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1313天后,楊妞花復仇成功

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最人物
作者 | 北方女王
推薦人 | JIANG Siranaty
楊妞花,終於等來正義與法律的宣判:餘華英死刑。
這是一場遲來多年的審判。
她叫楊妞花,也叫李素燕。這兩個名字,構建起她前半生的所有。
1995年冬天,她被人販子從貴陽拐賣到邯鄲,自那天起,她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楊妞花,也失去了溫暖的家庭,命運跌至谷底。
26年後,她才尋回自己的親人與真實名字,讓人悲傷的是楊妞花的親生父母早已去世,化作黃土,姐姐也隨著雙親的離去早早淪為孤兒。
父母雙亡的悲劇現實,一度讓楊妞花無法接受,她時常幻想如果自己的父母還活在人世,會是什麼樣子。可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無盡的遺憾。
楊妞花與人販子死磕到底,親自將毀掉自己人生的餘華英送上審判臺。
從李素燕變回楊妞花,她找回父母為她起的名字,也親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Part 1
這不再只是楊妞花追究人販子餘華英的一場審判,更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楊妞花不再是那個孤膽英雄。
12月19日,貴州省高階人民法院對餘華英拐賣兒童案重審二審。這是楊妞花第六次直面餘華英,結果大快人心:駁回餘華英上訴,維持一審死刑判決。本裁定為終審裁定,餘華英再無上訴機會。
回顧這一年多,楊妞花與餘華英當庭對峙六次,幾乎每次對於受害者而言,都是巨大的內心煎熬。
2023年7月14日,貴陽中院開庭審理被告人餘華英拐賣兒童罪一案。
楊妞花請了律師,提出了包含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誤工費等在內的880萬元民事賠償訴求。
她想要的不是錢,而是一個交代。“餘華英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但我想讓大家知道,我爸媽是被她害死的,她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時隔28年,楊妞花又見到了這個讓自己家破人亡的人販子,她心情複雜,很想衝上前去打餘華英,又希望對方能向自己、向所有受害者以及家屬道歉。
但是,餘華英沒有。
法庭上,楊妞花努力保持冷靜:“你叫餘華英,我整整記了26年。”
她一直盯著餘華英,可對方始終不曾抬頭,甚至還玩起了手指,直到對證環節,楊妞花一一陳述餘華英在拐賣過程中毆打自己的劣行,對方抬起頭來大聲指責她撒謊,否認對楊妞花造成的傷害,並提出上訴。
楊妞花在法庭上跪下來,請求判處餘華英死刑。
兩個月後,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餘華英拐賣兒童罪,判處餘華英死刑。
在整個宣判過程中,楊妞花內心都經受著煎熬,她手腳冰涼,雙手控制不住地發抖,渾身發麻,眼淚一直往下掉。
她死死盯著餘華英看,希望她能回頭看自己一眼。
“看我一眼之後,她就知道是誰告的她,我想讓她記住我,因為我特別恨她。我也想讓她知道,她當年偷的5歲孩子找回來了,並把她告上了法庭。”
聽到判決結果,一直在努力控制情緒的楊妞花再也忍不住了,掩面痛哭起來。
這是她盼望已久的結果。
二審庭審結束之後,楊妞花與餘華英有了一次近距離接觸,餘華英用29年前那樣的兇狠眼神瞪著楊妞花,令人膽寒。
