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配樂、剪輯節奏、學者訪談、後世借鑑部分全部都很喜歡,映後談老師也侃了侃藝術史,做了做義大利旅遊廣告,原來波提切利還是個隱藏的植物學家。總之:拔劇粉絲肯定會很滿意。@藝海劇院小劇場
腸***:在大熒幕上再來看到老橋、鐘樓、聖母百花大教堂,感覺義大利之行都跟做夢一樣。波提切利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畫家,以前覺得繪畫作品不學一點肯定看不懂,但他畫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真的好美啊,到現在這種配色都還是依舊很經典。。還有那些花朵也是特別有生命力的。當時那個時代,畫家一定和時代背景脫不開關係,美第奇家族,教皇還有各種勢力的影響,波提切利的繪畫風格也在變化,從這個紀錄片中看到了許多畫作的背景。有機會可以再多瞭解一下畫家的生平。
青***:好看,雖然有旅遊廣告片的嫌疑,但甚至比逛博物館還有趣,看著被銀幕放大,纖毫必現的名作,特別是《春》和《維納斯的誕生》,真的被這美麗震撼。這部紀錄片彷彿讓我回到12年前在初中課堂學習文藝復興的那段日子…令人懷念。
草***:一場“虛榮的篝火”,兩三百年的寂寞,卻儲存下波提切利,這就是佛洛倫薩。美,哀傷與罪惡,兩個時代(洛倫佐•美第奇—薩伏那洛拉),三種主題,“見風使舵的好手”卻能超越時代而不朽。

清***:with COCO2。大熒幕看這樣的電影尤其令人陶醉,無數次在內心驚呼太美了。以波提切利的生平結合畫作來展現美、藝術與權力的關係。權力支撐藝術進步,藝術塑造美的理念,美則以道德教化、文化基因的形式加固權力。和音樂一樣,美術被宗教與權力挾持了太久太久,甚至或許沒有終點。波提切利自畫像中對觀眾凝視,旁白說這是他靠近權力中心的驕傲,我卻在這個站在畫幅邊緣的青年人身上看到了“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穿越時空感。波提切利的多幅畫作都表現出了這種與未來的互動。波提切利非常擅長塑造不常見姿態的人與神,無論是面龐的角度,身體的裸露,還是故事的選擇以及表達的動態性,都非常新穎。甚至在性別上,畫中人物也呈現出一種雌雄莫辨的姿態,更有許多絲毫不討好反而強大、冷靜的女神形象。創造或許是最難的事。
術***:絕美和乾貨並存,敘事和章法流暢,畫作和真人情景再現結合,宛如仙境、夢境、現實結合般若隱若現,像一堂生動到流連忘返的藝術史課,又積極文獻和傳播審美價值。波提切利傳奇的一生和他那些永垂不朽的畫作,就這樣栩栩如生地擺在眼前。終於體會到什麼叫「有效逛展」,這90分鐘不僅是一次剖析,更是彷彿把我拉進了一段不虛此行的美術館之旅。#中都克洛維

m***:為藝術家造勢和去勢的都是權力,繪畫也變成了一種權力語言。雖然學的的西方繪畫技法,突然發現那個文化語境離我好遠,需要穿越時間空間去了解。以及那個時代的繪畫背景非常引人遐想,跟國畫的留白又不同,結合畫面內容感覺有一種神性在。好的創作不但讓人想創作,而且讓人的眼睛解讀不盡。
A***:關於佛羅倫薩: 阿諾河上剛好穿過老橋的太陽,南岸小山坡上米開朗琪羅廣場上的俯瞰,強光下小巷裡仰視藍天和高飽和的牆面,夕陽下烏菲茲美術館光暈朦朧的走廊。 選取的幾個城市鏡頭和六年前我記住的如出一轍,記憶也是那麼的鮮明。 關於場景復刻: 尤其幾處以權力鬥爭為主題的場美,有些戲劇造景的誇張和光影運用,恰合時宜 關於畫作的實景演繹:美麗又朦朧 關於敘事:舒適連貫 關於配樂:……應該說是配樂讓這部紀錄片能夠適合在影院放映了 回家再翻翻在烏菲茲美術館拿的小冊子hhh(›´ω`‹ )
C***:基於在藝術和政治之間的這個擇題,影片最後呈現出來的內容上的比例算是蠻合理的,大熒幕和引導性的解說使得名畫的細節能夠有邏輯地呈現,觀眾一方面能感性直觀名作美的維度:設色帶來的神聖感、超越時代的空間的互動設計、古典的線條技法;另一方面能從知識上把握創作者的意圖和意圖形成的複雜社會歷史原因:畫作作為傳達觀念的媒介如何將群眾對神的崇敬轉接到對政治集團的崇拜和跟從、如何透過神話的借喻記述事實、記錄作者對美的理念的把握、對人的觀念的把握。影片的實際要素只有採訪、旁白、對畫作的剪下和蒙太奇式的場景復現,但在有限的、看起來貧乏的材料下講出一個內容和節奏都很舒服的故事,很厲害。暑假才看過但丁,看到他畫的地獄時非常震撼,很想再好好看看那幅畫,甚至想搞一幅復刻版掛著|觀於1212

