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人之下2》的“雙面人生”

作者|lucky 
近期,《異人之下2》在優酷平臺熱播。該劇不僅延續了第一季的原班人馬,還加入了文淇、嚴屹寬等所飾演的“貼臉”新角色。
《異人之下》是極具典型性的國產漫改IP,改編自米二創作的高人氣漫畫《一人之下》。原作在漫畫領域擁有極高的人氣和口碑,其在騰訊動漫平臺的閱讀人氣高達319.2億,豆瓣評分更是超過9分。憑藉強大的受眾基礎,該IP先後透過劇版和影版的形式在市場中試煉,但反饋參差不齊。
劇版《異人之下1》熱度與口碑齊飛,憑藉8.1高分成為國產漫改劇豆瓣開分第一。然而,影版《異人之下》的口碑和票房則不如預期,並陷入眾多輿論爭議。
國產漫改劇的創作與推廣,如同在走一條艱難的平衡木。一方面,要抓牢核心二次元粉絲群體,確保對原作關鍵元素的高度還原與認同;另一方面,又要降低普通觀眾的觀看門檻,為劇中獨特且複雜的價值觀進行落地設計。《異人之下2》的播出成績也反映出這一過程的難度:該劇雖然吸引了原著粉絲的持續關注,但在整體傳播上未能大規模破圈。
《異人之下》IP能帶給行業怎樣的火花與啟發?漫改劇在未來,能打好平衡之戰嗎?
不溫不火的《異人之下2》,透視大多數合格漫改劇的困局
《異人之下2》於2025年1月18日在優酷全網獨播。
在情節上,該劇延續了第一季的故事線,講述了張楚嵐(彭昱暢飾)和馮寶寶(王影璐飾)在異人世界中的冒險經歷。第二季以“哪都通”快遞公司員工陳朵(文淇飾)殺害上級廖忠並潛逃為開端,引發了異人世界的動盪,故事圍繞碧遊村的秘密展開。
截至發稿前,該劇在優酷站內的歷史最高熱度達到了10007,在貓眼全網的熱度峰值為9088.50,位列雲合數據排行榜第8位,其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約為3.3%。
相較之下,《異人之下1》於2023年8月4日上線後,熱度持續走高。據燈塔專業版資料顯示,該劇多次登頂全網正片播放市佔率日冠,優酷站內熱度值突破1萬。在播出期間,該劇共斬獲全網熱搜2270個。此外,該劇在豆瓣開分8.1分,進一步印證了其在觀眾中的受歡迎程度。
從第二部的資料來看,《異人之下》IP依然具備一定的口碑和穩定的觀眾基礎。並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第一部的熱度。然而,作為一部漫改劇,它仍未達到破圈大眾的程度。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當觀眾有更多爆款劇的選擇時,且該劇在劇情上沒有重大突破和驚喜的情況下,該劇就難以復刻第一部的盛況。
《異人之下2》在選角上延續了第一季的“貼臉”思路,新加入的文淇和嚴屹寬都深受粉絲認可。在內容方面,該劇依然體現出對原著的尊重,人設和情節高度還原漫畫。同時,製作預算的增加使得特效更加豪華,畫面更加細膩,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觀劇體驗。
該劇的營銷策略主要聚焦於兩大方向:一是利用劇中知名度高的演員,二是突出劇中的角色和“名場面”劇情。然而,顯然前者佔據了更多的營銷資源,這反映了劇方為了實現更廣泛的市場滲透所做的努力。
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彭昱暢、侯明昊、文淇、嚴屹寬等知名演員的熱搜話題更多,旨在透過他們的影響力吸引非漫畫粉絲的觀眾群體。以文淇為例,其熱搜話題涵蓋了她飾演的角色陳朵的吻戲、打戲等經典場景,以及演技和個人熱點內容如回應出演網劇是否為資源降級等,這些都引發了網友的高度關注。
當前《異人之下2》的播出情況也反映了漫改劇在國內市場的現狀。只要敘事質量高、選角貼合原著,就能被視為優質作品,並留住漫畫粉絲群體。然而,由於題材限制,漫改劇要想實現大規模破圈仍需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目前來看,大多數漫改劇尚難以達到這一目標。
漫改影視作品在實現破圈存在一定難度的同時,“翻車”現象也更為常見。
同樣是《異人之下》IP,2024年7月底上映的電影版《異人之下》僅獲得5.1的豆瓣評分,累計票房也僅為1.19億元遠未達預期。
輿論普遍認為該電影存在選角爭議,尤其是對王也和張楚嵐等角色的塑造未能充分展現原著的魅力。劇情方面進行了大量改動,刪減了多個重要情節,導致角色戰力設定出現崩塌。視覺效果上,整體呈現顯得浮誇雜亂,特效質量不盡如人意。此外,影片在處理女性角色時缺乏應有的尊重,進一步引發了觀眾的不滿。