這次,楊妞花沒有害怕,用同樣的眼神瞪了回去。
二審期間因發現新的犯罪事實案件被髮回重審,法院重審一審認定,被餘華英拐走的兒童共有17名。
10月25日該案重審一審宣判,餘華英被判死刑,她當庭表示上訴。
在等待重審二審的這些天,楊妞花表示自己沒有什麼話再對人販子說。
“這次我沒有做任何準備,也沒有做任何打算,我只有一個目的,希望能維持原判,維持死刑。”
12月19日,在當庭宣判維持一審判決的一刻,餘華英把頭縮進了肩膀,雙腿癱軟,兩手用力撐著被告人座位席,才勉強站立。
如今這個結果,楊妞花等了整整1313天。
“追擊人販子的這1313天,是我困在爸媽墳前的1313天,我每一天都睡不好,我只要一躺下去,滿腦子都是那兩座墳。我在墳頭困了這麼久,所以我希望我能拿到最終判決結果放在父母墳前。”
被困在父母墳頭的楊妞花,如今終於走出來了。
楊妞花回到家鄉父母墳頭告慰
她跪在地上,錄了一段影片:
“三年多了,終於替父母討回來公道,我那山頭躺了二十多年的父母啊,終於可以安心了。其他的受害家庭一一給我發來資訊,大家的心願總算是了了,願天下無拐。”
次日,楊妞花拿著最終結果,去父母墳頭告慰。
她相信另一個世界的父母可以接收到這個遲來多年的結果。
楊妞花回到家鄉父母墳頭告慰
Part 2
楊妞花的人生,從5歲那年起被徹底改寫。
她是貴州織金縣人,後隨父母與姐姐來到貴陽生活,一家四口日子過得相當幸福。
楊家父母是村子裡最早來到城市打工的人,做點小生意,聰明又勤勞,父母將兩個女兒視為珍寶,楊妞花與姐姐楊桑英總有新衣服和新玩具,零食、水果沒斷過,這在那個年代的貴州農村並不常見。
有次,父親買了荷葉雞回來,將熟睡中的妞花溫柔喊醒,把肉質最嫩的雞腿遞給女兒。
小時候的楊妞花與父母、姐姐楊桑英

兩個女兒為這個家增添了許多歡聲笑語,直到那天餘華英的到來。
1995年冬天,鄰居餘華英搬到隔壁,她女兒年紀與楊妞花相仿,經常串門玩耍,頻繁到楊家借東西,善良的楊家對這位鄰居毫無防備。
有一天,餘華英趁女孩父母不在家,拉著楊妞花笑眯眯地問:“孩子,你想要什麼?”
“我想要織毛衣的籤子。”
當時姐姐喊住了妞花,讓她別去,妞花說:“姐姐,我一會兒就回來,我給你帶毛衣針。”
結果這一去,自此天涯相隔,楊妞花再也沒能見到自己的父母。
後來很多個夜晚,她都會夢到這一幕,夢到自己沒走出家門,之後從夢中驚醒。
餘華英將楊妞花拐走了,帶上從貴州開往河北邯鄲的火車。
在列車上,餘華英扯下楊妞花身上的嶄新毛衣,扔給她一件單薄秋衣。她哭著要回家,餘華英狠狠踹了她十幾腳,換了嘴臉:“再鬧就把你從火車上扔下去!”
餘華英兇狠惡毒的眼神,就這樣刻在楊妞花的腦海中。
在列車上,楊妞花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媽媽帶著很多人到山上四處找她,一遍遍呼喚著“妞花”。
在夢裡,她牢牢記住了自己的名字。
5歲的楊妞花
到達河北邯鄲後,楊妞花看著完全陌生的景象感到害怕,空氣中是鐵鏽的味道,北方的寒冷讓她刻骨銘心,她的骨頭縫都被凍得疼。
站在寒冬臘月裡,穿著單薄秋衣的楊妞花不停找太陽,太陽挪一步她就跟著挪一步,當時的她並不知道自己被拐了。
在邯鄲中間人家裡,楊妞花說盆裡洗頭的水太燙,餘華英見狀直接拎來一壺更燙的開水,澆到了楊妞花頭上。
交易的時間很快。
一位老人從餘華英那裡,接過了楊妞花抱著就走了,沒有過多講話。
這位70歲的老人將孩子買回家,後來成為楊妞花的“奶奶”,一位聾啞男人成為她的養父。
他們每次拉楊妞花的手,她都怕地往桌子地下鑽,養父從未隱瞞過她的身世。從小,楊妞花就知道自己是一個被“奶奶”花2500元買來的孩子。
在這裡,楊妞花有了一個新名字:李素燕。
“奶奶”總對她說,她是被親生父母賣到這裡的,因為家裡窮,養不起。
小時候的楊妞花,經常捱打,小學沒畢業就被迫輟學,因為“奶奶”覺得書讀多了孩子留不住。
