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畫風突變開始猛吹中國,歐美媒體因錢改

BBC這兩天出了個紀錄片,《中國製造2025》,這部紀錄片畫風突變,對中國狂吹猛贊,幾乎全是溢美之詞。
給人感覺非常的不適應。原片有7分鐘,能看出來,是倉促間緊急製作出來的。
BBC目的並不是真的要誇中國,而是給特朗普和馬斯克看,給美國看。前陣子馬斯克關停了美國國際開發署,還凍結每年500多億美元的經費,一向以獨立客觀標榜自己的英國BBC,每年能從美國國際開發署獲得幾千萬美元的“贊助”。
馬斯克說斷就給斷了,雖說這點錢不至於讓BBC傷筋動骨,但畢竟是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資金來源被切斷後,BBC惱羞成怒,加班加點製作了紀錄片《中國製造2025》。
影片一上來,BBC就以最近風靡全球的中國先進人工智慧AI軟體Deepseek講起,引出中國當下科技進步迅速且成熟。
然後開始狂吹中國的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只談優點和先進性,其他一概不談。
又詳細描繪了中國無人機的先進之處,還是隻談優點和先進性,直接就是沒有任何缺點不足。
接著開始吹中國的光伏到底有多牛多先進。
還展示了重慶、杭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現代化景象,影片畫面既沒有網友們此前吐槽的“陰間濾鏡”,也沒有往常的惡意歪曲和暗示。
BBC主持人還得出結論,把中國科技突破的原因歸結於制度優勢,認為是政府的耐心和長期規劃造就了這一切。
BBC最近還大篇幅地報道了中國電影《哪吒2》票房屢創佳績的新聞,不僅稱讚電影本身和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還肯定了主創團隊的創作歷程。
誇中國,氣美國,BBC可能覺得誇的還不夠,就在另一篇報道中,明確說,墨西哥灣在過去曾被稱為“中國海”。
這部紀錄片讓很多海外人士破防,怒噴BBC收錢辦事。
中國官方極少針對性制裁外國媒體機構,但BBC卻“享受”了頂格待遇。被制裁後,BBC還標榜自己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新聞機構,報道公正公平,不怕制裁也不討好東方。
可馬斯克切斷資金後,短短幾天,BBC就從極端反華變成極端親華,充分展現了金錢對其立場的影響。
所以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BBC的這種轉變並不是真正的認可和轉向,只是暫時的利益權衡。
但它讓全世界看清了西方媒體所謂“新聞倫理”“自由民主價值觀”,背後是資本操縱的本質。
所以,隨便BBC,誇也好貶也罷,我們繼續強大自身發展才是正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