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吃喝事,就在三聯生活市集—
這個季節,你往廣東人的茶壺裡一瞅,十個裡準保有九個在喝柑普。柑普,顧名思義,柑皮與普洱的組合。但在廣東人心中,只有用來做陳皮的新會柑皮和熟普組合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柑普”。尤其寒氣未散的2月間,極容易腸胃積滯、嘴巴泛苦的時候,喝柑普茶準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和傳統茶的沖泡截然不同,喝柑普茶是毫無門檻的。一顆渾圓的萌物捏開,茶、柑各取幾克扔進壺裡,待熱水緩緩浸透柑皮和茶葉,柑皮釋放獨特柑香,剩下的就是一整天的甜暖。不像調飲,卻又不苦不澀,勝似柑味調飲。一杯杯甘甜的喝著,感覺五臟六腑都跟著開啟,柑香配合著熟普的順通之效,一整天的疲憊就這樣被蒸騰出去。
↑ 柑皮普洱 原價¥1399 限時¥999 ↑

柑普茶這個名詞其實出現的並不早。
早在陸羽《茶經》,就有提到有加入橘皮煮茶的喝法。後來廣東一帶亦開始流行陳皮茶,不過這時候的陳皮茶,是單獨衝飲陳皮而成的“陳皮湯”,追求的是陳皮藥理上的消脂去滯、化痰理氣。而柑橘裡填上茶葉的做法,普遍認為來自客家人的習俗。

酸橙和柚子雜交出的虎頭柑,又叫酸柑,果如其名吃起來奇酸無比,不能直接吃。失去“食用價值”的酸柑,挖空果肉,填上上好的茶葉製成酸柑茶,卻是止咳、化痰、解熱的一把好手。在茶里加上紫蘇、冰糖、龍眼乾、菊花、薄荷之類的喝法更流行在臺灣桃園、新竹、苗栗、屏東山區一帶,清新柑香加持下,怎麼煮都醇甜,暖胃暖身,引人無限回味。
到了近代,尤其廣東新會一帶,製作陳皮專用的新會柑與雲南熟普的搭配堪稱經典。普洱熟茶茶性平和,又自帶消滯的功力,新會柑成熟後油酮類物質豐富,公認擁有化痰理氣的藥理效果,這兩項地理標誌聯姻,兩相融合,互相成就。


↑點選加購 三聯生活愛茶-柑皮普洱 ↑
當然,理論上任何柑橘都可以用來做柑普茶,但取陳皮的藥理功效,公認的優質柑普茶几乎都來自新會。
大多數柑橘的價值都在於食用果肉,為了保護其果實,噴灑農藥、打蠟幾乎都是常規操作,但這些對製作柑普茶的柑橘卻是致命的缺陷。而陳皮之鄉新會,細心呵護柑皮已成習慣。廣陳柑農在700餘年的漫長種植歷史中,優中選優的新會柑大種油身品種,柑絡、柑核均可入藥,尤其柑皮製成的陳皮,在中藥藥材中具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
《廣東柑桔圖譜》記述:“大紅柑原產新會,主產新會。果皮是制中藥陳皮及陳皮系列食品的正宗原料。”新會陳皮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自古便價高,當然品質亦是一流。如今的中成藥川貝陳皮、陳皮膏、甘草陳皮、陳皮末等,亦都是以陳皮為主要成分配製。

從傳統中醫角度來看,陳皮味苦性溫,具有理氣醒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從藥理研究結果來看,陳皮內含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C等成分,可以溫和的刺激腸胃,幫助消化,是妥妥的中藥材。但這並不妨礙廣東人用它來做菜、煲湯、做甜點。
新會亦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早先的酸柑茶的製作方式一應傳承,並在近些年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迭代,小青柑、大紅柑等柑普茶應運而生,並且一經出市,就因著獨特的形態與滋味紅透半邊天。
新會柑,對應立秋至寒露、寒露至小雪、小雪至小寒這三個採收時期,分為青皮、黃皮、紅皮,不同時期採收的新會柑製作成的陳皮藥理效果也不同。這之中,青柑屬於“青皮”,油酮類物質豐富、果酸含量較高,甚至帶有些許精油類屬性;紅柑皮陳化後成“陳皮”,柑皮呈現青褐色至青黑色,皮薄氣香,芳香物質、果糖含量較高。製作成柑普茶後,小青柑芬香襲人,大紅柑甜度高,極具成熟果香,滋味甜潤。

柑與茶組合,輕鬆獲得健康屬性雙加持。但製作柑普茶卻是十足的體力活,幾乎每一步都是人工進行。
先是採果,晴天是必備要素,費時費力,人工挑選柑皮微紅的果子採摘。第二步,小心翼翼的保護好柑皮油室的同時,掏除果肉,手工洗淨柑皮,保證整潔。第三步,還是手工,填入雲南勐庫古樹熟普。而後曬與烘,兩到三天的日光浴,透過暴曬讓柑皮和茶味充分融合,最終以低溫烘至足幹,讓大紅柑保持穩定。這樣的一顆渾圓大紅柑,兩種兼具可陳放、藥用功效等特製的地理標誌融合,碰撞出意外和諧的滋味:大紅柑經得起任何沖泡方式,十餘泡後,依然回喉清甜,捏幾許入壺,更堪當煮茶專屬好飲品。


做茶是真體力活,做柑普茶尤其是
午後,整個人浸在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帶來的寒意裡。壺裡大紅柑隨著水上下翻騰,氤氳的水霧連帶著陳皮香緩緩溢位,飄散到屋子裡的每個角落。果香、茶香融合在一起,馥郁陳香與平和甘甜相生,落喉生潤,越久越有味道。

千年古剎河南焦作圓融寺有塊“圓融無礙”的匾額,解作“圓融,即破除偏執,圓滿融通;無礙,即心無掛礙,行無所礙。”希望喝過圓潤大紅柑,終得個圓滿融通、行無所礙。
倒春寒 三聯愛茶暖飲推薦:柑皮普洱
新會天馬村紅柑皮 搭配雲南勐庫古樹普洱
原價¥1399 限時¥999

更多好茶 就在三聯生活愛茶


三聯生活市集 推薦閱讀



— 三聯生活市集的廣告 —
