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民主黨和共和黨高層政客出身來講,共和黨更以精英為主,布什、特朗普等皆是權貴、富商家庭出身,副總統候選人萬斯畢業於耶魯,以前職業是風險投資人,人生設計走的也是典型精英路線;而民主黨的克林頓、奧巴馬、拜登、哈里斯都是中產或下層出身,副總統候選人沃爾茲在從政前,當了好多年的老師,還曾經在廣東“支教”。

相反共和黨的最鐵桿支持者,也就是深紅人群,以年齡大、學歷低、鄉村化為特徵,特朗普的支持者62%沒有接收過完整的高等教育,比哈里斯的支持者高12%,在研究生以上學歷選民中,特朗普僅僅獲得了37%的支援;特朗普在城市只獲得不到35%的支援率,在鄉村獲得的支援率高達72%。這些鄉村低收入老齡選民毫無疑問需要被同情和政策關注,但歸根到底代表著落後的生產方式。他們會以強大的力量反抗歷史潮流,改變選舉結果,但是如果放長遠時間週期看,他們並不掌握著歷史。


因此,儘管這波經濟底層和文化保守的、捍衛基督教傳統的白人的力量爆發很驚人,但是並非意味著他們真的代表著美國的未來。就像1920年代、30年代義大利失落的社會底層和保守天主教徒,可以一次次把墨索里尼送上首相寶座,但是他們終歸不是代表歷史潮流的力量,特朗普的兩次勝利,都可以視為歷史大趨勢下的短暫反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