村裡人謠傳她是聾啞養父的童養媳,這導致楊妞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敢回家。
她失去了名字,也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活。
楊妞花一直幻想著,等找到親生父母,一定要跑著回去將自己內心所有委屈,吐露出來。
Part 3
楊妞花八九歲就學會了做飯、蒸饅頭,到田地裡幹活。
在邯鄲生活的那幾年,她經常夢到自己的父母,夢中母親的樣貌模糊,有一頭特別好看的頭髮。父親長相帥氣,五官立體。
她記著姐姐叫桑英,父親叫楊新民,記錯了母親的名字。
在楊妞花的記憶中,父親特別疼愛自己,總是揹著自己回家,在很快要睡過去的時候睜眼看見父親溫柔的眼神。
這個眼神,讓她堅信自己是被拐賣的,並非被父母遺棄。
只要楊妞花提及自己的親生父母,“奶奶”就會打她,她只能將對親生父母的記憶藏到心裡,這為數不多的記憶也成為她唯一的慰藉。
13歲那年,被迫輟學的楊妞花,開始了打工的生涯,她用瘦小的身軀在超市搬貨。
2005年,在鄰居們的閒言碎語中,已經懂事的楊妞花內心苦不堪言,她堅持要到外地打工,最終在親戚與養父的勸說下,“奶奶”才鬆口。
楊妞花去到江蘇一家電子廠打工,在這裡,她人生地不熟,但這種陌生感反而帶給她輕鬆的感受。
在外打工這些年,她掙的所有錢都交給“奶奶”,直到“奶奶”生病糊塗了,她才給自己攢錢。
2009年,19歲的楊妞花透過相親,認識了現在的丈夫,愛人對她很好。
她終於有家了,覺得自己好幸福。
楊妞花與丈夫
當時楊妞花對於伴侶沒有什麼要求,就想著有個住的地方,不要打她就行,甚至她都想了,打一次都沒事。
這種怯怯的卑微,讓人心疼,也讓丈夫心疼不已,直到生了第一個孩子,楊妞花才有安全感,才敢告訴丈夫與婆家自己的真實身世與童年記憶。
婆婆聽完後不僅不介意,還勸她趁現在父母還在,一定要去尋找親人。
在丈夫、婆婆的鼓勵與支援下,2012年,22歲的楊妞花開始尋親。
這是一場長達近十年的尋親之旅,她在“寶貝回家”平臺登記,到公安局採血入庫,當針頭扎進手指的那一刻,她迫切地希望這滴血能幫自己找回親生父母和姐姐。
可是9年時間過去了,這滴血遲遲沒有任何回應,楊妞花感到絕望。
直到2021年春天,楊妞花在網路上釋出自己的口述尋親影片,沒想到得到網友的大量轉發,最終她尋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一個月後,楊妞花的堂妹偶然間刷到她的影片,把姐姐桑英的聯絡方式推了進來。
那一刻,楊妞花激動得手抖,她和姐姐立刻開始核對各自記憶裡的細節故事,發現全部對得上,她終於找到自己的家人,也終於確認當年父母從未遺棄自己,並一直苦苦尋找自己。
這年,她已經31歲。
姐妹相認後,楊妞花得知親生父母為了尋找自己吃盡苦頭,姐姐桑英告訴她:“你爸媽死了。”
楊妞花愣住了,父母那麼年輕,她繼續追問:“你說誰去世了?”
Part 4
漫長的尋親路終於看到希望,可是父母已經不在了,這對楊妞花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楊妞花被拐後,她的父母不再工作,帶著桑英、揹著棉被,成夜成夜地睡在火車站、汽車站,望眼欲穿,可總是失意而返。
找妞花半年無果後,父母都接近崩潰的邊緣。
母親會在深夜突然從床上坐起身,說妞花在叫她。她一個人跑到山上,一遍遍喊著妞花的名字。吃飯時,母親會多擺上一副碗筷,還讓桑英給妹妹留點。
楊妞花與姐姐楊桑英
原本陽光樂觀的父親開始整日喝酒,只喝酒不吃飯,看誰都像人販子,身體與精神處於崩潰狀態。
貴州農村有一習俗,有人去世,家裡會買一頭牛。小時候,父親帶著楊妞花去吃席,她對爸爸說,“駱駝比牛威武,我要給爸爸買個駱駝”。
楊妞花丟了,喝醉酒的父親在地上爬著哭,哭得很傷心,大聲問:“我的駱駝呢?我的駱駝呢?”
