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震後12小時

1月7日,西藏日喀則,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倒塌。西藏藍天救援隊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強 郭玉潔 魏晞
見習記者 張仟煜 實習生 何新月
1月7日9時5分,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7日下午,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1·07”地震受災救援工作新聞釋出會通報稱,經初步排查,截至15時,定日縣6.8級地震已造成95人遇難,130人受傷。
本次地震震中位於定日縣措果鄉,震中20公里範圍內有3個鄉、27個村,人口約6900人。措果鄉居民尼瑪努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當地受災情況很嚴重,已有救援隊趕到現場,仍在搜救被困人員,“我們家的房子全部倒了,我的腿傷了”。
重災區居民缺少食物、帳篷,救援隊、醫療隊已進入災區
據媒體報道,定日縣措果鄉、長所鄉、曲洛鄉在本次地震中受災較為嚴重,大量房屋倒塌。
長所鄉嘎布村一名26歲年輕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嘎布村已有3人確認遇難,都是中年人,也有人被坍塌的房子砸到頭、腰,受傷嚴重。他告訴記者,救援力量已抵達,但現場仍缺少食物、帳篷。
地震發生後,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人員、消防救援隊等多支力量已陸續抵達定日縣災區展開救援。當天,在定日縣長所鄉森嘎村,武警救援人員從一處廢墟下救出一名被埋壓兒童,也有重傷員被直升機轉運至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部隊的(救援)人員、醫療人員都已經來了。” 在措果鄉開超市的河南人史志強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鄉上的水、電都斷了,飯也做不了,超市裡的物資也被埋在地下,因為餘震不斷,他也不敢去拿。
7日下午,史志強開車前往200餘公里外的日喀則市,拉泡麵、礦泉水、被子等物資,準備捐給鄉政府,“該幫助的要幫助一下”。
“現在缺保暖的東西。”史志強告訴記者,地震過後,鄉上的大部分房子已無法居住,而這裡夜裡很冷,需要很多帳篷。當地的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三天,定日縣最低氣溫-18℃至-14℃,最高氣溫0℃至7℃。
“現在最困難的是住的。”措果鄉尼瑪努宗也告訴記者,他家附近的許多房子都倒了,餘震還在繼續,吃飯也有些困難,鄉鎮上的許多店鋪地震後無法營業,他們也不敢進去。

1月7日,西藏日喀則,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損毀嚴重。西藏藍天救援隊供圖

據媒體報道,地震發生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緊急調撥棉帳篷、棉被、保暖衝鋒衣、摺疊床等救災物資4600件(套),用於支援災區做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曲洛鄉措昂村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他家裡的房子也塌了,鄉政府正在搭建臨時帳篷,供村民們落腳。
地震發生時,有人是睡夢中被家人拽出來的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發生時,有的人還在睡夢中。
史志強記得,7日早上8點鐘左右,先來了一場小地震,大約兩秒鐘就過去了,他沒起床,繼續睡了。他來日喀則七八年了,此前在這裡也經歷過小地震,所以這次一開始並未太在意。他沒想到,隔了一個小時左右,一場大地震來了。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7日9時5分,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北緯28.50度,東經87.45度)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那時候天剛亮。”史志強告訴記者,大地震來後,他和妻子都沒穿外套就從屋子裡跑了出來。他看到,許多慌忙跑出來的人,都沒有穿厚衣服。震區的天氣資訊顯示,7日9時,定日縣氣溫-12.2℃。
大地震發生時,措果鄉的藏族居民加律鞋都沒穿就跑了出來。他告訴記者,他的弟弟在逃生時右腿被木頭砸傷。接受採訪時,他正赤腳攙扶著一瘸一拐的弟弟,等待著政府搭建的臨時帳篷。
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就在震中所在的定日縣。在珠峰山腳下開餐館的楊凡(化名)在睡夢中被劇烈的搖晃驚醒。她從新聞中得知,25公里外的曲洛鄉受災嚴重。餐館一名藏族女服務員家就在曲洛鄉曲洛村,前不久剛休假回去,楊凡和丈夫給這名員工打了10餘通電話、發了許多訊息都沒得到回覆。
“我差點就死了。”7日13時39分,那名員工回訊息了。她告訴楊凡,地震來時她在睡覺,是父親衝進房間把她從床上拽了出來,他們跑到屋外的空地時,已有許多村民穿著單薄的秋衣站在室外,那時天微微亮,她家的土房、土牆倒了一半。
1月7日,西藏日喀則,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倒塌,一些受災群眾站在室外。西藏藍天救援隊供圖
定日縣扎西宗鄉巴松村的次仁格旦,在珠峰山腳下經營著一家賓館,被地震晃醒後,他連褲子都來不及穿就抱著孩子往外跑。他形容,感覺像是在一個罈子中搖晃。平日裡暈車的妻子,被晃得想吐。
前一晚,次仁格旦的賓館接待了40多位客人,地震後,珠峰景區暫停對外開放,次仁格旦店裡的客人都離開了。他告訴記者,巴松村300多位村民紛紛聚集在戶外搭建帳篷,不敢回房子裡過夜,都害怕餘震再發生。

