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斥資近63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永輝超市(601933)29.4%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半年後,名創優品創始人兼CEO葉國富終於被提名進入第六屆董事會,擔任非獨立董事,並以“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公開亮相。

原董事、CEO李松峰出局
永輝超市3月17日晚間公告稱,為加快公司改革轉型步伐,公司擬正式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統領公司改革轉型工作;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為葉國富,成員包括王守誠、羅雯霞、林紅東、曾鳳榮、吳凱之、甘旺亨、張衛東、朱靜、劉少強。
上述議案獲得同意票7票,反對票1票。而投出反對票的人,是永輝超市董事張軒寧。對於反對理由,張軒寧表示“當前高階管理議案中,未涉及CEO安排,這令人擔憂。”
就在公告發布前的3月17日下午,永輝超市召開了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表決了《關於換屆選舉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包括永輝創始人張軒松和張軒寧、名創優品創始人兼CEO葉國富、名創優品首席財務官張靖京和名創優品獨立非執行董事王永平當選。而永輝超市原董事、CEO李松峰未當選。
永輝超市第六屆董事會同時提名擬聘任王守誠、羅雯霞、曾鳳榮、林紅東、吳凱之、甘旺亨為公司副總裁,吳凱之為公司財務負責人,經董事長提名,擬聘任黃曉楓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讓市場感到意外的是,新一屆董事會並沒有聘任CEO,對於外界的疑問,永輝超市稱CEO虛位以待,將進行全球招募。
這意味著,葉國富執掌的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永輝超市的CEO李松峰。
不過,改革派葉國富的強勢改革,也遭遇到了強力反彈,而第一個向他說“不”的,就是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他也是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的哥哥。
在張軒寧看來,永輝超市深入學習胖東來模式,併成功在全國推廣永輝品質零售店,正是在李松峰擔任永輝超市CEO期間帶領團隊達成的。另外李松峰也推動永輝超市構建更契合品質零售的新型組織架構,構建了以商品為核心、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數字化驅動的製造型供應鏈。
李松峰生於1977年,2011年至2021年曆任京東集團高階總監、永輝超市CTO,2021年8月開始擔任永輝超市CEO。
在此前永輝超市公告中,稱李松峰深度參與了京東移動網際網路轉型、中臺化建設、技術對外賦能,並擁有20年的技術及管理經驗,擅長在業務變革中構建適合企業發展的數字化能力。
梳理財報可以看到,在擔任永輝超市CEO後,李松峰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獲得薪酬396萬元、384.7萬元、356.4萬元。薪酬雖然兩連降,但仍為公司高管之首。
而永輝超市在李松峰領導的領導下,2021年到2023年交出了累計80億元的虧損。

