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住建部政策,將深刻改變中國房地產市場

作者:共度時艱
來源:財飯局
文章已授權
今天住建部放出3大政策,將深刻改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1、住宅層高標準將不低於3米
2、所有2000年前建成的老小區應改盡改,加裝電梯+管網升級+停車位改造
3、社群托育中心+兒童樂園成標配,帶娃養老不再兩頭難
以下是局長個人解讀:
1、以後蓋新房,層高不能低於3米,這事兒聽著好像沒啥,但仔細琢磨可不得了。
以前高層住宅層高普遍低於3米,鋪地磚、再加中央空調吊頂裝修之後的層高就更矮了,居住舒適度大打折扣。新政策一齣,就像當年綠皮火車突然全換成高鐵一樣,相當於重構一個市場,重新設定一個標準和偏好。
最慘的是前兩年高價買房的人,剛買的"精裝豪宅"轉眼變過時產品。局長預測往後還會增加隔音測試國標,如果樓上說話走路都能聽到,推倒了重造。
2、所有2000年前建成的老小區應改盡改。
以前2000年前的老房子,可能被嫌棄地段舊、沒電梯、停車難。現在國家出錢改造,加裝電梯、修管道、搞綠化,相當於給老房子"美顏",這類房子可能會變搶手,甚至漲價。
部分原本想買郊區新房的人,可能覺得市區老房改造後更划算,新房需求可能被分流。
以前開發商拿塊地蓋樓就能賺錢,現在得學會做"舊改專家"。比如萬科、保利這些大企業,可能更多接政府的老小區改造訂單,利潤變薄但更穩定。搞不好以後買房送適老化裝修套餐。
3、社群托育中心+兒童樂園成標配
新社群必須配託兒所、老年活動中心,甚至幫帶娃。這會讓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更願意買這種社群的房子,相當於房子自帶"保姆屬性",這類配套全的小區可能比同地段房子貴10%-20%。
最後:
國家這招既拉動經濟(改造要花錢),又避免狂建新房導致過剩。比如上海今年計劃改造50個老舊小區,能帶動建材、裝修、家電消費,但不會像過去棚改那樣突然釋放大量購房需求刺激房價暴漲。
簡單說就是:老房子有機會升值,拆遷還會繼續但更溫和,開發商得學會修修補補,好房子得能幫你帶娃養老。
剛需買房可以多看看改造中的老小區,投資客得研究城中村地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