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派博:不要白白患癌一場

  2006年2月15日,約翰.派博牧師(John Piper)在前列腺癌手術前寫下本文。同年3月3日,作輔導員的大衛.鮑力生(David Powlison)也證實患了前列腺癌,當天馬上就約翰的文章作了一些補充。
      約翰:我相信神可藉著神蹟,也可透過藥物醫治,所以同時為兩者禱告。神若醫治,就得榮耀,我也不致白白生病一場;所以不為得醫治禱告,就徒然患上癌症。然而,神不是叫人人得醫治的。況且,我們還會在其他方面辜負了這場重病。因此我為自己,也為你禱告,好叫我們不會白白受苦。
01
你若不信神設計了這一切,就枉然患上癌症
      約翰:說“神沒有計劃我們患癌,只‘使用’這件事”,是不行的。神總是先有計劃,然後才會容許的。祂若預見細胞會演變為癌,既可阻止,也可不阻止。不阻止,自有祂的用意。由於祂是無所不知的,所以說祂是有計劃行事。世上真有撒但,牠帶給人快樂與痛苦。不過,牠不是在一切背後的那位。所以牠攻擊約伯,叫他長毒瘡時(伯二7),約伯把事情歸究神(二10)。作者最後說:“論到耶和華所降與他的一切災禍,都為他悲傷安慰他。”(伯四十二11)你若不信是神計劃你患癌,就徒然生病。
      大衛:知道神有設計,不是要你苦撐、假裝輕鬆愉快,而是可向救主呼求,不是沉默屈從。詩篇作者、希西家王和先知哈巴谷知道神是上帝,就向祂赤露敞開。詩篇二十八篇教我們直率熱切地求告神。祂必要聽你,會在你心裡和處境中行事。病痛叫你敏銳地察覺:神向來都周詳地照顧你生活各方面。
02
你若認為這是咒詛,不是恩典,就枉然患上癌症
      約翰:“耶和華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八十四11)。
      大衛:藉著神為我們做、與我們一起做、透過我們做的一切,恩典臨到我們。祂把大有憐憫的救贖放上舞臺。你患的癌症,是臨到我們身上的其中一個“死蔭幽谷”(詩二十三4),就是各種威脅、損失、痛苦、缺憾、失望、罪惡。然而,天父叫蒙愛兒女極其失落:有時叫人今生康復(暫時的,直到將來從死裡復活,進入永生);卻總是托住我們、教導我們,使我們更認識祂、愛祂,是要成就極大的美善。在受試煉時,我們的信心變得深刻、真實,愛變得更堅定、有智慧。
03
你若只想痊癒而得安慰,不是求神安慰,會徒然患癌
      約翰:神不是訓練你估計有多少機會康復。世人從中得安慰,基督徒卻不是。有人靠車(可存活的百分比),有人靠馬(治療的效用),我們卻是要信靠耶和華神的名(詩二十7)。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一章9節說得很清楚,“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神叫我們罹患癌症,是要敲掉我們心中各種支柱,叫我們完全倚靠祂。
      大衛:神就是你的安慰,祂把自己給了你。不少聖詩如《穩當根基》(How Firm a Foundation)正確地計算人生的可能性,就是“你雖受試煉如在火中經過……我必常保佑,叫苦毒變甘甜,終叫你成聖潔”。
04
你若不肯想到“死亡”,就枉然患上癌症
      約翰:耶穌若遲遲不回來,我們人人都要面對死亡。不去想到離世時會見到神,是愚蠢的。詩篇九十篇12節:“求禰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數算自己的日子,是想到自己時日無多,有一天會去世。你若不肯思想這事,怎能得著智慧的心呢?不肯想到死亡,真是可惜。
      大衛:保羅描述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是“眼不能見”,卻叫人確實得著生命的“憑據”。主讓我們憑信,嚐到永恒生命的甜美,與神及基督面對面相見。我們也可以說,癌症是死亡的“憑據”,讓人嚐到必死的苦味。癌症像路標,指出人必須面對的最後仇敵。然而基督戰勝了它:哥林多前書十五章指出,死已被得勝吞滅。癌症只是仇敵在外巡邏的偵察隊。你若是復活之子,它始終不能控制你,你可以直視它。
05
