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寫字的木白
來源: 木白文筆平平
文章已獲授權
該怎麼寫!
下面這個截圖。一位網友說,今天上海的醫院接到通知,高血壓可以開原研藥了。感謝上海瑞金醫院的鄭主任等20名仗義執言的好醫生。

這個訊息很多人都在說,從今天開始上海的所有三甲或區中心醫院,都可以開進口高血壓原研藥了。

與此同時,經濟觀察網的報道,醫保局在聽取了集採藥品質量的意見後,已返回北京。一位接近調研現場的人士表示,本次調查最終會形成調研報告,可能會向社會公佈。

到這裡,我要說的是什麼?
一是,這件事自始至終我最關注的點,是那些病患生病了,但開不出有效的藥品,因為任何的時候,治病救人,用最有效的醫藥來治療病情,這是一種善意。
二是,任何的時候,這個社會是需要有人說話的,即,將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如果藥品的質量已經嚴重到血壓不降,藥的底線是吃不死人的時候也沒有人說,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但,說實話,現在在網上還願意說話,將問題提出的人,是沒有著那些專業領域的人士。像我這樣的自媒體,大多是普通人,很多時候說實話是有心無力的。像我身邊的一些自媒體,做好了之後的,也大多選擇不說話了,因為能生存下來,是沒有人願意再放著自己的好日子不過,去說一些可能毀掉自我人生和家庭的事情。
也所以,當任何一個放著好日子在這裡,依舊願意為了民生,公域發聲的人都是可貴的。
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來,也只有上海的兩位醫生站出來發聲。
一位是疫情時期的張文宏;

一位便是這一次的鄭民華。

但很悲哀的是,兩位醫生的發聲,卻是被攻擊最為嚴重的。

今天的一個悲哀現象是,
看一眼鄭民華醫生,也已經登出了微博賬戶。這代表著在未來,他不會再發出聲音。

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知道大家在想什麼?
我想的,
一是,如果每一次為公域發聲的人,最終的結果都是犧牲一個好人結束,而受益的群體揮一揮衣袖,不看一眼這個好人的結局,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那麼在未來願意為公域發聲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二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但現實往往是,這旮旯的人性是不會有著太多的人在意抱薪者的生死。
這種自私的人性,
其實便是苦難的來源。因為不懂得感恩,所以埋下了過多的禍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