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按即可參與👆
2025年,伴隨著不確定的關稅政策,美股大幅回撥。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經濟增速預期下調,失業率和通脹預期上調,市場擔心美國將面臨滯漲風險。
1981年,美國超市的牛肉價格一年漲了20%,加油站外,司機們為了昂貴的油價爭吵不休,而銀行櫃檯上赫然貼著“存款年利率6%”的告示。然而,通脹率卻高達13.5%。這意味著,把錢存進銀行,每年實際虧損7.5%。
更糟糕的是,股票和債券,這對傳統意義上“互為對沖”的老搭檔,竟然雙雙下跌。標普500指數全年跌了5%,長期國債跌幅更是高達9%。投資者驚恐地發現,自己彷彿陷入沼澤——越是掙扎,沉得越快。
熟悉嗎?四十多年後,類似的場景再次上演。2022年,美聯儲暴力加息,全球資本市場劇烈震盪,納指一度崩跌33%,美債收益率飆升,債券市場出現罕見大跌,甚至連黃金也一度跟隨美元波動——幾乎沒有一類資產能夠倖免。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種極端市場環境下,有沒有一種投資策略,能夠真正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在1981年的集體焦慮中,哈利·布朗在丟擲了一個“反常識”方案:把資金均分四份,分別投入股票、長期國債、現金和黃金。
- 股票: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
- 債券:在市場低迷時提供穩定的防護
- 黃金:在通脹和不確定性加劇時發揮對沖作用
- 現金(短債、貨幣):保持靈活性,應對突發需求
永久組合的核心邏輯
永久組合的關鍵在於分散風險、平衡資產和長期持有,本質是承認預測的侷限性。
- 經濟週期覆蓋:股票捕捉增長,國債防禦通縮,黃金對沖通脹,現金保持靈活
- 負相關性設計:任一資產下跌時,至少有一類資產上漲
- 反人性紀律:強制再平衡避免追漲殺跌
歷史資料表明,採用永久組合配置的投資組合在長期內不僅實現了穩健的收益,還有效控制了風險。回測資料顯示,過去30多年裡,這種配置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大約在7%左右,波動率控制在9%以下,最大回撤往往低於15%。
他告訴我們不必對短期市場抱有過高的期望。真正的財富增長,是在長期中積累的結果。耐心、紀律和定期的再平衡,是你走出投資迷局的三大法寶。
雪球三分法:輔助複製永久組合的實用工具
在複製永久組合的過程中,雪球三分法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思路。三分法從三個維度幫助我們分散風險:
- 資產分散:不僅僅侷限於股票、債券、黃金和現金,還可以透過基金等工具進一步細化;
- 市場分散:適度佈局海外市場,把握全球經濟發展機遇;
- 時間分散:採用長期定投策略,平滑市場波動,不必過於擔心短期波動
利用雪球三分法,你可以更容易地構建出一個符合自身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的投資組合。平臺上的工具和資料支援,使得配置過程更加透明、科學,讓普通人也能輕鬆複製哈利布朗的永久組合。
配置方案

回測資料:永久組合的長期表現
紙上談兵沒有意義,最好的驗證方式,是用資料說話。我們回測了這個組合的歷史表現,並對比同期市場的表現。

(2)永久組合-三分法配置 vs 傳統60/40組合 vs 單一市場對比



年化波動率顯著降低:相較於A股、美股,永久組合波動率僅為7.3%,不到滬深300的一半,顯著降低市場情緒帶來的衝擊。
抗回撤能力強:2022年市場暴跌時,納指100最大跌幅超過35%,但永久組合最大回撤控制在-9.2%。
收益適中,穩健向上:近5年年化收益7.8%,雖然不及單一市場大牛時的漲幅,但勝在可持續性。
在這個資訊爆炸、市場波動頻繁的時代,真正能讓你在投資中獲得穩健回報的,往往不是那些追逐熱點的短線操作,而是科學的資產配置。哈利布朗的永久組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路徑,而三分法則為這一策略提供了方便的實操工具。“以良好的計劃開始,比等待一個完美的計劃出現要好。”——無論市場如何變化,資產配置永遠是投資中最重要的防護網。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