1997年,失去女兒楊妞花不到兩年,39歲的父親楊新民因長期酗酒導致胃出血猝然離世。
楊桑英告訴妹妹,爸爸走的前一晚,將頭埋在被子裡哭了很久,“我在一旁哭著勸爸爸,‘爸爸,你再堅持堅持’,可爸爸當時就是不看我”。
兩年後,32歲的母親熊棉衣也鬱鬱而終,隨父親去了。
父母雙雙去世,年僅12歲的楊桑英徹底成為孤兒,寄人籬下,被身邊人詆譭為“剋星”。
姐妹二人團聚後,楊桑英直白地告訴楊妞花:“要不是因為你,你爸媽也不會死。”
2021年5月15日,楊妞花抵達家鄉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小妥倮村。
闊別26年,她終於回家了。
楊妞花與外婆、姐姐楊桑英
剛下車,姐姐桑英一把抱住了她,姐妹二人淚流滿面。
她的家人不停呼喚著妞花的名字,放鞭炮迎接她,給她過生日,“我結婚時來了17輛車迎親,回家來了20輛車”。
站在家門口,楊妞花看到對面山上有一個大溶洞,這個溶洞一直存在於她的記憶中。
楊妞花以前找家的時候,一直在找洞。她覺得路可能變,房子也可能變,洞肯定是不會變的,“看到這個洞,就知道找到家了”。
楊妞花站在家門口

認親次日,楊妞花去上墳看望爸爸媽媽,山頭長滿雜草,一個小小的土堆,她年輕的父母在這裡孤零零躺了二十多年。
跪在父母墳前,楊妞花失聲痛哭,想說些什麼卻只是流淚。
“我走時他們好好的,回來成了一堆石頭。我找到了家,卻早就沒有了家。”
當時,楊妞花下定決心,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抓到人販子,為父母報仇。
楊妞花在父母墳頭

2021年,楊妞花報了案。
她始終記得人販子餘華英的長相與名字,回到河北邯鄲,她找到當年給餘華英提供落腳點的王某付,懇求對方為自己作證,但是被拒絕了。
那段時間,楊妞花反覆去他家勸說,多次求他,有次她說:“你今年90多歲,你比我爸爸媽媽多活了60年。”
最終,王某付答應出來作證。
楊妞花與王某付
楊妞花當時憋著一股勁,透過聯絡拐賣她的介紹人與多年來人販子的犯罪線索,集中精力配合調查,最終在貴陽警方立案調查後,餘華英被抓獲,這些年的惡行不斷被揭開。
身為一個母親,餘華英違背了所有人類的道德底線,她心狠手辣,拐賣的第一個孩子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以6000元賣出。
她覺得這個來錢快,自此踏上不歸惡途,接連偷別人的孩子進行販賣。
自1993年起,餘華英陸續夥同丈夫王加文、情夫龔顯良拐賣17名兒童,這些孩童從西南地區拐賣至河北邯鄲。
餘華英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稱自己不是主謀,是被他人脅迫,後來她的丈夫與情人都吐露真相,餘華英是所有拐賣孩子的主謀。
“所有人都在指責她的時候,我內心已經得到了這種安慰。”
正是楊妞花的堅強與堅持,讓惡貫滿盈的餘華英得到應有的懲罰,她感覺像打了一場勝仗。
Part 5
楊妞花會被大眾熟知,除了她本身的故事性,還因為她的形象與談吐,顛覆了大多數人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既定認知裡,一個從5歲起被拐賣到貧困山村的女孩,被“奶奶”打罵、養父是殘疾人,親生父母雙亡……那她應該是一個可憐、哀怨、悲觀、賣慘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楊妞花與任何一個詞,都毫無關係。
她每次出現在大眾視野,都打扮得得體美麗,氣質溫婉,生命力極其旺盛,與任何人對談都落落大方。