由於對影版的失望,大量觀眾重新迴歸觀看劇版《異人之下1》。截至2024年7月27日,劇版《異人之下》的播放量月環比增長超過260%。優酷站內“異人之下”的搜尋量超過10倍。
《異人之下1》最受粉絲讚譽之處在於其選角的精準和劇情的高度還原。彭昱暢飾演的張楚嵐、王影璐飾演的馮寶寶等角色,被觀眾譽為“天選之角”。劇集在改編過程中再現了漫畫的核心情節、人物設定及經典場景,如張楚嵐的經典吐槽和馮寶寶的呆萌反應,這些細節讓原著粉絲倍感親切。
此外,《異人之下1》透過對漫畫敘事節奏的合理改編,賦予了其“走向大眾”並實現更大範圍破圈的潛力。
導演許宏宇在劇本構思時,選擇了以張楚嵐的視角進行敘事,避免了多線敘事可能帶來的複雜感,使得劇情更加流暢,觀眾更容易跟隨主角的視角進入故事。這種敘事方式不僅照顧到了原著粉絲,也吸引了大量非粉絲觀眾。
從《異人之下》IP的成功與失敗案例中可以看出,對於現階段的漫改劇而言,選角和情節仍然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因素。
“一年一爆”到“一年多爆”,漫改劇“平衡藝術”考驗真功夫
國內漫改劇型別豐富,涵蓋了熱血冒險、奇幻仙俠、校園青春、懸疑推理等多種題材,男女頻段均有涉及。早期漫改劇數量較少,2002年的《粉紅女郎》之後曾一度沉寂。直到2015年《秦時明月》的問世,漫改劇才逐漸增多,並開始多樣化發展。
由於國內漫改劇整體發展起步較晚,作品數量相對有限,因此在2024年之前基本上遵循著“一年一爆”的趨勢。
2016年播出的《畫江湖之不良人》是較早的出圈漫改劇。該IP以五代十國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李星雲的成長曆程以及與各色人物之間的江湖恩怨。
該劇憑藉出色的表現,熱度與口碑齊飛,為當時處於發展初期的國產漫改劇樹立了標杆,有力地證明了漫改劇的潛力和市場價值。在播放資料方面,該劇全網播放量累計超過30億,播放總量達到44922萬,並在愛奇藝平臺獲得44922萬的播放量,連續23天佔據骨朵紅榜前三。在社交媒體熱度上,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超4.5億,討論度約40.5萬。此外,該劇還獲得了豆瓣8.3的高評分,充分展現了其在觀眾心中的良好口碑。
在選角方面,該劇啟用了鄭業成、李純、蔡文靜等當時的新人演員,力求還原動漫中原汁原味的感覺。劇情整體框架忠實於原著,生動展現了充滿刀光劍影和爾虞我詐的武俠江湖世界。觀眾普遍認為主角配角演技皆線上,新人演員演出了原動畫的感覺,能夠很好地詮釋角色。此外,劇中人物設定和場景的高度還原讓原著粉絲感受到了對原作的尊重,而配音與畫面的良好配合進一步增強了武俠氛圍的營造。
但該劇的特效被觀眾詬病為“五毛”效果,道具和場景顯得廉價且塑膠感十足。武打場面依賴威亞支撐,分鏡設計也不如動畫精細,特效呈現較為粗糙,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觀感和沉浸體驗。
《畫江湖之不良人》收穫的掌聲與爭議,都是此後漫改劇發展過程中難以迴避的課題。對於漫改劇而言,選角和劇情堪稱“生死線”。若選角不當,或劇情魔改過多、節奏拖沓,連原著粉都難以留住,更別提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了。反之,當選角精準、劇情還原度高且節奏契合影視劇敘事時,作品便有望爆火,而強大的IP基礎也將為劇集的熱播提供極大加成。
然而,漫改劇的天然屬性也決定了此類劇集對服化道、特效等視覺呈現有較高要求,這使得其在投資成本和製作能力上存在一定門檻。
在平臺佈局方面,《畫江湖之不良人》選擇了愛奇藝作為播出平臺。愛奇藝是較早一批嘗試漫改劇的平臺。過去的2024 年是愛奇藝漫改劇的重要發力年,播出了《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大理寺少卿遊》等4部漫改劇。
優酷同樣在漫改劇賽道上表現活躍,不僅《異人之下》IP取得了較高的熱度和口碑,其2022年年底播出的《少年歌行》也幾乎囊括了當年所有第三方榜單的冠軍,該劇豆瓣評分從最初的7.3分上升至8.3分。
芒果TV在漫改劇領域的佈局也相對較早,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漫改劇《秦時明月》。然而,此後推出的如《火王》等劇集,儘管有一定的市場反響,但尚未實現大規模破圈。
作為二次元文化的匯聚之地,嗶哩嗶哩在漫改劇佈局方面具有顯著的先天優勢,其豐富的動畫IP資源則是這一優勢的核心支撐。2024年,B站推出了漫改劇《時光代理人》,該劇改編自站內極具人氣的原創動畫。收官時,B站站內資料顯示該劇播放量突破1億次,追劇人數達到63.7萬人,並一舉登上B站站內電視劇熱門榜第一。