凌***:維納斯的誕生那段差點給我看哭了,太美了,真人演繹也很棒,還有《春》的舞者,太仙了。光影很有水平,就是實景可以再豐富一點。特別驚喜的一點是我最喜歡的那幅《奧菲莉亞》閃現了一下,波提切利對後世的影響一直在。
c***:經典名畫解析+真人復刻。回顧了波提切利從早期到晚期的一系列代表作品,正面女性肖像鼻祖、維納斯誕生開創普適美的典範、地域地圖描繪但丁地獄。印象最深刻的是維納斯浮出水面,和她審視的眼神,美到落淚。有幸在上海博物館看過波提切利真跡,美的莊重和肅穆無法用言語形容。一定要去烏菲茲美術館和梵蒂岡大教堂一睹風采!

下方還有上週高畫質放映劇目劇評~
《初步舉證》

S***:獨角話劇演出需要極為大量的精力,觀看也需要。朱迪表演非常到位,節奏也極其緊湊,需要找時間靜靜的觀看這麼精彩的演出。系統的問題也是問題,很多人置身事外時冷眼觀看,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倘若變成當事人就會知道會對受害者的傷害到底有多大。發現問題就要輸出,就算贏不了也不要沉默,沉默久了不自覺就會陷入滾滾洪流中。計程車無法拒絕載客與律師無法拒絕被分配的案子等這些都是自我麻醉的話術,生計無法忽視,但人絕不是什麼都不能選擇的。雖然可能是妄想,還是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冷眼旁觀她人苦難。
最***:看完放映又去搜B站上的圓桌來看,驚歎朱迪·科默一個人充沛的演繹完全詮釋出所有的情感,又感慨編劇講創作的初心——因為學習法律時對強姦罪的認定就存在疑問,一直到把這種疑問變成戲劇傳遞出來。真正的女性主義,不是自嗨的喊口號,而是真正著眼於女性真實存在的困境,讓每一位看過的女性都知道,如果有一天面臨困境,還可以這樣處理,或者是知道身後還站立了更多的“我們”。真正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觀劇體驗!
Y***:Jodie一人分飾多角,張弛有度,換N套裝,淋成落湯雞🥹春風得意與脆弱無助並顯。以Tessa的視角講述自己是如何從替人辯護的精英律師轉變成為自身辯護的性侵受害者,揭示司法系統處理性侵案件時人文關懷的缺失和其中的性別偏見。開場一連串無留白式的密集臺詞,鋪天蓋地襲來,超級牽引心神,絲毫不敢放鬆,說朱英俊是小機關槍(bushi)也不為過😂。看完以後我都和小高都共同感嘆她口條太好了🥹太牛了👍有顏又有演技,愛死她了!!!
大***:女性需要永遠明晰的一點在於:“男性無法真正共情女性的諸多感受與處境。”然一切壁壘均建制於此。永遠、永遠不要對此等絕然的差異抱有期許。走出去、打回去,醞釀掀桌的時機與能力。在此之上,理性、審慎地處理日常的跨性別邏輯。/英音入坑劇,朱迪貢獻了極具爆發力的演技。編排極巧妙,讓一個曾經為系統高歌的人墜入地獄。感恩最後沒有一個“Happy Ending”,因為這就是我們身處的秩序。直面它,講出來。無數的女性會以痛苦化作利劍,直面荊棘。/臨近結尾那段法庭自陳是點睛之筆。“我”註定會輸,但仍要點燃引信!“我”會把剖解肉身汲來的鮮血,憤怒地灑向這個世界!
無***:Jodie的表演非常震撼,近兩個小時不間斷的獨角戲,需要接連不斷爆發式的演技。Due process is everything, it’s not fair. 性同意權由男性行使的世界,如何論證自願?被侵犯的妻子和伴侶,全部都是不被看見的女性,法律賦予他侵犯她的權利。永遠忘不了凌晨六點的那場大雨,她只是想回家,在媽媽身邊,蓋上被子。
縮***:好精彩的戲,好精彩的表演。我們的困境就是,從底層拼殺上來從三個人中脫穎而出,但最後發現自己穿著的一直是屬於男性的不合身的衣服。相信每個女性都可以感同身受。
烏***:太震撼…Jodie Comer太震撼…好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怎麼做到一個人撐整場表演且情緒一直如此豐沛。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很多片段都是提著一口氣,很揪心。這個片段後面的呼應太巧妙,“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過性侵,看看你的左邊,看看你的右邊,就在你們之中”。記得最後還有一個鏡頭拉遠,可以看到觀眾席,感覺真實又不真實,好像原來發現這就是話劇,又好像我們都是陪審席的一員。結局不總是美好,但有媽媽的陪伴,有朋友的信任,有陌生女警官的感同身受,有女性的覺醒,一切就不算徒勞。我後悔才去劇院看這場放映,但看初步舉證何時都不算晚。我堅信以後會反覆觀看影片,也期待能在電影熒幕再次看到,它帶給我的衝擊與力量是獨一無二的。羨慕每雙現場看過朱迪表演的眼睛,攝像機錄製下演出後掌聲多持久,是的看完後很難不愛上她。
D***:前部分趾高氣昂意氣風發的陳述讓人覺得她是無比成功的一名職業女性,做到了成為那1/3的人,top中的top。中段直轉急下,本來以為美好的可以逐漸發展為親密關係的一段感情突然變成了傷害她的一把利劍,將受害者受到傷害之後的解離感和自身理智意志的掙扎演得入木三分,看得我眼眶溼潤……演技太好了,密集的臺詞,爆發的能量,引人入勝的故事,特別特別棒的劇。
易***:被密集的臺詞壓得透不過氣,有一刻在想,為什麼不採用多個演員表演的常規形式,這樣演員和觀眾接受起來壓力都不會太大。但很快明白,形式本身也是一種“捍衛”:這個故事必須全然由一名女性之口說出才是對的,她應當擁有掌握敘事的權利。
薛***:2024看過的所有影視裡臺詞最有表現力,表演最有張力的作品。一人分飾多角的獨角戲讓觀眾置身案發現場和法院清楚地看見受害者被無力、噁心、無措、恐慌吞噬的狀態,加害者處於高位的醜陋與得意以及父權體制下不公平、存在性別資料缺口的法律體系,Jodie的動作、情感和神態近乎完美,讓人直起雞皮疙瘩,bravo!
《戰馬》

