的精神產生了極度刺激,稍不留神便會中招。
3.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4.我每天都會關注全世界主流媒體,收集大中型企業的文章,大量閱讀,看看別人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去做?不具備學習能力,當今就無法生存,尤其是無時無刻的學習能力,對我們至關重要。
透過學習,我們才能透過對比,找到差距,知道自己的渺小,觀察到自己的內心反應,你的心胸、你的視野、你的格局、你的謙虛等等。
5.也許我們應該適應,時光亦或歲月只有漫長,其實沒有永遠。
6.你是誰?你是否忘記初心?是否背棄夢想?是否仍然能夠以示弱的狀態學習和包容一切?回答完這些問題,便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攔你。

7.企業和個人都要堅持一個基本點,就是要堅持,對逆境的忍耐和忍受,人不可能總是順境,一個企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外部的環境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就是自己。
8.如果一定要總結個人的成長和體會,就是這兩點:一是要專注於學習能力的培養,具備終身的學習能力;二是自己的堅持,專注。
9.太陽系是銀河系裡的一滴水,地球是太陽系裡的一滴水,我們又是地球上的一滴水,我們如此地渺小,所以我們的固有思維有那麼重要嗎?
10.如果有一天我落後了,我會自己主動退的,一直賴著,走的時候會很難看。
參考資料:
1.《美的方洪波99條思考:性格決定命運,思維決定成敗》,筆記俠;
2.《方洪波:風雨中出發 去寫新故事》,美的集團;
3.《美的方洪波簽發六條禁令 劍指“表演式工作”》,中國企業家雜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