騰訊影片作為最早佈局動畫內容的平臺,在漫改劇方面早期雖有動畫 IP 積累,但漫改劇推出相對謹慎。平臺選擇《斗羅大陸》等大IP進行改編,上線後在獲得了較高的收視和關注度。
在漫改賽道的發展歷程中,如何平衡二次元原著粉與其他大眾觀眾分別的需求,始終是平臺和劇方需要重點攻克的核心問題之一。國漫改編劇雖然依託二次元愛好者的支援,擁有天然的受眾基礎,但在龐大的受眾汪洋中,這一部分觀眾佔比相對較小,僅是一支涓涓細流。因此,劇集往往需要努力拓展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以實現更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力。
在演員選角端發力,成為了目前眾多劇集的共同選擇。《狐妖小紅娘·月紅篇》選擇國民度極高的流量明星楊冪來吸引觀眾,此後播出的《狐妖小紅娘·竹業篇》也邀請了劉詩詩這一大流量明星加盟。然而,從實際播出效果來看,儘管流量明星的加盟在前期關注度和播放資料上有所加成,但如果明星形象與角色設定不貼合,劇集的口碑仍可能受到影響。
雖然爆款作品的資料表現凸顯了國產漫改劇的無限潛力,但眾多“翻車”案例也證明,“平衡藝術”實現平衡並非易事,漫改劇這塊“大蛋糕”並不容易“品嚐”。
漫畫原著定改編乾坤,未來劍指“出圈”大目標
縱觀2025年各大平臺的漫改待播劇,《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等熱門且被市場反覆試煉過的IP,依然是各大平臺的佈局重點。
國產漫畫的設定往往具有架空性,其世界觀也獨特且複雜。以《一人之下》為例,該作品採用了多層次的世界觀架構,從異人界到普通人世界,再到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等。它構建了一個獨特的異人體系,涵蓋擁有各種超能力的異人、神秘的八奇技以及傳承千年的天師度等元素。對於非漫畫讀者而言,理解和接受這些獨特元素存在一定的門檻。因此,如果漫畫IP的受眾基礎不夠龐大,漫改劇在吸引新觀眾方面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因此,選擇合適的漫畫原著成為決定漫改劇成敗的核心與關鍵。一部適合改編的漫畫不僅需要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還應具備便於影視化敘事的結構,同時其世界觀也應易於被大眾理解。
在當前國產漫改劇中,古偶仙俠題材佔據較大比重,《閃耀的她》等改編自都市題材漫畫的現代劇仍屬少數。但從該劇的播出效果來看,國內現代漫畫無疑是漫改劇可以拓展和挖掘的新方向,也契合了觀眾日益轉向職場與現實主義題材的觀劇審美趨勢。
從平臺佈局來看,愛奇藝專注於女頻漫改市場,注重IP的多元開發與粉絲經濟的深度挖掘。透過打造《狐妖小紅娘》等系列化作品,愛奇藝逐步構建起屬於自己的“狐妖宇宙”。從《月紅篇》到後續播出的《淮水竹亭》《王權篇》等,平臺不斷拓展其世界觀,吸引女性觀眾群體以及原作粉絲,形成了獨特的內容生態。
騰訊影片聚焦於頭部IP的開發,如《鬥破蒼穹》《鬼吹燈》等,並透過劇場化運營模式增強觀眾粘性。此外,騰訊還積極拓展平臺內部的優質動畫IP,例如進一步拓展《一人之下》IP。優酷則主打青春題材和國風特色,無論是已播出的《少年行歌》《異人之下》,還是待播的《凡人修仙傳》《當神不讓》,都體現了這一戰略方向。
反觀擁有大量二次元粉絲的嗶哩嗶哩,在2024年末公佈了43部國創作品,但尚未有新的漫改劇推出。與小說改編不同,漫畫和影視同屬視覺類產品,對於其受眾而言,動畫往往更直接地契合他們的審美偏好。這也涉及到漫改劇在行業內的定位問題:如果要拍攝真人劇集,目的應是為了更大範圍的出圈,而不是“繞遠路”僅僅服務於二次元群體。
《異人之下2》的播出成績,為國產漫改劇的創作與推廣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隨著各大平臺對漫改劇賽道的持續投入,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如《異人之下》這樣兼具深度與廣度的作品。它們不僅能夠滿足二次元粉絲的期待,更能突破圈層限制,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在漫改劇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精準選角、高度還原與創意改編將是實現“破圈”目標的關鍵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