你若以為“勝過”癌症,等於保住性命,卻未看基督為至寶,就徒然患上癌症
      約翰:神是要加深你對基督的愛,撒但卻想摧毀這份愛。即使你死了,癌症也沒有得勝。你若未看基督為至寶,牠就贏了。神要你去除倚靠這世界的習慣,赴基督豐盛的筵席;幫助你感受,且見證說:“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因而知道,“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三8;一21)。
      大衛:看基督為至寶,體現了信仰兩大核心:一方面需要祂救我們脫離困境、罪惡、苦難、悲傷;另一方面救恩是世上最有份量的,就以祂為樂,愛慕祂,為祂賜下的一切好處感謝,一切由祂決定。所以基督徒的人生不是單調的,是與祂一同度過喜怒哀樂。“打敗”癌症,是知道天父憐愛只不過是塵土的你。活著是要認識祂,認識祂是要愛祂。
06        
你若常花大量時間認識癌症,卻不好好尋求神,就枉然得了癌症
      約翰:無知不是美德,去了解癌症是沒錯的。但不住要知道更多,卻沒有熱誠尋求神,反映內心有不信。癌症是要喚醒我們:神是實在的,叫我們領悟但以理書十一章32節的真理:“認識神的子民必剛強行事。”塑造我們為溪水旁那不動搖、不能摧殘的樹木:“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一2-3)。
      大衛:我們也可把閱讀癌症資訊的情況,應用到與人交談的事上。親友總會問候你。那是好事,大家卻不要卡在那裡。你儘可能坦率說出病情,請人代禱、提供意見,接著便要轉換話題,講述神怎樣信實地以萬般憐憫托住你。麥其尼(Robert Murray McCheyne)智慧地說:“你每逢看自己的過犯一次,就要仰望基督十次。”我們往往會沉溺在錯失上,忘了神怎樣憐憫人。他教我們逆轉那個比例,抗衡那個傾向。可把這做法應用在苦難上。你每逢向人說一句有關癌症的話,就要用10句來述說神教你學到關於祂、盼望祂的功課、以及生活裡的小祝福。你每花1小時研究病情,就用10小時來研究可怎樣服侍主。把你在癌症學到的,聯絡到神的旨意上,你就不會心神不寧了。
07
若癌症叫你跌入孤獨裡,你未能藉親切言詞,
深化人際關係的話,就枉然患上癌症
      約翰:腓立比教會派以巴弗提把饋贈送給保羅,他竟然病了,甚至要死。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人說:“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腓二26)。多麼不尋常的反應!不是他們因他病了而難過,而是他因他們聽見他病了而難過。神要藉著癌症,為我們塑造這樣的心腸:對人有深切關愛的心。
      大衛:我們非常怕死,卻對醫藥著迷,並崇拜青春、健康和活力,設法掩飾軟弱或不完美。你若坦然活在軟弱中,親切地信任人,會大大激勵周遭的人。“彼此相交”是施與受。你最軟弱的時候,找到最微小的方法關懷人,就學會最美好、最喜樂的功課;最威脅生命的可以使人得釋放!這時,除了接受神和人的愛,並且愛神愛人,你就再沒有什麼事可作了。
08
你若悲傷,像沒有盼望的人那樣,就枉然患上癌症
      約翰:死亡的確帶來悲傷。死去的信徒會暫時失去身體、世上親人、地上的服事;卻滲透著盼望。“我們……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林後五8)。
      大衛:保羅說,如果以巴弗提死了,他會“憂上加憂”。他因朋友病了,感到痛苦沉重;若他死了,他會加倍悲痛。這是出於神,充滿深情、真誠的悲傷,也與“常常喜樂”、“神所賜超過人所能瞭解的平安”、“真正關心你們的事”並存。傷心怎能與愛、喜樂、平安、堅不可摧的人生意義共存?在信仰的內在邏輯裡,這是完全可能的。正因為你有盼望,就更強烈地感到此生的痛苦:憂上加憂。但不帶盼望的悲傷,往往因為面對現實就會抓狂,所以寧願否認、逃避或鑽入忙碌裡。在基督裡,你知道什麼是危險的,所以敏銳地感到這墮落世界的邪惡,不認為痛苦和死亡是理所當然的。你愛良善,痛恨邪惡。畢竟,你效法“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甘願走上十字架。祂懷著一切會實現的心來過活和死去,沒有否認或用藥物麻醉自己,也從不絕望、恐懼,或為改變處境找一線希望。耶穌最後的應許,在悲傷中洋溢著盼望的愉悅:“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這喜樂沒有人能奪去。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選自約十五-十七章)。