葉國富的“蛇吞象”野心
葉國富的“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身份此前已經在永輝超市內部發文確認。
有訊息稱,永輝超市此前已在內部下發檔案,宣佈成立改革領導小組,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葉國富出任領導小組組長。
據內部人士透露,“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葉國富提出了“433”改革規劃,即“四化三力三變”,涵蓋國際化、現代化、職業化、專業化,學習力、執行力、創造力;組織變革、運營變革、供應鏈變革。
在葉國富看來,2025年永輝超市的關鍵詞是“減虧”,主要透過“三提兩降”策略實現,即提高人效、業績、毛利,降低成本和費用。
葉國富表示,在胖東來理念的指導下,永輝超市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並在變革中獲得更大的收穫。
時間回到2024年9月23日晚間,當天葉國富操盤名創優品旗下的駿才國際宣佈斥資62.7億元,從牛奶公司和京東手中收購永輝29.4%的股權,成為永輝超市的第一大股東時,震驚了資本市場。
市場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蛇吞象”式的併購樣本。從財務資料看,2024上半年名創優品營收77.6億元,永輝超市高達377.79億元,名創優品的規模僅為永輝超市的“零頭”。
葉國富操盤的這一資本併購,引發投資者質疑,9月23日晚美股開盤後,名創優品(MNSO)股價大跌18%。
對於投資者的疑慮,葉國富當晚在朋友圈用一句話進行了回應:“大家都看不懂就對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沒有機會了。”
而葉國富向外界傳達的是,希望這項收購能發揮出更大的協同作用。
名創優品在公告發出當晚舉行電話會議對此宗交易進行說明。名創優品首席財務官張靖表示,名創優品預計不會控制董事會的多數席位,因此,名創優品不會作為永輝超市的控股股東、實控人,也不會合並財務報表,將用持股比例來計算應當確認的投資收益或者投資損失。
名創優品的公告顯示,名創優品可透過業務合作向目標集團提供支援,永輝可利用名創優品的優勢,以較低成本開發更優質的自主品牌產品,預計這將提高目標集團的差異化競爭能力;藉助永輝約850家的門店體系及供應鏈,雙方可進一步提升規模經濟效應,最佳化成本結構;此外,由於收購事項將擴大名創優品對日用品零售業務的投資及經營渠道,藉此集團能夠分散週期性業務風險。
而對於葉國富63億元發起的這一“蛇吞象”式的收購,永輝超市在情況說明中指出,交易完成後,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為廣東駿才國際商貿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9.4%。但永輝超市強調,創始人兼董事長張軒松先生的股權比例未發生任何變化,駿才國際及其實控方名創優品將與永輝超市攜手創造品質和幸福商業模式。

永輝的苦衷
而曾反超大潤發、華潤萬家,成為中國本土第一大超市的永輝,為何調低姿態牽手靠十元貨起家的名創優品,背後有著自己的苦衷和考量。
2010年,永輝超市以“生鮮第一股”的風光姿態在A股上市。隨後在全國進行快速擴張,到2021年,永輝超市收入近千億元,全國門店達到1090個。但也正是從2021年開始,商業零售業態競爭白熱化讓永輝超市出現持續虧損。
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至2023年永輝超市淨虧損分別為39.44億元、27.63億元、13.2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80億元。經營壓力之下,永輝超市在多地關閉了線下門店。
為了扭轉業績下滑的困境,永輝超市表示,公司已積極主動向優秀同行學習,並設立專項資金,主動提升品質和服務。之後,知名商超品牌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高調宣佈對永輝超市進行幫扶調改。
值得注意的是,胖東來對永輝超市的經驗輸出,被輿論放大成為商業零售領域的熱點,但並沒有在永輝超市的財報上得到正向反饋,
永輝超市在2025年1月釋出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2.1億元。
具體來看,在2024年5月胖東來介入調改永輝超市之前,永輝超市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為22.85%,但隨後其毛利率開始下滑,到2024年三季度,毛利率下降為20.84%。
在利潤持續下降的同時,公司營收從2021年的910.62億元,下滑到2023年的786.42億元。
資本市場也對永輝超市投出了否定票,巔峰時期的永輝市值超過1100億元,截至最新一個交易日,永輝市值僅有464.64億元。
對於業績持續下滑,永輝超市坦言2024年的經營情況相比2023年並未明顯改善,至於原因,一方面受制於零售行業的整體挑戰導致公司整體客流和客單持續承壓,另一方面是2024年下半年主動戰略和經營模式轉型帶來的前期陣痛。
對於門店規劃,永輝超市表示,在2024年已關閉220家門店基礎上,2025年預計將再關閉約200家尾部門店。
雖然胖東來並沒有讓永輝超市的基本面得到改觀,但在葉國富看來,永輝經過胖東來的調改後有很大的改善,正處於價值低點。他堅定地認為,中國的商超零售是個大機會,過去超市二房東的經營模式逐漸遠離消費者,胖東來才是未來零售的正確模式。
葉國富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眼下,永輝超市以葉國富為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正在負責推進組織、運營、供應鏈三板斧,目標是透過精簡架構、學習胖東來模式、最佳化供應鏈實現減虧。
。END。
值班編輯:郭立琦 審校:姜辰雨 製作:袁茂麗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