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回首,在美國tech行業工作,心態的變化….

作者@地裡匿名使用者1XMKM
釋出在一畝三分地

歡迎大家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到原帖與作者交流討論哦!
記得12-15年左右,還在讀其他專業,那時候就陸陸續續聽說轉碼很好。
有認識的同學隨便轉一水CS master就輕鬆進Google了。大家也傳著FLAG的美譽和兩個OA拿Amazon offer的神奇故事。
不過這個時期轉碼這條致富捷徑才剛剛顯露出來,我們非CS專業的就算聽說了也保持觀望狀態。
如今想想當年稀裡糊塗轉CS而且堅持下來的如今都發了,幸運的趕上了黃金十年。
16-19年,轉碼成了所有留學生共識,這是一條被前人驗證過多年的靠譜的成功之路。各種補習班輔導班雨後春筍般湧現,國內高三學生也知道高分就要報宇宙機專業。
而大家對於tech行業的生存法則也有成熟的經驗總結,比如跳槽如何刷題和sys design,如何談價錢拿大包裹,如何在各大廠裡拼升職,如何應對Amazon pip,如何應對H1B和綠卡問題,如何處理RSU然後做投資。
雖然偶爾有小波折,但總體就業市場非常穩健。
最關鍵的還是一個心態問題,就是我們堅信tech行業哪怕不越來越好,也是無比穩定,呆在這個行業就是人上人,錢途一片光明。
當時Google還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女神公司,高薪/舒服/無pip/技術前沿/福利好;哪怕是在Amazon,遇到pip也是天大的事兒,哪怕遇到了那跳來Google Facebook也就勝利了。
20-22年,疫情來襲,瞬間哀鴻遍野,不過整個股市也很快反彈,而且創造驚人的機遇,房地產市場也是火熱到十幾年來前所未有,人人搶房人人refinance。
就業市場隨之也登峰造極,各種令人咂舌的大包,新生人手幾個offer,老人也是人人都在跳槽拿高薪,Google hiring bar到了歷史最低點。
所以那時候的心態真是無比自信,堅定自己只要努力就可跳一直跳槽or升職,永遠財源滾滾。
一切繁榮無限,卻不知這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後的瘋狂。
23年至今,或者說22年年末Twitter裁員打響第一槍開始,整個過去十幾年的繁榮光景不在。
Layoff成了家常便飯,資本家第一次大規模雷還在意臉面,現在已經…
哪怕過去一年股市走高,就業市場也沒有多好,大量崗位還是搬去了印度。
各種曾經女神白月光風采不在,比如Google LinkedIn這種都瘋狂pip,所以大家臉皮也厚了無所謂了。
H1B依然是中獎率很低,而辦綠卡Google Facebook歷史性的根本就辦不了,能辦綠卡的大廠等個perm也是地老天荒。
唯一的希望是橫空出世的LLM AI,帶來了新的就業和投資新希望,但能如何落地賺錢都不好說,而且目前看來好像也沒怎麼帶動就業。
所以打工人的心態也發生變化,無所謂什麼升職跳槽了,無所謂什麼career了,保住飯碗和身份最重要。
而且既然只是一個飯碗,看不到前景,那我也沒那麼強烈的motivation了。
就和歷史上任何的盛世光影一樣,過去十年的整個tech行業的集體性高光繁榮,怕是已經是過去式了。
特寫此文紀念一下。或許轉去AI領域是唯一值得的奮鬥之路了。
大家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和看法,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今日推薦

內容來源一畝三分地網頁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