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本文字數:2862,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王方然
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正式實施,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數字貨幣概念股迎來集體暴漲。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中國三三傳媒(08087.HK)、加冪科技(08172.HK)年內漲幅超1000%,耀才證券(01428.HK)、歐科雲鏈(01499.HK)、雲鋒金融(00376.HK)、易鑫集團(02858.HK)等穩定幣概念股今年累計漲幅均超過100%。
A股市場同樣湧現穩定幣概念熱潮,多隻個股未獲持牌卻借勢大漲。東信和平(002017.SZ)、四方精創(300468.SZ)、金證股份(600446.SH)等上市公司,僅透過披露穩定幣相關業務合作或戰略佈局,股價便應聲上漲。
業內認為,穩定幣概念掀起股市熱浪背後,實際的支撐面不足。目前,多數企業的穩定幣相關業務仍處於早期佈局階段,並未產生實際業績。而穩定幣牌照的申請也並非易事。香港金融管理局方面表示,在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即使取得牌照,基於監管希望穩步發展的考慮,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資源投入,對公司短期盈利的貢獻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穩定幣概念頻現“十倍大牛股”
近期,穩定幣概念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不少公司公告涉足穩定幣或數字貨幣領域後,股價隨即開啟飆升模式。
最先被市場關注的入局者是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6月25日,隨著香港證監會批准其開展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訊息落地,公司股價單日暴漲198%,創下港股金融科技板塊最大單日漲幅紀錄。此後股價持續走強,在短短半個月內(6月25日至7月11日)從3.7港元飆升至7.07港元,累計漲幅達91%。截至7月28日,該股延續漲勢,單日漲幅9.45%,收盤報6.72港元。
亦有不少仙股憑藉穩定幣概念“起死回生”,漲幅超十倍。
7月15日,中國三三傳媒公告稱,公司已開展申請穩定幣牌照的籌備工作,所需資金將以根據一般授權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項淨額及公司現有現金儲備撥付。7月16日,中國三三傳媒收盤飆漲72.73%至5.8港元/股。28日,該股再創新高,一度上漲至6.4港元/股。值得注意的是,該股此前長期處於1港元以下的“仙股”狀態,而年內累計漲幅已高達1839%,成為本輪行情中最耀眼的“十倍股”之一。
與之類似的還有加冪科技。加冪科技7月24日公告稱,配股的資金不僅用於Web3.0資料分析平臺等原有主營業務,還將用於進軍穩定幣賽道。訊息公佈後,該股連續3個交易日強勢上漲,股價從7月22日的3.5港元快速攀升至28日的4.28港元,區間漲幅達22%,年內累計漲幅更達到1612%。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梳理,耀才證券、歐科雲鏈、雲鋒金融、易鑫集團等穩定幣概念股今年累計漲幅均超過100%。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近期發文指出,隨著穩定幣概念的熱炒,市場出現了過度亢奮的情緒,一些上市公司,不管本業與穩定幣或者數碼資產是否相關,只要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即“點石成金”,股價即應聲上漲、股票交易量大增之餘,公司知名度亦得以大大提升。
在A股市場中,也有多隻個股雖然本身並沒有強相關業務,但也搭上了穩定幣概念的“快車”。四方精創6月25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FINNOSafe合規Web3平臺可支援穩定幣發行人及市場參與者相關業務的發展。該公司股價也水漲船高,從6月24日的45.1元,一路上漲至7月10日的高點52元,區間漲幅超過15%。
東信和平6月26日亦在互動平臺中回覆稱,與中國電信研究院和上海樹圖研究院共同研發生產了具備區塊鏈賬戶管理功能的手機SIM卡(BSIM)及相關產品,將持續關注穩定幣相關產業政策,同時積極探索和佈局穩定幣相關技術與產品研發。
這一表態立即引發市場熱情。東信和平股價自6月23日14.25元的階段性低點啟動升勢,最新已飆升至27.26元,漲幅幾乎翻倍。
股價大漲之際,東信和平還在“添柴”。7月21日,該公司回覆稱,將與多方合作,共同參與基於Web3.0的產品開發和標準制定、穩定幣跨境支付合作及相關市場推廣工作,計劃分階段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推進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發行、跨境結算、RWA等應用場景落地。
7月18日至21日3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過20%,登上盤後龍虎榜。深股通、遊資、機構參與炒作。盤後龍虎榜資料顯示,深股通專用居於買一席位,買入約1.69億元,中國銀河三亞迎賓路營業部、中信浙江分公司居於買二、買三席位,分別買入9139萬元、6246萬元。
據第一財經統計,Wind穩定幣概念板塊中,近七成上市公司在過去一週內就穩定幣業務作出回應,其中多數表態將推進相關領域佈局。

警惕泡沫風險
第一財經還發現,儘管股價持續攀升,但絕大多數概念股在穩定幣領域尚未形成實質性收入。多家被熱炒的上市公司已透過公告緊急“滅火”,明確澄清相關業務貢獻微乎其微。
例如,華峰超纖(300180.SZ)7月10日回覆投資者稱,公司目前暫時未涉及投資者所述“穩定幣”業務。四方精創近期也回應投資者稱,公司目前數字貨幣業務規模較小,對公司收入貢獻有限。電科網安(002268.SZ)近期也回覆投資者稱,公司目前暫無穩定幣相關業務收入。

(圖片來源:投資者互動平臺)
“當前穩定幣概念雖火熱,但仍處於早期佈局階段,多數企業尚無穩定幣相關業務業績披露,市場主要是基於對未來的預期在炒作。”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普通投資者需警惕偽概念股的炒作,切勿盲目追高。
“我們早前已明確表明,在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換言之,失望者不在少數。而即使取得牌照,基於我們希望穩步發展的考慮,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資源投入,對公司短期盈利的貢獻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希望投資者在消化市場利好訊息時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餘偉文在近期發文中稱。
此外,他強調應該防範穩定幣過度概念化的風險。以香港的經驗為例,至今已經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香港金管局團隊,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有的屬於初步探路性質。總結這些接觸的經驗,很多隻停留在概念階段,如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援Web3.0發展、提升外匯市場效率等願景,但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和落實計劃,更遑論具備管控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一部分能提供應用場景的,機構本身卻缺乏發行穩定幣的技術和管控各類金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不少概念股股東正在逢高減持。例如,四方精創6月27日公告稱,公司董事兼高階管理人員陳榮發已完成減持計劃,累計減持27.6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5%。減持後,陳榮發持有公司股份82.92萬股,佔總股本的0.16%。
7月13日晚間,金證股份公告稱,股東、董事趙劍,董事徐岷波擬分別透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減持不超過177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87%)。
無獨有偶,7月25日,另一穩定幣概念股法本資訊公告稱,新余市嘉嘉通創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三個股東,擬於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11月17日,透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兩者結合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1265.35萬股,佔公司剔除回購股份總數3%。
微信編輯 | 七三
實習生 | 小朱
(注:我們會對線索進行核實。您的隱私將嚴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