楊妞花只有小學學歷,但她表達能力很強,邏輯條理清晰,用詞考究,精神核心強大。
她對生活充滿了無限熱忱,經營著美容院生意,有愛自己的丈夫,還有三個乖巧的孩子。
今年開始,楊妞花開始直播帶貨,被網友圍攻,有人認為她在“炒作”,其中最惡意的評價是“你要感謝餘華英,是餘華英讓你成為了網紅”。
楊妞花霸氣回懟:
“如果你去演繹一個角色或者這不是你的事情,這叫炒作。我的所有事情是真實的,如果你稱我為炒作,那我未來要炒得越來越厲害,讓全國人民知道,讓天下無拐。”
直播時,姐姐桑英靜靜地站在妹妹身後,話不多,只是默默陪伴。
楊妞花與姐姐楊桑英直播

桑英說,自己在此之前就是一個在工廠打工的農村婦女,與妹妹認親相聚後,妞花帶著她去了北京、廈門遊玩,又去了河北,“一晚上能躲在被窩裡說二百個人的壞話”。
楊妞花與姐姐從最初的陌生、互不信任,到如今的親密無間,姐妹二人磨合了3年,無比珍惜彼此的存在,這是失而復得的親情。
她經常對姐姐桑英說:“姐姐不管你有用或沒用,只要你永遠站在我身後,我一回頭就能看見你,就是最大的動力。”
楊妞花與姐姐楊桑英
如今,楊妞花經常往返河北與貴州兩地,她每次回故鄉貴州織金縣的心情都極為複雜,儘管白天和親戚們說說笑笑、一起吃飯很開心。
可到了晚上,夜熱鬧褪去後,大家各自回家後,只有她的家裡沒有人,父母都不在了。
所有的遺憾與傷痛,都被她轉化為復仇的勇氣,從5歲到31歲,楊妞花被人販子拐26年後,她死磕到底,終於讓餘華英得到正義的審判。
很多人形容楊妞花是個復仇的女戰士,她說自己就是個普通人,死磕到底是為了在乎的人,內心的恨已經化為力量。
如今,餘華英案件走向終結,楊妞花想放下過去的一切,迴歸正常人生活,“歸零,更新,重啟,向上,釋懷”。
唯獨沒能與父母重逢的遺憾,永遠無法釋懷。
楊妞花與外婆
楊妞花最想過的日子,是被父母慢慢看著長大,結婚生子後老人幫忙帶娃,一家人平淡、沒有波瀾地生活在一起。
渴望是因為不曾擁有。
楊妞花曾說,等餘華英終審判死刑後,她將徹底不再提這個人。她要過自己的生活,努力賺錢、保護家人,做志願者,幫助和她一樣尋親的人早點找到家。
這些尋親的家庭中,很多人因到各地尋親導致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格外困難,楊妞花就幫他們訂酒店,承擔他們的餐費,為他們出謀劃策。
其實尋親這些年,她的積蓄也所剩無幾,但每次看見那些找孩子的人,楊妞花都會想如果自己的父母還在,也會像他們一樣,她在努力幫更多人找到家。
在很多尋親的人內心,楊妞花是他們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Part 6
半年前,楊妞花重新辦理了身份證,名字那一欄從“李素燕”改為了“楊妞花”。她親自將失去的名字、生日、家人、故鄉,一點點找了回來。
認親後的那個冬天,楊妞花給父母修墳時,天氣極其寒冷。
那天整個寂寥的山上,響徹一家人的哭聲,楊妞花哭得撕心裂肺,這時一隻碩大的蝴蝶突然飛來,落在二姨肩頭,不害怕人群。
楊妞花在墳前放了一張潔白的紙,沒一會兒,蝴蝶便落在了紙上。
她在媽媽的墳前守了一夜,那隻蝴蝶停留在紙上,整整一晚都沒有離開。
也許這只是巧合,但這隻蝴蝶給了楊妞花無限寬慰。
媽媽知道,她的妞花回來了。
注:本文圖片來自原文、網路等。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
— END —
首席訪談
近期熱門影片推薦
 cheif interview 
對影片名片感興趣
識別二維碼
專業顧問為您量身定製
首席
往期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