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丨
橡樹文字工作室
圖片有增添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信仰裡有信、有望、有愛,但未必在生活中真實地全面意會這三個要素,尤其是對“望”。我們常常強調信,也強調愛,但並未如此經常地強調望,就像整本《聖經》的結尾老約翰那樣盼望:“主耶穌啊,我願你來。”今天巴刻的文章告訴我們:盼望是一種生活方式,因為《聖經》本來就是帶來盼望的書。
聖經是一本帶來盼望的書。神第一個記載下來的應許,是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這是伊甸園裡一句帶有希望的話(創3:15)。至於耶穌最後一個記下來的應許:“我必快來”(啟22:20),對於受迫害的教會,正是盼望之源。
希伯來書11章1節根據盼望來定義信心:“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盼望是有保障的預期,能使信徒懷著喜樂前望。它是基督教信仰中一個重大的議題,也是神給人最珍貴的禮物之一。

神所賜的盼望才“有保障”

聖經怎樣闡述盼望?概括來說,人被造原是為了與神相交,使我們能永遠尊崇他、享受他,從在世的過度期開始,直至在享受“永遠的福樂”之地(詩16:11),那裡並不受時空限制。人類因為犯罪而破壞了這種關係,被剝奪進入天堂的盼望,掉進下地獄的陰霾裡。我們的創造主於是造成一個赦罪、重生、跨種族的族類,那便是教會。這個群體享有原來為人類所定的出路,而且,藉著神完全的恩典和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他們享有更多更多別的恩賜。
因此任何年齡的信徒,都要記得自己是神所收納的兒女,要繼承他的榮耀、他的聖城和國度。他們該知道,耶穌基督因著愛,為教會(弗5:25),也為世世代代每一位信徒舍了生命(加2:20),此刻藉著他的靈與他們同在(太28:20),每天像牧人照料羊群那樣照管他們(約10:2-4,11-25),又按著他們的需要不時加力給他們(腓4:13;提後4:17)。到最後,他會帶信徒離開這個世界,去到早已屬於他的天堂,在那裡跟他們分享福樂榮耀(約14:1-3,17:24;羅8:17)。
正如保羅所說,他們因此應該“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加5:5),那就是蒙神接納的成熟果子,新生命譯本(NLT)這樣翻譯:“憑著信心被神稱為義的人,熱切等待每一樣應許給我們的。”
點選圖片 即可購書
基督徒的身分不單是信徒,還是盼望者。現在我們可清楚看到“盼望”這個詞,包含兩個雖然相關,卻又截然不同的事實。客觀來說,它代表神所保證的前景;主觀來說,它代表一種向前看的生活態度,在等待應許成就、帶來喜樂的那一天。
這跟樂觀主義有很大分別。樂觀主義在沒有保證下期望最好的,這就形同在黑夜中吹口哨兒壯膽。基督教的盼望卻不然;它是一份信心,是仰望神應許的實現,就如在聖公會的葬禮儀式上,把屍體埋葬時,是“盼望也肯定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能復活進入永生”。
樂觀主義只是沒有憑據的一種想法;基督教的盼望則是必然會發生的,有神的保證。樂觀主義反映愚昧,就連期盼的是否真能實現也不確定;基督教的盼望則展現出確切的信念:在每一天、每個時刻,信徒都可以根據神的承諾,肯定最好的還是會來。
基督徒“盼望”的信念,今日卻被大大誹謗;它跟自高自大、物質主義的世俗文化相牴觸,激起了種種忿怒情緒。馬克思主義者反對它,認為“死後有幸福”的那種盼望(他們視之為“迷惑人心”),會使人變得被動,減低群眾改革社會的意欲。一些心理輔導員也起來反對,認為“盼望”就是逃避現實,使人不去面對現實生活。但事實卻剛好相反,基督徒所講的“盼望”,其源頭(信實、慷慨的神)是美善的,他呼召人追尋真愛、喜樂、熱誠、主動,和貫徹的行動,這就如魯益師(C. S.Lewis)所說的:在今世有最多貢獻的人,就是那些最多想到來生的人。
不完美的信徒“也有盼望”

