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留學需要參加國內居民醫保嗎?應屆生身份受影響嗎?

留學生活除了完成學業,健康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許多留學生在出國前都會購買當地的醫療保險,但實際使用中卻發現並沒那麼方便。
小病自己買藥解決,大病則拖到回國再處理,成了不少留學生的常態。
可能很多留學生以為國內醫保用處不大,但事實上,它不僅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還能幫你省下一大筆醫療費用。

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身在海外,也別忘了參加國內醫保!
留學生要不要繼續參加國內醫保?
最近,關於“留學生要不要繼續參加國內醫保”的討論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家長建議,即便孩子留學在外,國內醫保也不能斷。
留學生正常參加醫保,回國可以在看病時即時使用,而且覆蓋範圍廣,住院、門診都能報銷。
如果不正常繳納的話,醫保不是想用就能馬上用的,因為有“斷保”帶來的3個月等待期,萬一回國就醫,還得重新繳滿3個月才能生效。
此外,連續參保還有福利,繳費年限越長,報銷額度越高。
那問題來了,留學生和長期旅居海外的人要怎麼繼續參加國內醫保?小編也幫大家整理了關於留學生參加醫保常見問題的官方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留學生參加醫保常見問題
Q1:在境外留學期間還可以參加居民醫保嗎?
可以!具有我國戶籍未在國內就業的城鄉居民可按規定參加戶籍所在地的城鄉居民醫保。
Q2:留學期間偶爾回國,有必要參加居民醫保嗎?
有必要!我國的居民醫保價效比高,個人僅需繳費400元,就可以按參保年度和政策規定享受一整年的“保住院”“保大病”“保生育”“保門診”等待遇,還有門診慢特病、國家醫保談判“雙通道”藥品等費用也可以醫保報銷。
按時參保,不僅回國期間看病可以享受醫保報銷,而且可以積累連續參保激勵額度,還可以避免在國外學習結束後回國重新參保產生醫保待遇等待期。
Q3:現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計劃以後回國定居,在境外期間有必要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很有必要!按照我國的醫保規定,“從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定參保後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
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原則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您在境外期間沒有參加國內醫保,回國定居後一旦生病,再參保就需要等待3個月以上,才能享受醫保報銷政策。
為了您回國後看病報銷不受影響,即使人在境外,也千萬不要忘了按時參加國內醫保。
Q4:在境外按時參加了國內的醫保,臨時回國期間可以享受醫保報銷嗎?
可以!醫保參保人在國內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醫保政策範圍內的費用醫保統籌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參保後可以用醫保碼或社會保障卡在定點醫療機構直接刷卡結算。
Q5:出國期間醫保斷繳,回國後再補繳有影響嗎?
有,而且影響還不小!斷繳醫保不僅臨時回國期間無法享受醫保待遇,還會影響後面的待遇享受。
2025年起,斷繳後再參保,需要等待期才能享受待遇,之前的連續繳費年限也會影響大病保險額度。
Q6:出境期間,持續繳醫保有什麼獎勵嗎?
有,而且激勵很實在!自2025年起,一是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二是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後每連續參保1年,可適當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同時,如果一年內同時滿足上述兩項條件,提高的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是可以累加計算的。以山東省標準為例,相應提高的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累加起來將達到6000元。
Q7:人在境外,如何參加國內醫保呢?
很簡單!常年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員,醫保部門還提供了線上辦理渠道,可透過各地各類政務APP、醫保小程式等及時參保繳費。還可以委託家人朋友到當地醫保大廳辦理參保登記並繳納醫保費用。
圖源 | 網路
Q8:臨時回國期間,看病就醫方便嗎?
非常便利!正常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可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支付寶、微信上申領醫保碼,直接在定點醫療機構掃碼就醫。
若選擇在參保統籌區外就醫,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即可在異地的定點醫藥機構直接結算費用。
Q9:回國後居民醫保會影響留學生的“應屆生身份”嗎?
不會。居民醫保不涉及勞動關係,不會影響留學生的應屆生身份和落戶政策。(注意!不是職工醫保也不是社保哦~)
圖源 | 餘姚市醫保中心
總之,對於身在海外的留學生和工作者來說,如果沒有正常參加國內居民醫保,不僅臨時回國期間無法享受醫保待遇,再次參保後還存在醫保待遇等待期,所以,還是要記得及時參保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