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根據日本《 廣播法 》規定,只要你擁有任何能接受到電視訊號的裝置,無論你看不看,你都得給 NHK 交錢,每年大概在千八百左右。然後為了收這筆錢, NHK 還招了一大批收款員,他們有點像我們國內早年間走街串巷的保險銷售。
他們會挨家挨戶敲門掃樓,催促大家簽下訂閱合同,簽得越多,收款員的提成就越多,這種金錢的動力讓他們不斷上門徵收 NHK 訂閱費。可比賣保險的更過分的是, NHK 收款員面對那些不願意配合的住戶,壞招頻出,包括但不限於死纏爛打、言語威脅、跟蹤監視等等。
所以,我們常常能在各種日本的文學等藝術創作裡,看到 NHK 收款員的糟糕形象。比如村上春樹在《 1Q84 》裡就寫道: “ 小學三年級時,他的父親是 NHK 收款員的事被全班人知道了。 ”“ 從此,同學們就用 “NHK” 這個外號來喊他。在出身白領家庭的中產階級的孩子聚集的社會中他不得不成為一種另類。 ”
於是,針對這個普通日本人都厭惡無比的 NHK 收費,中國品牌想了自己的法子。因為 NHK 收費前提是,你家裡有裝置能接收電視訊號,而電視想要接收電視訊號,就得有一個訊號調諧器。那我賣往日本的機子,自打出廠就沒訊號調諧器,壓根收不到電視訊號,那這些 NHK 收費員總不能無中生有來收錢了吧。其實類似的這些機子當年索尼們也出過,但他們基本定位就是給酒店、辦公室當大號顯示器用,而且賣得也偏貴了。而咱們賣到日本,讓小夥們能 “ 正當反殺 ”NHK 收款員的電視,價格還相當美麗。
所以這又不得不說國產廠商的第二個殺手鐧,價效比。就拿小米來說,去年他們在日本一口氣上架了 A Pro 系列和 S Mini LED 兩個系列共 9 款電視。其中,最便宜的 A Pro 43 ,價格只要 39800 日元( 約合 1852 人民幣 ),在日本上市的第一天,就拿下了亞馬遜和樂天網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