凡健康成長的基督徒,都會愈來愈體會一個真理:神至高至大,相比之下,人是多麼微不足道。我們知道神辦事完滿妥當,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幫忙。因此,我們感到極其尊榮,不只因為神造我們、愛我們、救贖我們,還因為他把我們視為同工夥伴,讓我們參與他的計劃。正因如此,保羅能稱呼自己和他的同工為“基督的使者”和“與神同工的”(林後5:20,6:1),又告訴我們,要視自己為神的僕人、使者和工人。
沒有人會被拒諸門外的;聖經顯示,神使用他那些性格怪僻、不成熟、滿有瑕疵的兒女,去擴充套件他的計劃,期間,並透過他的聖化策略,陶造他們的品格和靈性。對於那些認為自己不配服侍神的信徒,這是何等大的鼓舞啊!
我們看到神怎樣幫助沉迷女色的參孫、滿口謊言的雅各、性情暴躁的尼希米、懦弱羞怯的瑪挪亞、營營役役的馬大和沉靜被動的馬利亞、愚昧愛國的約拿,麻木的悲觀者多馬,還有那個衝動、熱情、反覆無常的西門彼得。我們看到神怎樣賜福他們,甚至帶領他們離開自身弱點的束縛和奴役,進入一個他們從沒想象過的神聖狀況。
知道這是神與他那些缺點多多的朋友的相處之道,就能給與我們盼望。對於那些迄今還以為自己太差、不配接受這份尊榮的人來說,這份神聖的盼望會攪動他們的心,使他們相信自己可以為神所用。
點選圖片 即可購書
盼望是一株脆弱的幼苗,容易被碾碎、淹沒,每個信徒都必須用心去爭取。許多時候,當我們感到失望和沮喪,就會失去盼望。我們若容許失望橫行,它就會領我們沿著“孤單和苦惱”的溼滑斜坡向下滑,讓我們丟進消沉和絕望的深淵。
內心傷痕累累的約伯,落在死灰、疾病、迷惑、身心交瘁的境況,他的言辭表現了絕望心死的典型。“我的日子……都消耗在無指望之中。”(伯7:6)“山崩變為無有;磐石挪開原處。水流消磨石頭,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塵土;禰也照樣滅絕人的指望。”(伯14:18-19)“我若盼望陰間為我的房屋……我的指望在哪裡呢?我所指望的誰能看見呢?”(伯17:13-15)“他……將我的指望如樹拔出來。”(伯19:10)
在約伯的時代,人們假設神必然賜福給敬虔人,使他們享有富裕的物質。活在這種假設之下,又未有基督榮耀盼望的啟示,約伯(雖然他最後又再次得著物質上的賜福,參伯42:10)除了信靠神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盼望的緣由。神讓約伯知道,要“信靠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有原因。”神向約伯顯示了宇宙的偉大,回顧了受造物的精采奇妙,藉此把這個資訊傳遞給他(伯38至41章)。
但是基督徒比約伯知道更多,彼得給了我們資訊,使我們快要感到失望時,內心能再次燃點起盼望。他那篇資訊比真金還要珍貴: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汙、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彼前1:3-9)
我們需要盼望嗎?需要!基督徒可以有盼望嗎?可以。我們從來沒有失去過盼望?沒有。我們的盼望極大,顯示神極為慈愛?是。救恩的盼望,能否使我們有喜樂、動力、忠誠,及渴望被神使用?絕對可以。我們還沒有全然成聖,能否盼望神每天使用我們,使他得榮耀?可以。這是榮耀的大喜訊嗎?是。
你有盼望!又或像一些人所說的:這裡有盼望!盼望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力量的源頭,是內心喜樂的泉源,不斷湧出讚美和禱告。
本文摘編自巴刻、凱奈絲《信有藍天》,福音證主協會,2013


願頌讚歸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汙、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彼得前書 1:3 -4

…


朋友,你是否被基督的愛所感動?
你是否願意瞭解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為什麼願意賜下祂深愛的獨子為我們做替罪羊而死在十字架上?
你是否願意明白今生的意義和永生的含義?
…
如果你願意的話,請開啟聖經吧!請走進一個高舉十字架的救恩、傳講聖經真理的教會吧!

將心和靈放置何處,不僅影響今生的福樂,
而且決定永生的福樂!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
若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謝謝賞用!

敬 請 關 注
晨 修 晚 禱
…
歡迎弟兄姐妹們在下面留言討論或者禱告!
🙏🙏🙏
感謝您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群!
願上帝賜福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