09
你若仍像過去那樣輕忽罪,就枉然患上癌症
      約翰:你患癌之前常犯的罪,如今仍那麼吸引及包圍你麼?若是如此,就太蹧蹋這病了。癌症來到,是要除去你對罪的慾望。癌症就是要打擊驕傲、貪婪、淫慾、仇恨、不饒恕、不耐煩、懶惰、拖延等敵人。不要只設法對付癌症,也要與它並肩作戰。上述敵人比癌症更壞。不要埋沒癌症殲滅這些仇敵的威力。讓永恆臨到,呈現時空下的罪多麼無益。“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路九25)
      大衛:苦難是要使你戒掉罪,並鞏固信心。如果你不信上帝,苦難會把“罪”放大;你會變得更苦澀、絕望、沉迷、害怕、狂亂、逃避、傷感,還是假裝一切如常?或是用自己的方法與死亡妥協?你若是屬神的人,苦難會緩慢地、有時候也相當迅速地改變你。你會按祂的方式與生死和解。祂會馴化你,煉淨你,除去你的一切虛榮。你會需要祂、愛慕祂。祂調整了你的優先次序,你就會常作最重要的事。祂會與你同行。你有時也會失敗,被煩躁或擔憂抓住,去逃避或恐懼。然而,祂總會扶起你。你不斷尋求、又尋見救主時,裡面的敵人—比癌症致命萬倍的心靈癌症—會逐漸死去。“耶和華啊,求禰因禰的名赦免我的罪,因為我的罪重大。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二十五11-12)。
10
你若沒有藉此見證基督的真理和榮耀,就枉然患了癌症
      約翰:我們來到如今這地步,總是有原因的。耶穌這樣論到痛苦、意外的處境:“人必為我的名,下手拘捕、迫害你們,把你們交給會堂,下在監裡,甚至押到君王和總督面前,結果卻成了你們見證的機會”(路二十一12-13,新譯本)。得了癌症也一樣,正是作見證的時機。基督實在是至寶,難得有機會證明祂確實比生命寶貴,不要枉費了。
      大衛:耶穌是你的生命。將來人人都要向祂屈膝。祂已一舉永遠勝了死亡。祂必會完成開始了的工作。願你因為住在祂裡面、靠著祂、藉著祂、為了祂而活,發出光來。有一首古老詩歌說:
  “基督與我同在,
  在我裡面,
  在我後面,
  在我前面,
  在我左右。
  基督贏得我,
  使我復原,
  我之下,
  在我之上。
  祂在安寧中,
  在危難中,
  在愛我的人心裡,
  在朋友和陌生人口中”
(摘自“我與基督聖名結連” [I bind unto myself the Name])。

  罹患癌症期間,你需要弟兄姊妹見證基督的真理與榮耀,與你同行,在身邊活出信心,愛你。你也可這樣待他們和所有人,以基督之愛去愛,在朋友和陌生人當中,滿口盼望。要記得你不是孤單的,你會得到所需幫助。“我的神必照祂在基督耶穌榮耀的豐富,滿足你們的一切需要”(腓四19,新譯本)。
(譯/小小,譯自Desiring God, Resources Library)
(全文完)
作者簡介:
      約翰·派博—畢業於惠敦學院。在加州富勒神學院師從富勒博士(Dr. Daniel Fuller)。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學位後,回到美國明尼蘇達州伯特利學院任教。1980年起,任明尼亞波里斯浸信會伯利恆教會牧師。
      鮑力生—在“基督徒輔導教育基金會”(Christia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當輔導(或稱諮詢)和教師。
 • end •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信君~
傳遞使命,建立生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