L***:名不虛傳,結束後觀眾全體起立鼓掌以及散場後久久不息的掌聲說明了一切,很久沒看哪部電影或者戲看得哭成如此傻逼了,很難想象其中付出了多少,臺上的動物是活的,明明是活的!向所有演職人員致敬,向所有造夢者致敬!
林***:在舞臺美術界應該也算是跨時代的佳作了!戰馬、大鵝、烏鴉都採用“偶劇”的形式進行展現,可謂是生動形象到極點了!!多媒體螢幕用的實在也是恰到好處,既揭示時間地點環境,又展示情節畫面。“長木棍”這個道具也展示了多個“身份”,導演排程好極了,實在是學習的範本!!
小***:相逢那刻,哭了。
《動機與提示》
、

烏***:很好看,還是雷曼兄弟的導演!不如雷曼兄弟給我的震撼,但是也好看!寫給劇院的情書我中途哭了好多次,看到他們發光的眼神會想到自己的喜歡。哭著決定自己的一生一定要和戲有關。聽了無數遍的to be or not to be在這裡聽到還是直接就流淚了,我仍然有這樣的困惑,而這些戲就給了一個再去思考的機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每個人看到的戲都不一樣,我好愛你們。我好想永遠沒日沒夜地沉浸在故事裡。我會想起小時候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夢想,想當演員,隨著長大會覺得有點離譜,甚至沒有再想過,可是一顆種子總會發芽,去靠攏吧,萬一呢,雖然現在更想做幕後類的工作了,但愛就是愛啊
正***:2024的年末又一部人生戲劇。
*以上短評摘自公開網站,版權歸屬署名個人,如有疑義請告知。

大部分場館可在大麥app或小程式購票(搜尋劇目或場館名稱),其他場館可在場館公眾號或小程式購買
“新現場”
高畫質放映系列,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於透過放映的形式向觀眾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作品。透過與包括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特拉法加發行公司、環球映畫、影院現場、松竹株式會社、百老匯高畫質、法國百代現場、西班牙數字影像
在內的多個品牌合作,“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目前發行推廣來自
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皇家歌劇院、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法蘭西喜劇院
等多個機構的世界頂級戲劇、歌劇、舞蹈、展覽影像。
截至2023年8月,“新現場”放映劇目已超過250部,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臺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過10000場,觀影人次超過80萬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