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如果現在還有人認為房地產會反彈上漲,那他對經濟肯定是沒什麼認知的

作者:農村娃高老師
來源:樓市高談
你知道吧。
關於房地產行業,有這樣一位經濟老中醫,他能用精準的判斷,為樓市發展把脈。
他就是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
在重慶任職期間,憑藉出色的經濟管理能力,精準把控重慶樓市,化解庫存危機,在業內聲名遠揚。
早在2023,當不少房產專家還在大談房價觸底反彈時,黃奇帆在房地產趨勢論壇上,直接潑了一盆冷水:
如果現在還有人認為房地產會反彈上漲,那他對經濟肯定是沒什麼認知的!
他用一組組冰冷的資料,撕開了房地產行業的傷疤,直言:
中國房地產的底層邏輯已徹底改變!
這話一齣,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不少還對房價抱有幻想的人心頭一緊。
01
黃奇帆的三大論斷:
打破反彈幻夢的清醒劑
我把黃老先生的觀點,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供需逆轉房子比人多出1.6億套!
黃奇帆反覆強調一個殘酷的現實:全國住房套戶比已經達到1.16,也就是說100戶家庭對應116套房,這個數字遠超國際警戒線1.1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12.1%的空置率,相當於每8套房就有1套空置著,在三四線城市情況尤為嚴重。
像山東聊城套戶比1.35,河北保定1.42,鶴崗更是誇張,高達1.79
想想看,鶴崗70㎡的新房只賣8萬,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房子還怎麼保值?
第二,是人口斷崖90後比80後少4000多萬接盤俠
我們知道,以現在的人口形勢來看,對房地產來說可不太樂觀。
新生兒數量比8年前暴跌40%,結婚登記人數減少35%,這直接導致剛需購房群體斷崖式萎縮。
而且城鎮化率已經逼近68%的天花板,以前進城農民買房的故事,再也講不下去了。
黃奇帆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
未來十年,開發商建的房子比新生兒數量還多!
沒有了足夠的買房人,房價拿什麼漲?
第三,是政策轉向政府救市刺激房價
面對創20年新高的7億㎡商品房庫存,國家雖然投入數萬億收儲,但目標很明確,是要把這些房子轉化為保障房、人才公寓,可不是為了推高房價。
就拿深圳、青島來說,當地保障房價格比周邊低40%,直接把很多剛需購房者吸引走了。
黃奇帆反問:當政府用白菜價供應保障房時,普通商品房還怎麼漲?
02
三大鐵證:
為什麼說“反彈論”是自欺欺人?
我們看到,當前很多房地產大V,是不是丟擲一個刺激的觀點:房子要反彈了。
但是,下面3個反證,就可以打臉。
首先,是房地產行業指標倒退回15年前
從銷售規模看,2024年預計新房銷售額8.4萬億,直接退回到2015年的水平
建設規模上,新開工面積僅6.9億㎡,相當於2006年的資料,倒退了18
投資信心也受挫,開發投資額9萬億,跌回2014年。
這些數字明明白白地宣告,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其次,是購買力枯竭中產財富被房產綁架”。
我們知道,在中國,中產家庭70%的資產都鎖在了房產裡,遠高於歐美國家的30%-40%
一旦房價下跌,家庭財富直接腰斬
北京二環的老破大3年跌價300萬,抵押率降至40%
深圳的業主就算降價1.5/㎡,房子還是難出手,經營貸斷供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真應了那句話:房子從財富象徵變成債務牢籠,只需一次失業或一場大病!
再次,是房企求生千億現金也難造血”。
我們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算是保利、華潤這些手握現金超千億的央企,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也大幅掉隊”。
世茂、遠洋等房企現金流持續為負,造血能力幾近枯竭。
開發商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怎麼能撐起房價上漲?
03
普通人破局:三條保命策略
說到這裡,我們普通人最關心的問題來了:
該如何去面對呢?
第一,是最佳化資產拋掉三類毒資產”。
三四線城市的房產要小心,那些人口流失的城市,房子就像縮水海綿,越留越不值錢
樓齡超過20年的老破小也別留,後續的持有成本,像維修費、房產稅會越來越高,而且根本賣不出去
還有遠郊盤,通勤超過1小時的新區房,空置率超40%,趕緊處理掉,割肉止損好過爛在手裡!
第二,是現金為王梯形存款法抵禦風險
把手裡的資金分成三份,分別存1年、2年、3年期定期。
比如30萬拆成310萬,1年期利率2.0%2年期2.3%3年期2.5%
這樣每年都有存款到期,既能保證收益,又有流動性,比單存三年期能多賺4000元利息。
第三,是盯緊政策借力保障房轉化紅利
南京、廣州等地對改造保障房的業主,最高補貼8/
北京試點以舊換新,老舊小區置換補貼能達到房價的15%
咱得學會順勢而為,這樣才能把手裡的死資產變成活錢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