1月7日,西藏日喀則,珠峰山腳的巴松村,村民們在戶外搭帳篷過夜。受訪者供圖

震區多生土結構房屋,易倒塌
7日下午,一位長所鄉村民告訴記者,他從縣城趕回村子時發現,家中建於2010年的土房全部倒塌,“已經看不見(房屋)結構”。
該村民告訴記者,村中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土房,造房很少用水泥。他記得,2020年附近曾發生過一次4.5級地震,當時,村中房子出現輕微裂縫,沒有倒塌。在他看來,土房建造成本“比較便宜”,也符合當地人的居住習慣。“土房平時基本上很穩,但這次災難地震(就不行)。”
一位長所鄉嘎旦村村民也告訴記者,村中60多戶人家,只有“一兩個(房子是)水泥的”,其他人家多為土房,在此次地震中幾乎全部倒塌。
1月7日,西藏日喀則,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倒塌。西藏藍天救援隊供圖
在離震中相對較遠的定日縣城,有個體工商戶告訴記者,貨架上東西倒了,廚具餐具也摔壞了,但是縣城房屋大多沒有倒塌,只有輕微裂縫。目前,有居民在廣場上,也有人在家中收拾震後四處散落的物品,還有許多人趕往村鎮救援。
在震中七八十公里外的扎西宗鄉曲宗村,村民頓當告訴記者,村子受災情況並不嚴重。地震時他還沒起床,是母親發現地震後把他喊起來的。地震過後,他發現,自家生土結構的房屋也出現裂縫。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前副所長陸鳴說,房屋倒塌情況不一,首先與距離震中位置有關,也與房屋結構有關。他去過1990年到2017年國內幾乎所有7級以上地震現場,尤其關注村鎮自建房屋,曾編寫《農村民居抗震指南》一書。
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西藏邊遠高原牧區房屋以生土結構為主,是受當地氣候地理條件影響。
此次地震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4259米。陸鳴分析,4000米海拔以上的地區,幾乎不生長樹木,他推斷,當地偏遠村鎮居民因為取木材困難,使用木頭做承重結構的很少,大部分用生土或混合碎石建房。而按照經驗,生土結構房屋是框架、磚混、土木等房屋型別中抗倒塌能力最差的一種,一般比土木結構更差。
陸鳴告訴記者,2008年西藏當雄發生6.6級地震,震後他在現場調研發現,震中附近的生土房屋全部倒掉,距離震中稍遠的生土房屋有裂縫,但屬於嚴重的貫通性裂縫,無法修補繼續居住。他介紹,生土屬於脆性材料,強度和彈塑性變形小,地震波可以讓所有建築晃動,但脆性材料使得房屋更易倒塌。

1月7日,西藏日喀則,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倒塌。西藏藍天救援隊供圖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釋出《西藏定日縣6.8級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預測》稱,自1949年以來,本次地震震中200千米範圍內發生5.0級以上地震共37次,6.0級以上地震共7次,7.0級以上地震共1次,其中距離震中最近的是1998年9月4日的西藏定日縣與定結縣間的6.2級地震,距震中15千米,未造成人員傷亡。
該實驗室利用前期研發的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預測模型分析,認為地質災害的高機率區重點涉及曲洛鄉、措果鄉和尼轄鄉的部分山體,由於存在冰川、冰湖,除山區滑坡和崩塌,還可能誘發冰川失穩、冰湖潰決等災害鏈,需要做好預防工作。
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天也緊急下達1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援西藏地震災區災後應急恢復,重點用於災區受損道路橋樑、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應急恢復建設,推動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 END –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